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生要義》~ 存想篇
存想篇
1. 存想篇
夫心宰性真,百體攸宗,用以遣意,意往氣從,至微而神,至幽而通。古昔先達,默會神解,假託名義,接引後人,此存想之術所由始也。按《大洞經》有九宮之論,乃斯術之濫觴。其曰:兩眉間直上卻入三分,為守寸雙田。(謂對鼻直上下按眉際方一寸處,卻向後入骨際約三分以前為守寸之城。
右有紫戶,左有青房,後二神居之,故曰守寸雙田)。卻入一寸為明堂宮。(左有明童真君,右有明女真君,中有明鏡神君,凡三神君居之)。卻入二寸為洞房宮。(頭中雖通名為洞房,此則洞房之正位也。左有元英君,右有元白君,中有黃老君,凡有三神居之。自此以後,凡云卻入一寸、二寸、三寸者,皆以兩眉直上處為本。
白話文:
心主宰人的本性,是身體的根本,運用心意,意念所到之處,氣便隨之而行,精微而神妙,幽深而暢通。古代的先賢們,默默領悟,心領神會,借用名義,指引後人,這就是存想之術的起源。根據《大洞經》記載,九宮之說,正是此術的發源。它說:兩眉之間直上,往後退入三分,叫做守寸雙田(指從鼻樑直上,按著眉際,約一寸的地方,向後退入骨際約三分,稱為守寸之城,右邊有紫戶,左邊有青房,後方有二位神靈居住,因此稱為守寸雙田)。退入一寸叫做明堂宮(左邊有明童真君,右邊有明女真君,中間有明鏡神君,共三位神靈居住)。退入二寸叫做洞房宮(頭部雖然整體稱為洞房,但這裡指的是洞房的正位。左邊有元英君,右邊有元白君,中間有黃老君,共三位神靈居住)。從此以後,凡是說退入一寸、二寸、三寸的,都是以兩眉直上處為基準。
卻入三分,便是雙田。卻入一寸,便是明堂。卻入二寸,便是洞房。非雙田後再卻一寸為明堂,明堂後再卻二寸為洞房也)。卻入三寸為丹田宮。(亦曰泥丸宮。左有上元赤子帝君,右有帝鄉,凡三神居之)。卻入四寸為流珠宮。(有流珠真君居之)。卻入五寸為玉帝宮。(有玉清神母居之)。
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宮。(此又在明堂上一層言之。謂明堂之上約一寸處,為天庭宮也。有上清真女居之)。洞房上一寸為極真宮。(太極帝妃居之)。流珠上一寸為太皇宮。(有太上君後居之)。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有中黃太乙真君居之)。凡一首之中,有此九宮。《黃庭經》所謂,明堂、金匱、玉房間,洞房、紫極、靈門戶是也。
白話文:
從鼻子開始,往內推三寸,便是雙田;推一寸,便是明堂;推二寸,便是洞房。不是先有雙田再往內推一寸是明堂,明堂後再推二寸是洞房。再往內推三寸,便是丹田宮,也叫做泥丸宮,左邊有上元赤子帝君,右邊有帝鄉,共有三神居住。再推四寸,便是流珠宮,有流珠真君居住。再推五寸,便是玉帝宮,有玉清神母居住。
明堂上方一寸,便是天庭宮,也就是說明堂上方約一寸處,為天庭宮,有上清真女居住。洞房上方一寸,便是極真宮,太極帝妃居住。流珠上方一寸,便是太皇宮,有太上君後居住。丹田上方一寸,便是玄丹宮,有中黃太乙真君居住。在頭部中,共有這九個宮殿。《黃庭經》中提到的明堂、金匱、玉房間,洞房、紫極、靈門戶,就是指這些宮殿。
宮雖有九,惟守寸,左面有絳臺,右面有黃闕,九宮真人出入皆以此為路。其餘諸宮,皆有前戶、後戶以相通。惟泥丸一宮有下門,以通喉中,此為大關鍵也。修養之士,不論四時晝夜方向,欲修此者,先平坐閉氣,瞑目握固兩膝上,乃先存想守寸,見青房、紫戶二大神,並形如嬰兒初生之狀,衣如房戶之色,手執流金鈴,(搖動聞其聲)。身發赤光如雲霞之氣,流於守寸宮外。
(自此以後,存想其神皆如此狀。凡宮中有二神居者,先左次右。有三神居者,先中次左次右)。守寸畢,次明堂,次洞房,次泥丸,次流珠,次玉帝,次上及天庭。四宮皆如之,九宮既畢,復想泥丸之神,並口吐赤氣灌入己口,吸咽燕之。以上灌丹田,行吐行灌,以熱為度,如此則九宮之事畢矣。
白話文:
宮殿雖然有九個,但我們只需要守住「寸」宮,左邊有絳臺,右邊有黃闕,九宮真人出入都以這兩個地方為通道。其他宮殿都有前門、後門互相連通。只有泥丸宮有一個下門,連通喉嚨,這是很重要的關卡。修煉的人,不論什麼時間、什麼方向,想要修煉這個,首先要平坐閉氣,閉眼握拳放在雙膝上,然後開始想像守住「寸」宮,看到青房、紫戶兩個神,形狀像剛出生的嬰兒,穿著跟房間門一樣顏色的衣服,手上拿著流金鈴(搖動它,聽到聲音)。身體散發紅色光芒,像雲霞一樣的氣,流向「寸」宮外。
(從此以後,想像這些神都是這個樣子。每個宮殿如果有兩個神,先想像左邊的,再想像右邊的。如果有三個神,先想像中間的,再想像左邊的,最後想像右邊的)。守住「寸」宮後,接著是明堂,再是洞房,再是泥丸,再是流珠,再是玉帝,最後是天庭。四個宮殿都用相同的方式想像,九宮都完成後,再想像泥丸宮的神,並從口中吐出紅色氣體,灌入自己的嘴巴,吸進去並像燕子一樣吞下。然後向上灌入丹田,一邊吐氣,一邊灌氣,以熱度為標準,這樣九宮的修煉就完成了。
其曰宮、曰神、曰衣、曰鈴之類,皆假設之義。蓋人之腦,乃精髓之海。丹田,乃氣之海。若血氣滯塞不通,必不能和合而生精氣,日惟枯竭而已。故常加存想,使氣薰蒸透徹如雲煙,在上變成雨露,即腠理通瑩化為精血,補腦益腎之功於是為大矣。若人偶感六氣,體中不快,便當就寢,偃臥閉氣,瞑目握固,存想明堂二神並亦偃臥。
(若坐想三神皆向外長跪,此一節是單想明堂,或單想泥丸之想,朮曷,法也)。各口吐赤氣從宮中流出,漸漸纏繞我身周匝。遂將所繞之氣吞而咽之,覺勃勃入口,下流胸腹入丹田。(此即存想下部之術)。須臾繞身,赤氣即便成火,火遂燒身,身與火共為一體,內外洞光,骨肉臟腑,如燃炭之狀。如此則身中之氣通透上下內外無餘矣。
白話文:
所謂宮、神、衣、鈴等等,都是為了方便理解而假設的。人的腦袋是精華的海洋,丹田是氣的海洋。如果血氣阻塞不通,就無法互相融合產生精氣,只會越來越虛弱。因此要經常想像,讓氣體像雲霧般蒸騰流通,在上面化為雨露,滲透肌膚,轉化為精血,這樣就能滋補腦髓和腎臟,功效非常大。如果身體偶爾受到六氣侵襲,感到不舒服,就應該睡覺休息,平躺閉氣,閉眼握拳,想像明堂二神也一起躺下,各個吐出紅色氣體,從宮中流出,逐漸纏繞全身。然後把這些氣體吸進嘴裡,感覺到一股熱流,從嘴裡流到胸腹,進入丹田。接著氣體繼續環繞全身,紅色氣體變成火焰,火焰燒灼全身,身體和火焰融為一體,內外通亮,骨骼、血肉、臟腑都像燃燒的炭火一般。這樣一來,體內的气就能通達上下內外,無處不通暢了。
由是風寒暑濕以氣徹而散,積滯凝結以氣達而消,其疾自愈。若能晝夜常行三五過,久久自然百疾不生。凡此皆假設景象,以意引氣之術。使上通腦髓之門,下達血氣之海耳,非必真有此物也。學道者當自知之。
白話文:
因此,風寒暑濕之邪氣得以順氣流通而消散,積聚的滯礙得以順氣流通而消失,疾病自然痊癒。如果能夠每日早晚行走三五次,久而久之自然不會生病。這些都是藉助想像的景像,以意念引導氣流的技術。使得氣息上達頭腦的門戶,下至血脈的海洋,並非實在存在著這樣的事物。修道之人應該自我理解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