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翼》~ 按腹
按腹
1. 按腹
此婦人孕三四月際,善用此。乃必得其腹內鬱氣大散,脈絡調理,而惡阻之患,亦得速除矣。其餘不問老幼男女諸病,兼用之,其益不少。且此為產科所用諸手法之本源,諸手法皆由此而生。故凡欲通產科之諸術者,此不可不最先練習熟慣也。其用手之法,凡七。凡欲施此術者,
先令其婦人仰臥,醫須就其左邊,以左膝頭抵承其髀樞,少帶推壓之意,以令不得移動。然後先用兩手,於婦胸腹,左手覆安心下,右手掌當婦胸間,以候其虛里之動消息。須臾始入按腹之術。其初第一手法,先以左手掌安心下,右手分排指頭,從膺上至心下左右,拊循其肋骨之間,
漸下至心下,左手視右手之拊循下,亦逐勢漸次下迄臍下,而安住焉。次第二手法,左手仍安臍下,而用右手食中無名指頭,從鳩尾沿季肋,向右脅下章門強按下之。又用右手大指頭,從鳩尾向左章門強按下之。左右各三遍。作之次,第三手法,左手仍安前處,而用右手大次指,
從鳩尾分夾任脈,迄臍下強按下之。三遍。次第四手法,醫先聳腰,將左手以其指頭用力覆拘婦人右章門邊,右手食中無名三指頭,用力沿右季肋推進,向其右不容穴而強按之。左手卻逐其勢拘勒腹皮,而舉提之。又將左手仰抅其左章門邊,右手大指頭,用力沿左季肋推進,向其左不容穴而強按之,
左手如前,逐其勢抅勒腹皮,向外而舉提之。各三遍。次第五手法,兩手中食指頭,斜相向婦人右小腹上,而其八指頭,皆用力按住而抅拽向內。復用兩大指,相向從左小腹上起,指頭用力按住推送向外。作之三遍,勢若搖櫓之狀。次第六手法,醫臨豎左膝,聳身將兩手從婦人兩脅,
向其背後,以其兩指頭分夾其脊骨第十二三椎,按抑之,使指骨節間有聲,而下至十六七椎邊。兩手如擁抱狀,而舉提之至章門邊。兩手用力束勒,向腹前相聚。作之三遍。是時醫宜面婦人下部而坐,而當其舉提之時,捩腰以頭反顧,卻面婦人上部。次第七手法,用兩手食中無名指頭,
用力當任脈左右幽門穴,迭換徐徐按之,沿季肋而下至不容至章門,漸慚按下。已上凡七法,其用手,須著實為之,不可倉卒為之,倉卒則無功矣。凡第四第五等用手法,切不可倉卒,使腹皮牽急,先須每於指下,微蹙其腹皮,以使有餘裕,然後復徐取引之前,乃得其無牽急之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的是在懷孕三四個月的婦女身上適用的一種腹部按摩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緩解她們腹部的鬱悶氣滯,調理脈絡,迅速消除懷孕初期的不適。除了孕婦,無論是老人、小孩還是男性,其他各種病症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其好處不少。此外,這是產科各種按摩手法的基礎,其他手法都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因此,想要精通產科技術的人,首先必須練習並熟練掌握這種方法。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讓孕婦仰躺,醫生站在她的左側,用左膝頂住她的大腿根部,稍微施加壓力,確保她不會移動。然後,醫生雙手放在婦人的胸部和腹部,左手覆蓋在心臟下方,右手掌放在婦人的胸口,觀察心跳的情況。稍等片刻,開始進行腹部按摩。
第一種手法:左手放在心臟下方,右手五指分開,從胸部到心臟下方,順著肋骨間隙輕撫下去。左手跟隨右手的動作,直到肚臍下方,然後保持不動。
第二種手法:左手仍保持在原位,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從鳩尾沿著季肋向右脅下的章門穴施力按下,再用右手拇指從鳩尾向左章門施力按下,左右各做三次。
第三種手法:左手仍保持在原位,右手食指和中指從鳩尾沿任脈分開,直到肚臍下方,施力按下,重複三次。
第四種手法:醫生挺直腰桿,左手手指用力抓握婦人右章門邊緣,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沿右季肋推進,向右不容穴施力按下,同時左手跟隨其動作,抓拉皮膚向上提起。同樣,左手抓握左章門邊緣,右手拇指沿左季肋推進,向左不容穴施力按下,左手再次跟隨動作,抓拉皮膚向上提起,各做三次。
第五種手法:雙手食指和中指斜向婦人右下腹,八個手指用力按住並向內拉拽,同時雙手拇指從左下腹起始,沿著方向向外推進,做三次,類似劃槳的動作。
第六種手法:醫生豎起左膝,挺直身體,雙手從婦人兩側脅下向背部伸展,用手指夾住脊椎的第十二、十三節,向下按壓,使手指關節發出聲音,然後向下按至第十六、十七節。雙手像擁抱一樣向上提拉至章門穴旁,用力束緊,向腹部前部聚集,做三次。此時,醫生應面向婦人下部坐下,在提拉時扭腰,頭部向後看,面向婦人上部。
第七種手法:用雙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任脈左右的幽門穴施力,緩慢地交替按壓,沿著季肋向下至不容穴至章門穴,逐漸施力按下。
以上七種手法,必須確實執行,不能倉促行事。如果倉促進行,效果不佳。對於第四和第五種手法,絕對不能匆忙,避免皮膚被拉得太緊。在每個手指下,應先微微皺縮腹皮,使其有足夠的餘地,然後再緩慢向前拉,這樣就不會有皮膚拉得太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