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十六 (19)
卷之十六 (19)
1. 通治
一小兒夜啼,用倍子末,津調納臍中,即止。一發背癰疽,用好醋,炆倍子,入豬腦髓同搗如膏貼之。如瘡在左,用左邊腦。一魚口瘡,初出三五日,用倍子炒為末,入百草霜,醋調貼患處,一日夜即消。一中藥毒,用五倍子二兩重研細,用無灰酒調服,毒在上即吐,在下即瀉,大效。
白話文:
通治
有個小孩晚上哭鬧不停,用五倍子磨成的粉末,用唾液調和後敷在肚臍上,就會立刻停止哭鬧。
有個背部生癰疽的人,用好的醋,燉煮五倍子,加入豬腦髓一起搗成膏狀貼在患處。如果瘡在左邊,就用左邊的豬腦髓。
嘴唇上長了像魚嘴一樣的瘡,剛出現三五天時,用炒過的五倍子磨成粉末,加入百草霜,用醋調和後貼在患處,一天一夜就會消退。
中了藥毒,用五倍子二兩磨成細末,用沒有灰的酒調和後服下,如果毒在上方就會嘔吐,毒在下方就會腹瀉,效果很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