王旭高

《王旭高臨證醫案》~ 卷之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

1. 伏暑門

李,暑濕先伏於內,涼風復襲於外,交蒸互郁,皆能化火,濕遏熱伏,其熱愈熾。故其為瘧也,先寒後熱,日輕夜重。經旨所謂先傷於熱,後感於寒。喻氏所謂陰日助陰,則熱減而輕,陽日助陽,則熱甚而重也。夫瘧之發,必從四末始,既必擾及中宮,故心胸煩躁,中脘痞塞。

又必先嘔吐而泄瀉,瀉已乃衰,腹中猶脹。所以然者,熱甚於中,蒸熏水穀之濕,上泛而復下泄,熱勢得越,煩躁乃安,余濕復聚,故仍作脹也。今當瘧退,脈弦帶數,舌苔白膩,小溲不爽,本有胃寒,痰濁素盛,雖從未得汗,表邪未解,而病機偏重於里,法從里治。大旨泄熱為主,祛濕兼之,解表佐之,是亦表裡分消,三焦並治意。

白話文:

李,暑濕原本就潛伏在體內,又遇上涼風從外襲來,內外交織蒸悶,都會化成火熱。濕氣阻礙熱氣,使熱氣更加猛烈。所以這種瘧疾,一開始是寒涼,之後才發熱,白天輕微,晚上加重。經書上說,先受熱傷,後來又感受寒氣。喻氏說,陰日助陰,則熱氣減少,病情較輕;陽日助陽,則熱氣加重,病情較重。瘧疾發作,一定從四肢末端開始,然後必定會影響到脾胃,所以心胸煩躁,胃脘堵塞。

而且一定會先嘔吐再腹瀉,瀉完後病情減輕,但腹部仍舊脹滿。這是因為體內熱氣很盛,蒸熏水穀的濕氣,向上泛起又向下泄瀉,熱氣得以宣泄,煩躁才減輕,但剩下的濕氣又聚集起來,所以仍然脹滿。現在瘧疾退去,脈象弦緊而數,舌苔白膩,小便不順暢,原本就胃寒,痰濁積聚,雖然還沒出汗,表邪也沒有解開,但病機主要在內,所以應該從內治療。治療的大方向是清熱為主,祛濕兼顧,解表輔助,也就是表裡分消,三焦並治的意思。

葛根,淡芩,川連,甘草,蒼朮,川樸,橘皮,藿香,菖蒲,赤苓,澤瀉,薄荷,滑石,鬱金,竹茹

淵按:泄瀉嘔吐,乃兼有之症,非必有之症,由暑濕穢濁郁遏中宮,太陰失升,陽明失降,不克分化使然。

楊,年過花甲,病逾旬日,遠途歸家,舟車跋涉,脈沉神昧,舌強白,中心焦,身熱不揚,手足寒冷,氣短作呃,便泄溏臭。是屬伏邪挾積,正虛邪陷之象。深慮厥脫。

白話文:

葛根、淡芩、川連、甘草、蒼朮、川樸、橘皮、藿香、菖蒲、赤苓、澤瀉、薄荷、滑石、鬱金、竹茹。

古人說:腹瀉嘔吐,是同時出現的症狀,但並非必須同時出現。這是因為暑濕穢濁之氣鬱結在中焦,導致太陰不升、陽明不降,無法正常分化所致。

楊某,年過六十,生病十多天了。他從遠方回家,舟車勞頓,脈象沉細,精神昏迷,舌頭強硬發白,胸口焦灼,身體發熱但熱氣不往外散,手腳冰冷,呼吸短促,打嗝,大便稀溏臭。這屬於伏邪積聚,正氣虛弱,邪氣入侵的表現,要警惕虛脫的危險。

大黃,人參,製附子,柴胡,半夏,茯苓,陳皮,淡芩,澤瀉,當歸,枳實,丁香,柿蒂,竹茹

淵按:虛象實象雜沓而至,立方最宜斟酌,如無實在把握,還從輕面著筆,否恐一誤不可收拾。

又,症尚險重,再望轉機。

白話文:

藥材

大黃、人參、製附子、柴胡、半夏、茯苓、陳皮、淡芩、澤瀉、當歸、枳實、丁香、柿蒂、竹茹

淵按

虛證和實證交織出現,制定方劑時要格外謹慎。如果沒有確切的把握,最好從輕微的方面下手,否則一旦誤診,後果不堪設想。

症狀仍然十分危重,希望病情能夠轉折。

解釋

  • 這段文字是中醫古籍中對藥方和病情的一個記錄。
  • 淵按是指作者對於藥方和病情的補充說明。
  • 虛象實象是指中醫理論中對於身體狀態的描述,虛證代表身體虛弱,實證代表身體有病邪入侵。
  • 立方是指制定藥方。
  • 斟酌是指要慎重考虑,仔细斟量。
  • 輕面著筆是指從輕微的方面下手治療。
  • 險重是指病情十分危重。
  • 轉機是指病情好轉的可能性。

桂枝,柴胡,人參,白芍,川連,半夏,枳實,丁香,陳皮,蔻仁,炙甘草,竹茹

又,伏暑化燥,劫津動風,舌黑唇焦,鼻煤齒燥,神昏,手指牽引。今早大便自通,據云病勢略減。然兩脈促疾,陰津消涸,邪火燎原,仍屬險象,恐其復劇。

犀角,羚羊角,鮮生地,元參,蘆根,鉤鉤,鮮石斛,六一散,沙參,連翹,通草,天竺黃,枇杷葉,竹葉

白話文:

病人服用桂枝、柴胡、人參、白芍、川連、半夏、枳實、丁香、陳皮、蔻仁、炙甘草、竹茹等藥。近期暑熱傷陰,導致津液耗損、口舌乾燥、神志不清、手足抽搐。今早大便通暢,病情略有緩解,但脈象仍舊急促,陰津不足,邪熱熾盛,仍處於危險狀態,恐有復發之虞。因此需要服用犀角、羚羊角、鮮生地、元參、蘆根、鉤鉤、鮮石斛、六一散、沙參、連翹、通草、天竺黃、枇杷葉、竹葉等藥來清熱解毒、滋陰生津、涼血止血。

珠黃散,另調服。

陸,外有寒熱超伏之勢,里有熱結痞痛之形;上為煩懊嘔惡,下則便泄溏臭。此新邪伏邪,濕熱積滯,表裡三焦同病也。易至昏呃變端。擬從表裡兩解,佐以芳香逐穢。

柴胡,生大黃,淡芩,枳實,半夏,川連,栝蔞皮,赤苓,鬱金,菖蒲,蔻仁

又,投兩解法,得汗得便,竟安兩日。昨以起床照鏡,開窗看菊,漸漸發熱,熱甚神糊,兩目上視,幾乎厥脫。逮黃昏,神漸清,熱漸減,脈沉不起。據述熱時舌色乾紅,熱退舌色黃膩。此乃濕遏熱熾,將燥未燥,將陷未陷,但陽症陰脈,相反可虞。勉擬河間甘露飲,滌熱燥濕之中,更借桂以通陽,苓以通陰,復入草果祛太陰濕土之寒,知母清陽明燥金之熱。

白話文:

病人服用了珠黃散,病情有所好轉。但體內仍有寒熱交雜,熱氣凝聚於內,導致腹痛痞塞,上半身煩躁嘔吐,下半身腹瀉溏薄,臭味濃重。這是新舊邪氣交雜,濕熱積聚,導致表裡三焦都生病了,容易昏迷、呃逆、病情變化。因此要從表裡兩個方面治療,同時配合芳香化濕的藥物。

方劑中包含柴胡、生大黃、淡芩、枳實、半夏、川連、栝蔞皮、赤苓、鬱金、菖蒲、蔻仁等藥材。

經過治療,病人汗出,腹瀉,兩天內病情穩定。但昨天起床照鏡子,開窗看菊花,又開始發熱,熱度很高,神志不清,眼睛向上看,幾乎要昏厥。直到黃昏,神志才逐漸清醒,熱度也慢慢退去,脈搏沉細,摸不到。病人描述熱時舌頭乾燥發紅,退熱後舌頭黃膩。這說明濕氣阻遏,熱氣熾盛,病情介於燥熱與陰虛之間,尚未完全轉化。雖然表面的症狀是陽氣亢盛,但脈象卻是陰虛,病情變化難以預料。因此,考慮用甘露飲,清熱燥濕,同時加入桂枝通陽,茯苓通陰,再配合草果祛除太陰濕土的寒氣,知母清熱燥熱。

甘露飲去滑石、白朮,加茅朮、草果、知母、薑汁、蔥白頭。

某,暑邪內閉不達,神糊舌白,恐其昏厥。芳香透達為宜。

鮮藿香,天竺黃,菖蒲,赤苓,連翹,益元散,鬱金,竹茹,澤瀉

另至寶丹一丸,菖蒲湯化下。

又,暑濕內蘊,熱勢起伏,胸痞泄瀉,神糊心跳,經行未止。乃正虛挾邪,慮其暈厥。據云腹脹噁心,且寬中理氣。

太無神朮散去草,加茯苓、澤瀉、蘇梗、葛根、淡芩、黨參、柴胡、砂仁、通草,竹茹。

白話文:

甘露飲去滑石、白朮,加茅朮、草果、知母、薑汁、蔥白頭。

這個藥方是將原本的甘露飲去除滑石和白朮,加入茅朮、草果、知母、薑汁和蔥白頭。

某,暑邪內閉不達,神糊舌白,恐其昏厥。芳香透達為宜。

這個病人因為暑邪內閉,導致神志不清、舌苔白,擔心會昏厥。因此需要使用芳香透達的藥物。

鮮藿香,天竺黃,菖蒲,赤苓,連翹,益元散,鬱金,竹茹,澤瀉

這個藥方使用鮮藿香、天竺黃、菖蒲、赤苓、連翹、益元散、鬱金、竹茹、澤瀉等藥材。

另至寶丹一丸,菖蒲湯化下。

另外要服用一丸至寶丹,並用菖蒲湯送服。

又,暑濕內蘊,熱勢起伏,胸痞泄瀉,神糊心跳,經行未止。乃正虛挾邪,慮其暈厥。據云腹脹噁心,且寬中理氣。

這個病人因為暑濕內蘊,導致熱勢起伏不定,胸悶、腹瀉、神志不清、心慌、月經不斷。這是因為正氣虛弱,加上邪氣侵襲,擔心會昏厥。據說病人還有腹脹、噁心等症狀,需要寬中理氣的藥物。

太無神朮散去草,加茯苓、澤瀉、蘇梗、葛根、淡芩、黨參、柴胡、砂仁、通草,竹茹。

這個藥方是將原本的太無神朮散去除草藥,並加入茯苓、澤瀉、蘇梗、葛根、淡芩、黨參、柴胡、砂仁、通草、竹茹等藥材。

某,懷孕六月,感暑熱伏邪,噁心懊憹。炎天居舟,防其暈厥墮胎。

青蒿,大腹皮,半夏,赤苓,川樸,淡芩,焦六曲,蘇梗,陳皮,鮮佛手

某,暑濕熱阻滯陽明,積垢雖下,尚未盡淨。夜間熱甚,神識沉迷。所慮津傷化燥等變。今以生津、泄熱、化濁佐之。

鮮石斛,赤苓,連翹,香豉,栝蔞仁,大竺黃,淡芩,山梔,菖蒲,竹茹

某,伏暑為病,濕熱居多,陰虛之體,邪不易達,此其常也。然陰虛大有輕重之分,須知此症虛亦不甚,邪亦不多。耳鳴眩悸,口渴胸痞,微寒微熱,脈形弦數。未便大補,亦不可重劑攻邪。但得脈情無變,可保無虞。

白話文:

某人懷孕六個月,因為暑熱侵襲而感到噁心、頭昏腦脹。炎熱天氣住在船上,要防止暈船和流產。

醫生開了青蒿、大腹皮、半夏、赤苓、川樸、淡芩、焦六曲、蘇梗、陳皮、鮮佛手等藥材。

醫生認為,某人暑濕熱氣阻滯陽明經脈,雖然已經有些積垢排出,但尚未完全清除。夜晚熱度加劇,神志昏沉,擔心會傷津耗液而出現其他變化。因此,用生津、泄熱、化濁的藥物來治療。

醫生又開了鮮石斛、赤苓、連翹、香豉、栝蔞仁、大竺黃、淡芩、山梔、菖蒲、竹茹等藥材。

醫生分析,伏暑病以濕熱為主,陰虛體質的人不易被邪氣入侵,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陰虛也有輕重之分,要清楚地知道這個病症的陰虛程度不嚴重,邪氣也不多。病人有耳鳴、眩暈、心悸、口渴、胸悶等症狀,身體略微發寒發熱,脈象弦數。不宜大量進補,也不能用重劑攻邪。只要脈象沒有變化,就可以保證平安無事。

洋參,半夏,茯神,甘菊花,蔻仁,青蒿,陳皮,鉤鉤,刺蒺藜,秫米,豆卷,竹茹

胡,伏暑三候,神糊呃逆,手肢微痙,痰多舌白,渴不多飲,音低,脈大而虛,殊屬棘手。今日忽周身乾燥而癢,煩躁不安。細詢病原,從未得汗。按仲景云:汗出不徹,身癢如蟲行皮膚中,久虛故也。吳又可云:髮根燥癢,心煩如灼,名曰藥煩,中氣虛也。《金匱》云:聲如從甕中出,是中氣之濕也。

又按《內經》:言微音低,謂之奪氣。由此推之,明是中虛濁戀,液涸痰蒙,勢極凶危。惟有和中宣化,聽其胃氣自為敷布,以冀萬一生機。

白話文:

藥方

西洋參、半夏、茯神、甘菊花、蔻仁、青蒿、陳皮、鉤藤、刺蒺藜、秫米、豆卷、竹茹。

病症

病人屬於伏暑三候,症狀為神志不清、呃逆不止、手腳輕微痙攣、痰多舌苔白、口渴但喝不多、聲音低沉、脈搏洪大而虛弱,情況十分棘手。今日突然出現全身乾燥瘙癢、煩躁不安。仔細詢問病史,得知病人從未出汗。

醫理分析

根據張仲景的醫案記載,汗出不徹,全身瘙癢如同蟲子爬行,這是由於身體虛弱造成的。吳又可也指出,頭髮根部乾燥瘙癢、心煩如火燒,稱為「藥煩」,也是由於中氣虛弱所致。《金匱要略》中記載,聲音如同從瓦罐裡發出,是中氣虛濕的表現。

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聲音微弱低沉,稱為「奪氣」。由此推斷,病人的症狀是中氣虛弱、濁氣停滯、津液枯竭、痰濁蒙蔽,情況十分危急。

治療方案

必須採取和中宣化的方法,讓胃氣自行運化,以求得一線生機。

洋參(三錢),橘餅(三錢),甜杏仁(三錢),豆卷(五錢),蜜梅(一枚),北沙參(三錢),麥冬(三錢),枇把葉(蜜炙,二片),薑汁(少許)

上方取辛甘化濁,酸甘化液。考又可藥煩條中重用人參、生薑,和中宣化,法有來歷。

某,營陰素虧,伏邪晚發,熱勢起夥,心嘈胸悶,舌心光紅,邊薄白。瘧邪初起,勢防加重。

豆豉,赤苓,半夏,沙參,桑葉,青蒿,黑山梔,陳皮,淡芩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熱病的藥方,主要成分包括洋參、橘餅、甜杏仁、豆卷等,具有辛甘化濁、酸甘化液的作用。這個藥方參考了藥煩條中重用人參、生薑的經驗,以達到和中宣化、緩解熱症的效果。

病人體質虛弱,長期以來積存的邪氣在近期發作,伴隨高燒、心煩、胸悶等症狀,舌頭尖端發紅,舌邊發白。瘧疾剛開始,病情可能加重。

後續的藥方主要以豆豉、赤苓、半夏等藥材組成,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調整,以期達到治療效果。

備註

  • 古文中「錢」指的是藥材的重量單位,大約為 3.75 克。
  • 蜜炙是指用蜂蜜浸泡藥材再烘烤,可以增强药效。
  • 方義是指藥方所用的藥材及其功效。
  • 病人狀況描述了患者的病症和病情發展趨勢。
  • 後續方劑是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而調整的藥方。

某,症經九日,熱勢起伏,神糊,舌乾黑。此伏邪壅遏,劫液入營之勢也。高年最易昏痙之變。

鮮生地,天花粉,黑山梔,犀角,菖蒲,香豆豉,鮮石斛,薄荷葉,連翹,蘆根,天竺黃

吳,暑濕伏於太陰,中焦陽氣不化。神蒙若寐,身熱不揚,肢冷脈濡,手指牽引,舌根牽強,風痰阻絡之象。服過通陽益陰,云蒸化雨之法,病亦無甚增損。然舌苔灰白厚指,口泛甜味極甚,中宮有濁,陽不舒化。仿縮脾飲醒中化濕濁。濁化則口甜減,陽舒則矇昧清。

白話文:

病人已經病了九天,發燒時高時低,意識不清,舌頭乾澀發黑。這是邪氣阻塞,津液被劫入營分,快要昏迷痙攣的徵兆。年紀大的病人最容易出現昏迷痙攣的情況。

需要用生地、天花粉、黑山梔、犀角、菖蒲、香豆豉、鮮石斛、薄荷葉、連翹、蘆根、天竺黃等藥材治療。

吳某,暑濕之邪停留在太陰,中焦陽氣無法運化。他神志昏迷,身體發熱但熱氣不往外散,四肢冰冷脈象濡弱,手指抽搐,舌根僵硬,這是風痰阻滯經絡的症狀。之前已經服用過通陽益陰、溫化寒濕的藥物,病況也沒有明顯加重或減輕。但是觀察他的舌苔發現,舌苔灰白厚膩,而且口裡有甜味,很明顯是中焦有濕濁,陽氣無法舒暢運化。應該仿照縮脾飲的方子,醒脾化濕濁。濕濁化解了,口裡的甜味就會減輕,陽氣舒暢了,昏迷的症狀也會改善。

黨參,烏梅,淡乾薑,草果,炙甘草,砂仁,茅朮,大生地,茯苓,生薑,大棗

淵按:據舌苔、口甜而論,濕痰阻遏中宮,陽不舒化無疑。黨參、烏梅、生地酸甘助陰膩膈,大不相宜,矛盾一至此乎!手指牽引,雖屬木燥土虛,肝風內動,當此上中焦濕痰蒙閉,肺胃氣機不能舒布,即欲養陰,如胃氣不化何!治病當先急者大者,若頭痛醫頭,便為庸手。

趙,高年元氣素虧,未病以前先已倦怠乏力,微覺咳嗽。五六日以來加以發熱,熱勢起伏,是有新邪乘虛而襲,引動伏邪晚發也。今診脈小數而虛,乾咳欲嘔,舌邊光紅,根苔白掯,熱甚無汗,津枯邪戀,慮其化燥神昏。

白話文:

黨參、烏梅、淡乾薑、草果、炙甘草、砂仁、茅朮、大生地、茯苓、生薑、大棗。

我認為,根據舌苔、口甜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濕痰阻礙了中焦,陽氣無法舒暢化解,這是無疑的。黨參、烏梅、生地這些藥物酸甘性寒,會助長陰氣,反而加重膩膈,與病情並不相符,這簡直是矛盾至極!雖然手指牽引現象表明木燥土虛,肝風內動,但目前的狀況是上中焦被濕痰蒙蔽,肺胃氣機無法舒展,即使想要養陰,若胃氣不能化解,又怎麼能奏效呢?治病要先解決最急迫、最嚴重的問題,如果頭痛醫頭,就是庸醫的行為。

趙先生年紀大了,元氣本就虧虛,生病之前就已經感到疲乏無力,偶爾咳嗽。最近五、六天開始發熱,熱度忽高忽低,這是新的邪氣趁虛而入,引發了潛伏的邪氣,導致病情晚發。現在診脈發現脈象微弱而虛,乾咳想要嘔吐,舌頭邊緣光紅,舌根苔白而厚,熱度很高卻沒有汗,津液枯竭,邪氣纏綿,擔心他會化燥神昏。

北沙參,蘇子,青蒿,杏仁,川貝,牛蒡子,前胡,橘紅,通草,枇杷葉

吳,伏邪內蘊為癉瘧,外發為流注。入於肺則喘咳,注於腸則便溏。正虛不克支持,幼孩當此,易致成驚。

青蒿,杏仁,淡芩,澤瀉,荊芥,象貝,桔梗,橘紅,赤苓,六一散,雙鉤鉤

童,伏邪晚發,朝涼暮熱,頭痛胸悶,舌白無汗,似宜疏達。至於腰痛眼花,其陰內虧,邪不易達,恐致淹纏,宜小心為是。

白話文:

北沙參、蘇子、青蒿、杏仁、川貝、牛蒡子、前胡、橘紅、通草、枇杷葉。

吳說,邪氣潛藏在體內,發作時表現為癉瘧,外發時則表現為流注。侵入肺部會導致喘咳,進入腸道會導致便溏。正氣虛弱無法抵抗,幼童遇到這種情況,很容易驚厥。

青蒿、杏仁、淡芩、澤瀉、荊芥、象貝、桔梗、橘紅、赤苓、六一散、雙鉤鉤。

童說,邪氣潛藏在體內,晚間發作,早晨涼、晚上熱,頭痛胸悶,舌苔白,無汗,似乎應該疏通達邪。至於腰痛眼花,則是陰虛內虧,邪氣不易到達,恐懼病情久拖不愈,應該小心謹慎。

秦艽,赤苓,青蒿,蘇梗,杏仁,甘菊花,枳實,杜仲(薑汁炒),豆豉,桑葉

顧,病方三日,外無大熱,而虛煩懊憹,反復不安,寐則神思擾亂,舌苔白膩,噁心欲嘔,腹中鳴響,大便溏泄穢臭。邪積在裡,氣機不達。用梔、豉以發越其上,陳、樸以疏理其中,葛以散之,苓以泄之,夏、秫和胃而通陰陽,陰陽交則得寐。明日再議。

淵按:起病即是濕痰挾滯,阻遏中宮,熱鬱不達之象,勿謂外熱不揚而輕視之。

又,伏暑至秋而發,其發愈晚,其伏愈深,故其為病也,大起而大伏,熱一日,退亦一日,既非間瘧,又非癉瘧。癉瘧則但熱不寒,間瘧則寒熱往來。此症微寒發熱,熱一晝夜而退,退亦不清,名之伏暑,其說最通。夫暑必挾濕,濕蘊則化熱蒸痰,痰不易出,熱盛劫津也。身重屬濕,煩躁屬熱,熱來口渴,渴不多飲,仍是濕遏熱熾見象。

白話文:

秦艽、赤苓、青蒿、蘇梗、杏仁、甘菊花、枳實、杜仲(薑汁炒)、豆豉、桑葉。

病人已經病了三天,體外沒有明顯發熱,但卻感覺虛弱煩躁,反复不安,睡覺時神志恍惚,舌苔白膩,噁心想吐,肚子裡有鳴響,大便稀薄,散發惡臭。邪氣積聚在體內,氣機不通暢。用梔子、豆豉來疏通上焦,陳皮、厚朴來疏理中焦,葛根來散邪,赤苓來利濕,夏枯草、秫米來和胃通陰陽,陰陽平衡就能睡得安穩。明天再看看情況。

淵按:病人一開始就是濕痰阻塞,阻礙中焦,熱氣鬱結無法散發的症狀,不要因為體外沒有明顯發熱就輕視它。

另外,伏暑是在夏天暑氣積聚,到秋天發病,發病時間越晚,暑氣積聚越深,所以病症表現為忽發忽止,熱一天退一天,既不是間瘧,也不是癉瘧。癉瘧只發熱不發寒,間瘧則是寒熱交替。這種病症是微寒發熱,熱持續一天後退去,退去也不徹底,稱為伏暑,這個說法最為通暢。暑氣必定伴隨濕氣,濕氣積聚就會化熱蒸痰,痰不容易排出,熱盛則耗損津液。身體沉重是濕氣所致,煩躁不安是熱氣所致,熱來口渴,但喝不多是濕氣阻礙熱氣熾盛的表現。

舌苔白而乾枯,是濕邪在於氣分,氣虛故濕不易化也。葉氏云:舌白而薄者,肺液傷也。病方八日,邪未宣達,刻下用方無庸深刻,但須解表而不傷正,去濕而不傷陰,清熱而不助濕,生津而不礙濁,中正和平,耐心守服,扶過兩候,始冀漸安。

黑山梔,連翹,茯苓,川貝,通草,北沙參,滑石,澤瀉,豆豉,枇杷葉,鮮薄荷根

淵按:伏邪深重,脾肺氣弱,力不足以化達之,故大起大伏耳。

馬,幼稚伏濕挾積,阻滯腸胃,蒸痰化熱,肺氣窒痹,是以先瀉後咳,繼以發熱。今便泄已止,更氣急痰嘶,肺氣阻痹尤甚。法當先治其肺,恐肺脹生驚發搐,其變有莫測耳。

白話文:

舌苔白而乾枯,代表著濕邪停留在氣分,由於氣虛,因此濕氣不易消散。

葉氏說:舌苔白而薄,代表著肺液受損。** 疾病發病八天,邪氣尚未宣洩,此刻下藥無需過於猛烈,只需解表而不傷正氣,祛濕而不傷陰液,清熱而不助濕,生津而不礙濁氣,藥性平和中正,耐心服用,等病症轉危為安後,才可逐漸康復。**

藥方

黑山梔子、連翹、茯苓、川貝母、通草、北沙參、滑石、澤瀉、豆豉、枇杷葉、鮮薄荷根。

淵按

邪氣深伏體內,脾肺氣虛,力量不足以化解邪氣,所以病情反覆起伏。

馬,

幼童積聚濕邪,阻礙腸胃功能,蒸發痰液化為熱邪,肺氣阻塞,所以先瀉後咳,接著發熱。如今腹瀉已經停止,卻出現氣喘痰鳴,肺氣阻塞更加嚴重。應該先治療肺氣,因為擔心肺部脹滿導致驚厥抽搐,其變化難以預測。

葶藶子(三錢),萊菔子(三錢),六一散(三錢),枇杷葉(三片)

淵按:遏重消痰瀉肺,清熱化積,即在其中。

又,痰氣喘逆,平其大半。熱勢起伏,退而復作。時下多瘧,須防轉瘧。

白蘿蔔汁(一杯),鮮薄荷汁(半杯)

二味略煎,去渣,加入冰糖三錢,烊化,再以薑汁一滴沖服。

淵按:此方更妙。

何,伏暑挾積,寒輕熱重,已經月餘。舌心焦黃,舌邊白膩。陽明積熱,化火劫津,煉濁成痰,將至蒙閉,至於脘痛拒按。兩經攻下,痛仍不減,苔猶未化,非清化不能蕩其實,擬用涼膈散加味。

白話文:

藥方

  • 葶藶子(三錢)
  • 萊菔子(三錢)
  • 六一散(三錢)
  • 枇杷葉(三片)

淵按

此方能有效抑制病情加重,消除痰濕,瀉肺氣,清熱化積,藥效都在其中。

症狀

患者痰氣喘逆,病情已減輕大半。但熱勢起伏不定,退卻後又反覆發作。如今流行瘧疾,須防範轉為瘧疾。

藥方

  • 白蘿蔔汁(一杯)
  • 鮮薄荷汁(半杯)

將以上兩味藥汁略微煎煮,去渣,加入冰糖三錢,烊化後再以薑汁一滴沖服。

淵按

此方更為有效。

病因分析

患者伏暑挾積,寒輕熱重,病症已持續一個多月。舌苔心部焦黃,舌邊白膩,顯示陽明經積熱化火,劫奪津液,將濁氣煉化成痰,快要阻塞氣道,導致脘痛拒按。已經使用過兩經攻下的方法,但疼痛仍未減輕,舌苔也未化,必須使用清熱化痰的藥物來徹底清除積熱。擬用涼膈散加味治療。

涼膈散,鮮石斛,川連

兩下之後,舌心猶然焦黃,故仍可用下法。然舌邊白膩,必挾水氣,涼膈散中再加半夏亦可。

陸,伏邪挾積,但熱不寒,頭痛鼻血,便泄稀水。熱甚於里。擬清裡解表法。

葛根芩連湯,豆豉,連翹,枳實,黑山梔

鼻血,便泄稀水,知其為熱。不用犀角者,其舌苔白也。不用大黃者,其脘腹按之不痛也。

李,伏邪濕熱內蘊,三焦氣機不達。午後發熱,胸悶頭脹,尿少無汗。舌苔白膩,脈象軟細。擬開上、疏中、滲下,仿河間法。

豆卷,杏仁,陳皮,藿梗,滑石,赤苓,桔梗,半夏,焦六曲,川樸,通草

白話文:

涼膈散,鮮石斛,川連:在舌心仍然焦黃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涼膈散,加入鮮石斛和川連進行治療。若舌邊出現白膩的情況,則可能伴隨著水分過多的情況,此時在涼膈散中加入半夏也是可以的。

陸,伏邪挾積,但熱不寒,頭痛鼻血,便洩稀水。熱甚於裏。擬清裡解表法:如果存在深藏的邪氣與積滯,並且只感到熱而不感到冷,出現頭痛和鼻血,以及拉肚子的情況,這表明熱病已經深入體內,應當採用清裡解表的方法進行治療。

葛根芩連湯,豆豉,連翹,枳實,黑山梔:如果出現鼻血和拉肚子的情況,可以推斷是熱病所導致的。如果不使用犀角,是因為舌苔呈現白色;如果不使用大黃,則是因為腹部按壓時沒有疼痛感。

李,伏邪濕熱內蘊,三焦氣機不達。午後發熱,胸悶頭脹,尿少無汗。舌苔白膩,脈象軟細。擬開上、疏中、滲下,仿河間法:如果存在深藏的邪氣與濕熱,並影響到三焦的氣機運行,下午會發熱,胸部感到悶脹,頭部感到脹痛,小便量少且無汗。舌苔呈現白色且膩,脈象軟細。應當採用開上、疏中、滲下的方法進行治療,類似於河間派的治療法。

豆卷,杏仁,陳皮,藿梗,滑石,赤苓,桔梗,半夏,焦六曲,川樸,通草:此方藥適用於多種情況,具體應根據患者實際症狀進行選擇使用。

胡,素有痰飲咳嗽,今夏曾經吐血,是肺受熱迫也。茲六、七日來伏暑內蘊,涼風外襲。病起先寒慄而後大熱,熱有起伏,表之汗不暢,里之熱不退。所以然者,痰飲阻於胸中,肺胃失其宣達故耳。

舌色底絳,望之黏膩,心苔白厚如豆大者一瓣,此即伏暑挾痰飲之徵,而況氣急痰嘶乎!據云二十六日便泄數次,至今大便不通,按腹板窒,卻不硬痛,小溲先紅濁,今則淡赤不渾,乃濕熱痰濁聚於胸中,因肺金失降,不能下達膀胱,故濕濁上逆為痰氣喘嗘之候。病機在是,病之凶險亦在是。

法當從此理會,滌痰泄熱,降氣清肺,乃方中必需之事,但清肅上焦尤為要務耳。

白話文:

這位病人,平時就有痰飲咳嗽的毛病,今年夏天曾經吐血,這是因為肺部受到熱氣逼迫所致。這幾天來,暑氣積聚在體內,又遇上涼風侵襲,病症開始時發冷,之後就發高燒,而且熱度起伏不定。表面的汗液排不出來,內裡的熱氣也無法退散。原因是痰飲阻塞在胸中,導致肺和胃的氣機不能正常運行。

舌頭底部的顏色呈深紅色,表面黏膩,舌苔白厚,像一粒豆子般大小,這正是暑熱夾雜痰飲的症狀,再加上病人氣喘吁吁,痰聲嘶啞,就更加明顯了。據說病人二十六日那天就拉了好幾次肚子,直到現在都便秘,按壓腹部感覺硬實而阻塞,但沒有明顯的疼痛感。小便一開始是紅色混濁,現在變成淡紅色,沒有渾濁,這是因為濕熱痰濁聚集在胸中,導致肺金失於下降,無法將濕濁之氣排泄到膀胱,所以濕濁之氣逆行而上,造成痰氣喘咳的症狀。病症的關鍵就在這裡,病情的凶險程度也取決於此。

治療方案應該根據這個道理,以滌痰泄熱、降氣清肺為原則。這些都是藥方中必須要考慮到的,但是清肅上焦(即胸部)尤為重要。

葶藶子,鬱金,川貝,杏仁,枳實,羚羊角,膽星,連翹,赤苓,竹油,枇杷葉,滾痰丸(入煎絹包)

陳,餘邪余積,留戀未清;元氣元陰,消耗欲竭。暫停苦口之藥,且投醒胃之方。化氣生津,忌夫重濁;變湯蒸露,法取輕清。效東垣以化裁,希弋獲以圖幸。

清暑益氣湯,荷葉,香稻葉

蒸露,每晨溫服四、五杯。

淵按:湯丸膏散,古人各有意義,非徒具虛文。若變湯為露,法取輕清,惟大邪去而胃氣不勝苦藥者宜之,此處恰合。

白話文:

葶藶子、鬱金、川貝、杏仁、枳實、羚羊角、膽星、連翹、赤苓、竹油、枇杷葉,滾痰丸(用絹布包起來,放進湯里煎煮)。

現在病人體內還有餘邪和積存的病邪,沒有完全清除;元氣和元陰消耗殆盡,快要耗竭了。暫時停止服用苦口的中藥,改用醒胃的方劑。要化氣生津,不能用重濁的藥物;用蒸露的方式服藥,取其輕清的功效。效仿東垣的方法加以化裁,希望可以借此轉危為安。

使用清暑益氣湯,加入荷葉、香稻葉。

蒸露後,每天早上溫服四五杯。

淵注:湯、丸、膏、散,古人對藥物製劑都有其特定的意義,並不是徒具虛文。將湯藥變成蒸露,取其輕清的功效,只有在邪氣已去但胃氣還承受不了苦藥的時候才適合。這裡正好符合這種情況。

徐,熱伏心胸,濕蘊脾胃,病起如瘧,延今兩月。胸中熱悶,飲食不思,從未得汗。舌色底絳,苔如醬瓣,此即濕遏熱伏之驗也。無汗者津液虧,徒發其汗無益也。生津徹熱,化濕開胃。胃氣敷布,其汗自來。

川連,黑山梔,豆豉,廣皮,香薷,麥冬,赤苓,薄荷,生薑,六一散

此藥煎好,露一宵,早起溫服。

浦,伏邪挾積,阻塞中宮。瘧發日輕日重,重則神糊煩躁,起臥如狂。此乃食積蒸痰,邪熱化火,痰火上蒙包絡,怕其風動痙厥。脈沉實而舌苔黃,邪積聚於陽明,法當通下,仿大柴胡例備商。

柴胡,淡芩,川樸,枳實,生大黃,栝蔞仁,半夏

白話文:

徐,熱伏心胸,濕蘕脾胃,病起如瘧,延今兩月。胸中熱悶,飲食不思,從未得汗。舌色底絳,苔如醬瓣,此即濕遏熱伏之驗也。無汗者津液虧,徒發其汗無益也。生津徹熱,化濕開胃。胃氣敷布,其汗自來。

川連,黑山梔,豆豉,廣皮,香薷,麥冬,赤苓,薄荷,生薑,六一散

此藥煎好,露一宵,早起溫服。

浦,伏邪挾積,阻塞中宮。瘧發日輕日重,重則神糊煩躁,起臥如狂。此乃食積蒸痰,邪熱化火,痰火上蒙包絡,怕其風動痙厥。脈沈實而舌苔黃,邪積聚於陽明,法當通下,仿大柴胡例備商。

柴胡,淡芩,川樸,枳實,生大黃,栝蔞仁,半夏

徐,熱氣深藏在心胸,濕氣積聚在脾胃,病情發展得像瘧疾一樣,已經持續了兩個月。胸中感到熱感且難以消化食物,從未出汗。舌頭底部呈現紅色,舌苔像是醬瓣,這正是濕氣抑制熱氣的現象。沒有出汗表示津液不足,只是發汗並無益處。應當滋潤津液,清熱,化濕,開胃。胃氣得到擴散,自然會出汗。

使用藥材:川連,黑山梔,豆豉,廣皮,香薷,麥冬,赤苓,薄荷,生薑,六一散。

將藥材煎煮好,放置一夜,早上溫服。

浦,體內藏有邪氣和積食,阻塞了中宮。瘧疾發作時逐漸加重,嚴重時精神混亂,坐臥不安。這是因積食蒸發痰液,邪熱轉化為火,痰火上沖至腦部,害怕風動引發痙攣。脈搏沈實,舌苔黃,表示邪氣聚積在陽明經,應當通便,仿照大柴胡湯的方子進行調配。

使用的藥材:柴胡,淡芩,川樸,枳實,生大黃,栝蔞仁,半夏。

又,下後熱淨神清,竟若脫然無恙。惟是病退太速,仍恐變幻莫測。擬方再望轉機。

川連(薑汁炒),陳皮,半夏,淡豆豉,淡芩,枳實,鬱金,栝蔞仁,六神麯,竹茹

病退太速,仍恐變幻,老練之言宜省。

凡下後方法總以瀉心加減,仍用栝蔞、枳實何也?蓋因胸痞未舒,舌苔未化故耳。

又,昨日瘧來,手足寒冷,即腹中氣撐,上塞咽喉,幾乎發厥,但不昏狂耳。此乃少陰瘧邪,內陷厥陰,上走心包為昏狂,下乘脾土為腹撐。脾與胃為表裡,前日昏狂,病機偏在陽明,故法從下奪。今腹脹,舌白,脈細,病機偏在太陰,法當辛溫通陽,轉運中氣為要。隨機應變,急者為先,莫道用寒用熱之不侔也。

白話文:

病人退燒後神志清醒,看起來像是完全康復了。但病退得太快,還是擔心病情會出現變化,所以擬定藥方,希望能轉危為安。

藥方:川連(薑汁炒)、陳皮、半夏、淡豆豉、淡芩、枳實、鬱金、栝蔞仁、六神麯、竹茹。

病人病退太快,仍然有變化的可能性,老練的醫生應該要謹慎。

一般來說,病人大便後用藥以瀉心為主,並加減其他藥物。為什麼還要用栝蔞、枳實呢?因為病人胸悶氣滯沒有舒展,舌苔也沒有化掉。

昨天病人發瘧疾,手腳冰冷,肚子裡脹氣,往上堵塞咽喉,幾乎要昏厥,但沒有神志不清。這屬於少陰瘧邪,侵入厥陰,上走心包導致昏狂,下乘脾土導致腹脹。脾胃互為表裡,前一天昏狂,病機偏在陽明,所以用藥從下瀉。今天腹脹,舌苔白,脈搏細弱,病機偏在太陰,應該用辛溫通陽的藥物,疏通中氣才是關鍵。要根據病情的變化隨機應變,緊急的情況要優先處理,不要拘泥於寒熱藥物的不同。

淡芩,半夏,陳皮,茯苓,熟附子,川樸,丁香,檳榔,草果,白蔻仁,通草

前方用寒,後方用熱,隨症用藥,轉換敏捷,不避俗嫌,的是一腔熱血。

淵按:少陰陰邪,上凌君火,下乘脾土,經所謂有餘則制己所不勝,而侮己所勝。案亦老練,必如此轉語,方不為病家指摘,否則雖有熱腸,亦招謗怨。

又,投薑、附、達原、神、香、二陳合劑,喉中汩汩痰聲頓時即平,腹脹遂松。今脈緩大,神氣安和,腹中微覺脹滿,痰多黏膩。脾臟陽氣雖通,寒熱痰涎未化。仍宗前法,輕減其制。

前方去附子、檳榔,加大腹皮。

白話文:

治療時先用寒性藥物如淡芩、半夏、陳皮、茯苓,再用溫熱藥物如熟附子、川樸、丁香、檳榔、草果、白蔻仁、通草,根據病情靈活調整用藥,不拘泥於傳統觀念,只求救治病人。

作者認為,少陰寒邪上犯心火,下侵脾土,遵循“有餘則制己所不勝,而侮己所勝”的原理,應先用寒藥清熱降火,再用溫藥化痰止咳。因此,必須用這樣轉折的用藥方式,才不會被病人誤解,否則即使真心實意,也會招來怨恨。

患者原先服用生薑、附子、達原、神香、二陳合劑後,喉嚨痰聲消失,腹脹也減輕。但現在脈象緩大,精神安和,腹部略微脹滿,痰多黏稠,說明脾臟陽氣雖已通暢,但寒熱痰涎尚未完全化解。因此,沿用前法,但減輕寒性藥物的用量,去除附子、檳榔,增加腹皮的用量。

又,腹中之氣稍平,濕熱餘邪未盡,所以微寒微熱,仍歸瘧象。頭脹身痛,知飢能食。法擬疏和,兼調營衛。

二陳(去甘草),豆卷,青蒿,秦艽,焦六曲,穀芽,生薑,紅棗

仁淵曰:暑邪與溫邪異,伏暑亦然。當暑感而即發者,為暑邪。暑天受暑濕之邪,不即發,秋後復感涼風,閉其汗孔,欲發不能速發,外則形寒,內則發熱,寒熱起伏無已,有類乎瘧,為伏暑。古人謂往來寒熱屬少陽。余謂暑濕伏邪,往來寒熱,全由脾胃為病。少陽膽甲,因脾胃失化波及之耳。

蓋脾為陰土,惡濕喜燥,澡則升化,濕鬱之而不得升;胃為陽土,惡熱喜涼,涼則順降,熱阻之而不得降。升降窒滯,故多胸腹痞悶。木寄土居,土失溫涼,木不條暢,必然之勢。濕重者多寒,熱甚者多熱。熱則消水而口渴。濕鬱於中,又渴不多飲。濕熱互蒸,胃濁不化,舌苔每布白膩。

白話文:

患者腹中的氣稍微平息了,但濕熱的餘邪尚未完全消除,所以身體仍然感到微寒微熱,像是瘧疾的症狀。頭部脹痛,有飢餓感也能進食。治療方法應該以疏通調和為主,同時兼顧調理營衛。

藥方為二陳湯(去除甘草)、豆卷、青蒿、秦艽、焦六曲、穀芽、生薑、紅棗。

仁淵說:暑邪和溫邪不同,伏暑也是如此。當暑氣侵入身體而立即發病的,是暑邪。在夏天受到暑濕之邪,但沒有立即發病,到了秋天又感受涼風,閉塞了汗孔,想發病卻不能快速發作,外觀上表現為形寒,內裡卻發熱,寒熱交替不停,類似於瘧疾,這就是伏暑。古人認為往來寒熱屬於少陽。我認為暑濕伏邪引起的往來寒熱,完全是由脾胃病變造成的。少陽膽經是因脾胃失調而受到影響的。

因為脾臟屬陰土,厭惡濕氣,喜歡乾燥,乾燥則能升化,濕氣鬱結在脾臟,就無法升化;胃屬陽土,厭惡熱氣,喜歡涼爽,涼爽則能順利下降,熱氣阻滯在胃,就無法下降。升降失調,所以患者多有胸腹痞悶的症狀。木氣依附土氣而生長,土氣失去溫涼,木氣就不能順暢運行,這是必然的結果。濕氣重的患者多表現為寒象,熱氣重的患者多表現為熱象。熱氣消耗津液,所以口渴。濕氣鬱結在體內,即使口渴,也不想喝太多水。濕熱相互蒸騰,胃濁無法消化,舌苔常覆蓋著白膩。

底絳者,熱為濕遏也;淡白者,濕勝也。化黃、化燥、化灰,熱勝於濕。濕亦化燥,化火也。胸腹痞滿,板硬拒按,或挾痰挾食,視其人之本體及所感之輕重而為變遷。論治:初病以苦辛芳淡為正軌,徒為發汗無益。蓋苦能泄熱,辛能通氣,芳可解鬱,淡可利水,使中宮郁遏通解,不汗自汗,不便自便,為邪在氣分治法。入營則不然,若初入營分,猶可透營就氣,仍從氣分而解。

已陷營分,昏蒙狂囈,犀地、牛黃、至寶之類,亦所必需。劫津化燥,痞結硬滿,邪實陽明,救陰通腑與溫邪同治。但溫邪從溫化火,火退而病解;伏暑從濕化燥,燥去而濕或再來。所以然者,濕雖化燥,終屬陰邪,且濕最傷中,中虛而陰濕易生。故清到六、七,須為審顧。

白話文:

舌苔顏色深紅,是熱邪被濕氣阻滯所致;舌苔淡白,則是濕氣過盛。舌苔轉黃、轉燥、轉灰,代表熱邪勝過濕氣。濕氣也可以化燥,進而化為火邪。

患者胸腹脹滿,按壓起來堅硬且拒按,伴有痰飲或食積,需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的輕重程度來判斷病情變化。

治療

初期病症應以苦、辛、芳、淡四味藥物作為主要治療方向,單純發汗無益。苦味能瀉熱,辛味能通氣,芳香能解鬱,淡味能利水,使中焦的鬱滯氣機通暢,不需刻意發汗,身體自然會排汗,不需刻意通便,身體自然會排便,這是針對邪氣停留在氣分時的治療方法。

如果邪氣已經入侵營分,則情况有所不同。如果剛入侵營分,還可以透過透營就氣的方法,繼續從氣分入手治療。

但如果邪氣已經深陷營分,患者出現昏迷、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等症状,則需要使用犀地、牛黃、至寶等藥物來救治。因為邪氣侵襲陽明經,導致津液被劫奪而乾燥,形成痞結硬滿的症状,需要救陰通腑,治療方法與溫邪相似。

然而,溫邪是從溫熱化為火邪,火邪退去疾病就會痊癒;而伏暑是從濕氣化為燥邪,燥邪消除後,濕邪可能再次出現。這是因為濕邪雖然可以化為燥邪,但本质上仍然属于陰邪,而且濕氣最容易損傷中焦,中焦虛弱就會更容易產生陰濕。所以,即使病情好轉到六、七成,也要注意觀察病情,不可掉以輕心。

下法亦有不同。溫邪可下宜速,伏暑可下宜緩。溫邪下之邪清,伏暑下之邪未必清。溫屬火,為陽,性速,暑夾濕,多陰,性遲。溫邪陽明兼少陰者多,伏暑兼太陰者多也。甚有大便半月不通,胸腹痞滿,仍屬無形濕熱而不可下者。總宜驗舌,若厚白而未化黃燥者,雖滿亦不可下。

下之不但邪勢不服,中氣大傷,更為難治。須識氣通病解四字,其於治伏暑,思過半矣。再者熱雖灼而汗少,苔雖燥而灰黃,若渴飲不多,或多而胸痞,涼苦可用,須佐芳香。若龜板、鱉甲、鮮石斛、鮮生地等,清滋沉降宜慎,每見愈投愈燥者矣。其故由暑必夾濕,中氣不升化,清滋抑遏而邪愈不化也。

白話文:

瀉下方法也有不同。溫邪引起的病症,瀉下宜速,伏暑引起的病症,瀉下宜緩。溫邪瀉下,邪氣可以清除;伏暑瀉下,邪氣不一定能清除。溫邪屬火,為陽,性急;伏暑夾雜濕氣,多陰,性遲。溫邪多侵犯陽明經和少陰經,伏暑多侵犯太陰經。甚至有些病人大便半月不通,胸腹脹滿,但仍然屬於無形的濕熱,不可瀉下。總之,要根據舌苔判斷,如果舌苔厚白而未化黃乾燥,即使腹脹也不可瀉下。

瀉下不僅僅是邪氣不除,還會損傷中氣,更難治療。要明白“氣通病解”四個字,這在治療伏暑方面已經了解了一半了。再者,雖然患者有熱症,但汗出不多,舌苔乾燥但呈灰黃色,如果口渴飲水不多,或者飲水多但胸悶,可以用涼苦藥物,但必須佐以芳香藥。像龜板、鱉甲、鮮石斛、鮮生地等,清滋沉降的藥物要慎用,經常見到越用越燥的現象。這是因為暑氣必定夾雜濕氣,中氣不能升化,清滋藥物抑制了中氣,邪氣就更不容易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