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內外傷辨惑論

內外傷辨惑論

內科論著。又名《內外傷辨》。三卷。金·李杲撰。刊於1247年。主要論述由於飲食勞倦所致疾病。卷上有辨陰證陽證、辨脈等13篇有關辨證的論述;卷中、卷下結合具體方藥論述了以飲食勞倦為主的一些內科疾病的證治。現存多種明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李杲(1180-1251),字仲仁,號東垣,山西太原人。金代著名醫學家。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他刻苦學習,博覽群書,精通醫學。他曾在太原開設醫館,為人治病,深受患者歡迎。他還曾在金章宗和金宣宗兩朝任御醫,為皇帝和后妃治病。李杲一生著述甚豐,主要有《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醫學入門》等。其中《內外傷辨惑論》是李杲的代表作,也是金代醫學著作中的名著。

《內外傷辨惑論》全書分三卷,共三十篇。卷上主要論述了飲食勞倦所致疾病的辨證,包括辨陰證陽證、辨脈、辨舌、辨頭面、辨胸腹、辨腰背、辨四肢、辨五臟、辨六腑、辨九竅、辨十二經脈、辨十二經別、辨十二經筋、辨十二經絡、辨十二經口訣等。卷中主要論述了飲食勞倦所致疾病的治療,包括治陰證、治陽證、治頭面、治胸腹、治腰背、治四肢、治五臟、治六腑、治九竅、治十二經脈、治十二經別、治十二經筋、治十二經絡等。卷下主要論述了飲食勞倦所致疾病的預防,包括養生、導引、服食、針灸、按摩、拔罐、放血等。

《內外傷辨惑論》是一部集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於一身的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內外傷辨惑論》中,李杲提出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論點,強調了正氣在維持人體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他還提出了“飲食勞倦,內傷脾胃”的論點,認為飲食勞倦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李杲的這些論點,為後世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內外傷辨惑論》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醫學著作,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