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二十·痘科 (13)
卷二十·痘科 (13)
1. 痘科
解毒快斑湯,治麻已現形,一二日之間解毒通用。
連翹,牛蒡子(研),荊芥,防風(各七分),蟬蛻(五個),山楂肉,生地(各錢半),歸尾,桔梗,黃芩(各八分),川芎(五分),乾葛,紫草
水煎服。
化毒清表湯,治麻疹已出,而紅腫壯熱,大便秘,小便赤,舌黃氣粗等證。
牛蒡子,連翹,花粉,地骨皮,山梔(炒),黃連,黃芩,乾葛,元參(各八分),桔梗,前胡,木通,甘草,薄荷,防風(各五分),
如口渴,加花粉一錢,石膏(煅研)三錢。大便澀,加大黃(酒炒)錢半。
養血托毒湯,治麻現色白,心血不足,體虛神倦者。
當歸(二錢),白芍(酒炒,錢半),熟地(二錢),茯神(一錢),淮山藥(炒,錢半),沙參(一錢二分),甘草,生地(酒浸),丹參(各一錢),柏子仁(炒去油,八分),牛蒡子(炒研,六分),白蓮肉(去心,炒研,一錢),
水煎,頻服,以轉紅為吉。
大青湯,治麻色紅而紫,屬血熱大毒,用此解之。
生地(二錢),石膏(生研,三錢),元參,地骨皮,知母(各錢半),木通,甘草,青黛,荊芥穗(各一錢),
淡竹葉十二片,水煎服。若紫色退,止服,恐寒涼傷胃也。
麥門冬湯,治表邪內熱咳嗽甚者。
麥門冬,葛根(各錢半),升麻(六分),赤芍(酒炒),茯苓(八分),甘草(炙,六分),石膏(煅研,二錢),
水煎服。如肺火甚,加貝母、知母各七分。
門冬清肺湯,治麻後咳嗽不上。
天門冬(去心),麥冬(去心),款冬花,知母,貝母,桔梗,牛蒡子,地骨皮,杏仁(去皮尖。各錢半),馬兜鈴,甘草(各七分),
水煎,溫服。
清肺飲,治麻症五六日之間尚有餘毒留於肺胃,咳嗽氣粗,身熱不退。
石膏(三錢),生地,麥冬,元參(各一錢),桔梗,黃芩,歸尾(各八分),姜蠶(五條),甘草,陳皮(各六分),知母(七分),柴胡(六分),竹葉(四片)
水煎,熱服。
清熱活血湯,治麻色焦黑凶症。多服速服。黑色退,乃吉。
生地,丹皮(各二錢),黃柏,黃連,黃芩(各酒炒錢半),側柏葉,赤芍,牛蒡子(炒研。各一錢),連翹(去心),甘草(各一錢二分),薄荷葉(八分),
水煎,熱服。如口渴,加花粉一錢,生石膏二錢,淡竹葉十片,童便半杯。如大便秘燥,加大黃酒炒三錢。如小便赤短,加滑石末二錢,藥調服,中病即止。
加味四苓散,治麻泄利過甚,糞色黃,或紅而臭,屬實症大毒。
豬苓,木通,澤瀉,赤茯苓(各一錢),車前子(去殼,略炒),黃連,黃芩,牛蒡子(各七分),
燈心五分,水煎,熱服。凡參、朮、可、蔻止泄之品,切忌勿加。若只泄而無實熱等證,減黃連、黃芩,加白扁豆三錢,萆薢四錢,煨木香二分,白朮錢半。
白話文:
解毒快斑湯,用來治療麻疹剛出現,在一兩天內解毒通用的藥方。
藥材:連翹、牛蒡子(研磨)、荊芥、防風(各七分)、蟬蛻(五個)、山楂肉、生地(各一錢半)、當歸尾、桔梗、黃芩(各八分)、川芎(五分)、葛根、紫草。
用水煎服。
化毒清表湯,用來治療麻疹已經發出來,但是出現紅腫、發高燒、大便乾硬、小便赤黃、舌苔黃、呼吸粗重等症狀。
藥材:牛蒡子、連翹、花粉、地骨皮、山梔(炒過)、黃連、黃芩、葛根、元參(各八分)、桔梗、前胡、木通、甘草、薄荷、防風(各五分)。
如果口渴,加花粉一錢、石膏(煅燒研磨)三錢。如果大便乾燥,加大黃(用酒炒過)一錢半。
養血托毒湯,用來治療麻疹顏色淡白、心血不足、身體虛弱、精神疲憊的患者。
藥材:當歸(二錢)、白芍(用酒炒過,一錢半)、熟地(二錢)、茯神(一錢)、淮山藥(炒過,一錢半)、沙參(一錢二分)、甘草、生地(用酒浸泡過)、丹參(各一錢)、柏子仁(炒過並去除油脂,八分)、牛蒡子(炒過研磨,六分)、白蓮肉(去除蓮心並炒過研磨,一錢)。
用水煎服,頻繁服用,以麻疹轉為紅色為佳。
大青湯,用來治療麻疹顏色紅紫,屬於血熱毒大的情況,用此方來解毒。
藥材:生地(二錢)、石膏(生用研磨,三錢)、元參、地骨皮、知母(各一錢半)、木通、甘草、青黛、荊芥穗(各一錢)。
淡竹葉十二片,用水煎服。如果紫色消退,就停止服用,以免藥性寒涼損傷脾胃。
麥門冬湯,用來治療外感邪氣,內有熱而咳嗽嚴重的患者。
藥材:麥門冬、葛根(各一錢半)、升麻(六分)、赤芍(用酒炒過)、茯苓(八分)、甘草(炙烤過,六分)、石膏(煅燒研磨,二錢)。
用水煎服。如果肺火旺盛,加貝母、知母各七分。
門冬清肺湯,用來治療麻疹後咳嗽難以痊癒的患者。
藥材: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款冬花、知母、貝母、桔梗、牛蒡子、地骨皮、杏仁(去皮尖,各一錢半)、馬兜鈴、甘草(各七分)。
用水煎煮,溫服。
清肺飲,用來治療麻疹五六天後,仍有餘毒留在肺胃,導致咳嗽氣粗、身體發熱不退的症狀。
藥材:石膏(三錢)、生地、麥冬、元參(各一錢)、桔梗、黃芩、當歸尾(各八分)、殭蠶(五條)、甘草、陳皮(各六分)、知母(七分)、柴胡(六分)、竹葉(四片)。
用水煎煮,熱服。
清熱活血湯,用來治療麻疹顏色焦黑的危急症狀,要多服、快服。黑色消退,就表示好轉。
藥材:生地、丹皮(各二錢)、黃柏、黃連、黃芩(各用酒炒過,一錢半)、側柏葉、赤芍、牛蒡子(炒過研磨,各一錢)、連翹(去心)、甘草(各一錢二分)、薄荷葉(八分)。
用水煎煮,熱服。如果口渴,加花粉一錢、生石膏二錢、淡竹葉十片、童便半杯。如果大便乾燥,加大黃(用酒炒過)三錢。如果小便赤短,加滑石粉二錢,用藥調和服用,病癒就停止服藥。
加味四苓散,用來治療麻疹腹瀉過度,糞便顏色黃色,或紅色且有臭味,屬於實熱毒大的症狀。
藥材:豬苓、木通、澤瀉、赤茯苓(各一錢)、車前子(去殼,略炒過)、黃連、黃芩、牛蒡子(各七分)。
燈心五分,用水煎煮,熱服。凡是人參、白朮、訶子、肉豆蔻等止瀉的藥材,切記不要加入。如果只是腹瀉而沒有實熱等症狀,減少黃連、黃芩的用量,加入白扁豆三錢、萆薢四錢、煨木香二分、白朮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