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凡例
凡例
1. 凡例
一古今方書,至為繁多。然於方前第注治某病某病,而未嘗發明受病之因,及病在某經某絡也;一方之中,第注用某藥某藥,亦未嘗發明藥之氣味功能、入某經某絡、所以能治某病之故也;方書徒設,庸醫淺術,視之懵如,乃拘執死方以治活病,其不至於誤世殃人者幾希矣!及宋成無己始將仲景之書,先釋病情,次明藥性,使觀者知其緒端,漸得解會,其嘉惠後人之心,可謂切至。而世猶以循文訓釋譏之。
不知仲景之書,文淺義深,至為難讀,其良法奧旨,雖非成氏所能徹盡,然不讀成氏之訓解,又安能入仲景之門庭乎?自成氏而後,歷年數百,竟未有繼踵而釋方書者,即如《金匱玉函》猶然晦昧,又況《千金》、《外臺》以及後賢之製劑也哉。及明興,始有吳鶴皋之《醫方考》,分病列方,詞旨明爽,海內盛行。
茲仿成氏、吳氏遺意而擴充之,採輯古方,先詳受病之由,次解用藥之意,而又博採碩論名言,分別宜用忌用,惟求義朗,不厭詞繁,頗竭苦心,不知有當世好否也。
一《醫方考》因病分門,病分二十門,方凡七百首。然每證不過數方,嫌於方少,一方而二三見,又覺解多;如五積散、逍遙散,皆未入選,不無闕略。茲集門分二十有一,正方三百有奇,附方之數過之,雖未足以盡醫療之目,苟能觸類引伸,而醫療之大法,用之亦已不窮矣。
一本集所載,皆中正和平、諸書所共取、人世所常用之方,即間有一二厲劑,亦攻堅瀉熱所必需者,猶然布帛菽粟之味也。至於藥味幽僻、採治艱難、及治奇證怪病者,概不選錄。又方雖出自古人,而非今人所常用者,亦不選錄。
一古人立方,分兩多而藥味寡,譬如勁兵,專走一路,則足以破壘擒王矣。後世無前人之朗識,分兩減而藥味漸多,譬猶廣設攻圍,以庶幾於一遇也。然品類太繁,攻治必雜,能無宜於此而不宜於彼者乎。茲集藥過二十味以上者,概不選錄。
一仲景《傷寒論》,前人印定眼目,自成無己而外,鮮所發明。陶節庵雖著《傷寒六書》,參合後賢之治法,盡更仲景之方名,究未嘗有片言隻字發揮仲景一證一方者;又變前法,不復分經論治;仲景之書,奧渺難窮,節庵之書,顯淺易讀,世人奉為蓍蔡,故識見愈卑猥也。
近世如方中行、喻嘉言、程郊倩輩,各著《傷寒論辨》,雖有偏駁,未能盡合經意,然間有一二新義,為從前所未發者,故多錄之,不敢重古而非今也。
一仲景傷寒諸方,為古今方書之祖,故註釋尤加詳悉,觀者幸勿以其繁而厭之。
一正方之後,系以附方,一則篇章省約,一則便於披尋,且以示前人用藥加減之法也。
一時丁衰晚,洞垣窺臟之技,世不再睹,而村間市井,稍能誦《藥性》、讀《回春》者,輒爾懸壺,草菅人命,恬不為怪。古云:學醫人費,豈不信然,余竊憫之,故著《本草備要》一書,字箋句釋,使知藥品有性情,施用有宜忌,復著是集,辨證論方,使知受病有原因,治療有軌則,庶幾平居讀之,可使心理開明;臨病考之,不致攻補誤用;脫遇庸劣之手,既可據證以校方;設處窮僻之鄉,不難檢方以用藥,豈非衛生之善道,笥篋之要編也乎?高明之家,以為然否?
一醫書浩瀚,泛覽為難,岐黃之家,尚艱博涉;文墨之士,奚暇旁通。若非篇章簡要,詞理通明,則智士不樂披尋,淺人復難解了,讀方不得其解,治療安所取裁。是用裒合諸家,會集眾說,由博返約,用便搜求,實從前未有之書,亦醫林不可不有之書也。第昂藏書既寡,見聞不多,集中採用,不滿數十家;又恐註釋大繁,觀者易倦,其中篇章漫衍,不能盡錄者,不得不稍為刪節,非敢輕肆,以限於尺幅也。
然出自某人某書,必仍存其名集,至於古今相沿之語,相襲之方,不知始自何人,而不可廢者,皆採錄之;或文法未暢者,亦僭為刪潤;間有竊附鄙見者,必加「昂按」二字。至每方之正解,有全用昔人者,有出自心裁者,然作述相半,未敢師心自用也。
一古人治療,識見高明,而用意深遠,其處方用藥,多有非後人所易測識者(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者,有陰病治陽、陽病治陰者,又有隔二、隔三之治者)。況余不業岐黃,又學無師授,寡見鮮聞,尤稱固陋,安能盡洞古人立方之本意哉。今姑就方書所載及愚心所通曉者,採輯成書,至於古方不得其解者尚多,不敢妄加逆臆,以取罪先賢,貽誤後世也。
一《綱目》、《準繩》二書,有采用前人而不著其名氏、不能推原所自,則以「《綱目》曰」、「《準繩》曰」三字概之。
一集中所分門類,蓋以治病之道,當治於未病,故先補養;及既受病,則有汗、吐、下三法,故次發表、湧吐、攻裡;若表證未除,里證復急者,當表裡交治,故次發表攻裡;又有病在半表半裡及在表而不宜汗、在裡而不宜下者,法當和解,故次和解;然人之一身,以氣血為主,故次理氣、理血;若受病之因,多本於六淫,故次風、寒、暑、濕、燥、火;古云百病皆由痰起,故次除痰;若飲食不節,能致積滯,故次消導;又滑則氣脫,故次收澀;蟲能作病,故次殺蟲。至於眼目、癰瘍、婦人,各有專科,然茲集所以便用,故每科略取數方,以備採擇。
末附「救急良方」,以應倉猝。再附「勿藥無詮」於卷終,使知謹疾攝生之要,無非欲躋斯世於仁壽而已。
一本集雖名「方解」,然而病源脈候、臟腑經絡、藥性治法,罔不畢備,誠醫學之全書,岐黃之捷徑也。讀者倘能細心玩索,自有深造逢源之妙,若厭其繁多而倦於披閱,則作者之苦心無以表見於世矣。
一服藥節度,有食前、食後之分,古今相傳,罔敢或異。愚謂不然。凡人飲食入腹,皆受納於胃中,胃氣散精於脾,脾復傳精於肺,肺主治節,然後分布於五臟六腑,是胃乃人身分金之爐也。未有藥不入胃而能至於六經者也。
況肺為華蓋,葉皆下垂,以受飲食之薰蒸,藥入胃脘,疾趨而下,安能停止;若有停留,則為哽為噎,未聞心藥飲至心間而即可入心,肺藥飲至肺間而即能入肺者;若上膈之藥,食後服之,胃中先為別食所填塞,須待前食化完,方能及後藥,是欲速而反緩矣。且經脈在肉理之中,藥之糟粕,如何能到,其到者不過氣味耳。
若云上膈之藥,須令在上,下膈之藥,須令在下,則治頭之藥,必須入頭,治足之藥,必須入足乎?此理之顯明易見者。但此法相傳已久,集中一仍其舊,不敢擅改,然不能無疑,附記於此,以質明者。
一十二經絡:手太陰肺,手少陰心,手厥陰心包,手太陽小腸,手少陽三焦,手陽明大腸,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足少陽膽,足陽明胃,附此以備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