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一·脈法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脈法 (1)

1. 一、脈法論

凡古今之論脈者不一,有深遠而不明者,有繁多而無用者,有簡略而不該者,有臆撰而背謬者,令人閱之,不惟不能朗然,且有用之而貽害者。余於此道,已閱歷五十年矣,稍有所會。故自生平診脈以來,或勢危斷生,或身旺斷死,或斷三年死,或五月、或百日、或即日死,無一之不驗者。此余之心得,初非可以言傳也。

余於後尺脈條勉強言之,亦不過明其概耳。但規矩準繩須當明析,庶不致有誤。今余備揀《內經》及歷代名賢最顯最約、決不可少之脈訣,錄之於後,以便人取用,是由淺入深之道也。人能細意會之,亦可以無遺蘊矣。

2. 二、四字脈訣

(四字脈訣從來久矣,茲於缺者補之,訛者正之,復加註釋;文簡義該,實學者之醫鏡也。)

脈為血脈,百骸貫通。大會之地,寸口朝宗。

脈者,血脈也。血脈之中,氣道行焉。而經曰:「肺朝百脈,為脈之大會」。蓋肺如華差,各經皆處其下也。

上部為寸,中關下尺,三部九分,因人下指。

上屬陽,下屬陰,三部九分。人長,下指稍疏;人短,下指稍密。

心與胞絡,左寸之中,膻中與肺,右寸所應。(膻即胸也。)

二寸居上,所謂上以候上也。故凡頭面、咽喉、口齒、頸項、肩背之病,皆候於此。

惟膽與肝,左關脈定;胃與脾脈,屬在右關。

二關居中,所謂中以候中也。故凡脅肋、腹背之疾,皆候於此。

膀胱及腎,左尺所認,小腸相火,屬在右腎。

二尺居下,所謂下以候下也。故凡腰膝、小腹、陰道、脛中之病,皆候於此。按《本經》曰:「脈之上者應上,下者應下。」自叔和云:「心與小腸合於左寸,肺與大腸合於右寸」,其謬甚矣。二腸皆下部之腑,小腸屬火,火居火位,故當配於下之右,以右腎乃元陽之本也;大腸屬金,金水相從,故當配於下之左,以左臂乃真陰之舍也。欲察下部之水火者,端在二尺。

但二腸連胃氣,故《內經》亦不言其定處。但曰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又可於胃察二腸之氣也。

關前一分,內外所重。左為人迎,以候外因;右為氣口,可辨食症。

上中下,一部三分。今曰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但前一分耳。左謂人迎,仍在肝膽脈內。緊甚則傷風,(風中有寒。)宜發表。右謂氣口,仍在脾胃脈內。緊甚則傷食,宜消導。(傷食脈於此辨。)

神門屬腎,而在關後;人無二脈,有死不二。

經曰:「上中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害。」以兩尺屬水火,為人之根本,所以稱神門也。餘生平斷人之生死亦在於是。上二部不論,於兩尺脈按之,至於將止未止之間,能滑而過指,復有和緩之意,此人雖勢危,亦可以生。若兩頭雖動,全無神力,下不滑而過指者,兩尺敗矣。

或即日死,或即刻死,所必然者。若兩頭動而無神,而指下猶有一線之滑而欲過者,或三年、或二年而止。若兩頭動而無神,而指下稍有一毫之滑而欲過又不能過者,或半年、或旬日而危。此古今脈訣,無有明言之者。余能會之,有欲言而不能言者,姑言其概,以俟人之神而明之也。

(兩頭即尺之兩頭也。)

五臟不同,各有本脈。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澀而短。肝在左中,沉而弦長。腎在左尺,沉石而濡。右關屬脾,脈象和緩。右尺相火,與心同斷。

此言五臟平脈。必知平脈,而後知病脈也。

若夫四時,亦有平脈,春弦、夏鉤,(即洪。)秋毛、冬、石。脾在四季,和緩不忒。

春屬肝木,木性弦。夏屬心火,火性洪。秋屬肺金,金性輕。(故曰毛。)冬屬腎水,水凝如石。土旺於四季之末,各十八日。脾土居中,其性和緩。

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

經曰:「診法常以平旦,飲食未進,氣血未亂,乃可診有過(過即病也。)之脈。」虛靜其心,凝神於指,稠勻自己氣息,細審病者之源,言不可忽也。

一呼(氣出)。一吸,(氣入)。合為一息。脈來四至,平和無疑。閏以太息,五至亦宜。三至為遲,遲則為冷。六至為數,數則為熱。

醫者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一息四至。而五至亦曰宜者,何也?蓋以人之氣息,三息中有一息之長,名為太息,如歷家三歲一閏也。至於性急之人,脈亦急,常有五至,不足異也。若一息三至為遲,主冷病。一息六至為數,主熱病。倘再遲再數,皆死脈也。

遲數既明,浮沉須別。浮沉遲數,辨內外因。外因於天,內因於人。太過不及,脈中可分。

外因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邪,脈多洪大、緊數、弦長、滑實,而太過矣。內因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恐傷腎,驚傷心,七情之過,脈必虛微、細弱、短澀、濡芤,而不及矣。

一脈一形,各有主病。脈有相兼,須當細論。

3. 三、二十七種脈象

浮脈:輕手即見,泛泛在上,如水之漂木,全在水面也。

洪脈:如洪水之洪,有波濤洶湧之象,即大脈也,即鉤脈也。

虛脈:浮而無力,且大且遲也。

散脈:亦浮而無力,按之如無,比虛更甚。

芤脈:狀如蔥管,浮沉二候易見,中取正在空處,非絕無也;但比之浮沉,則無力耳。

濡脈:浮而小且軟也。

微脈:似濡,則更甚矣。欲絕非絕、似有若無八字傳神。

革脈:浮而且弦且芤,外急內虛,狀如鼓革。

以上七脈,兼乎浮者,宜於浮脈中察而辨之。

沉脈:在下,重按乃得,與筋骨相應,如石之墜於水底也。

伏脈:沉之極也。沉脈在筋骨之間,伏脈則推筋著骨而後可見。

牢脈:沉而有力,且大且長也。(與革脈之浮取而得者不同。)

實脈:浮中沉三候,皆有力,更甚於牢脈也。

弱脈:沉而極細軟也。

細脈:沉細而直且軟也。(弱細二脈與上虛脈、濡脈、微脈相似,但上三者見於浮部,此二者見於沉部。)

以上五脈,兼乎沉者,宜於沉脈中察而辨之。

遲脈:一息三至,往來遲漫,為不及之象。

緩脈:即平脈之有胃氣也,一息四至,往來和勻也。

澀脈:遲滯不利,如雨落沙上,來有形去無蹤也。

結脈:遲來,而時有一止也。

代脈:遲而中止,且有定數,如四時禪代,不愆其期也。

以上四脈,兼乎遲者,宜於遲脈中察而辨之。

數脈:一息六至,往來急數,為太過之象。

滑脈:滑而溜利,如珠走盤,如泥鰍在手。

緊脈:緊急有力,切繩極似。

促脈:數而時有一止,如疾行而蹶也。

動脈:形如豆粒,厥厥動搖,兩頭俱俯,中間高起,故短如豆。(仲景云:「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由是則尺寸皆有動脈,謂獨見於關者。誤矣。)

以上四脈,兼乎數者,宜於數脈中察而辨之。

短脈:短縮之象,不及本位。

長脈:相引之象,過於本位。

弦脈:長而端直,狀類弓弦。○(戴同父曰:關不診短,若短脈見於關上,是上不通於寸為陽絕,下不通於尺為陰絕,死亡之脈也。)

以上三脈,非浮沉遲數可括,故別列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