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序

回本書目錄

1.

夫鑑以照物,妍媸見焉,其形可執也。醫,意也,宜不執於形。而謂之醫鑑者何?以意為醫,而以其精蘊形之記載,俾觀者因形會意,諸所疾症脈方,於焉悉達,亦如鑑之照物,妍媸畢見焉。古謂醫為鑑也。鑑,一也,醫猶夫鑑,亦一也。而謂之《古今醫鑑》者何?鑑有古今,醫仿諸家要訣,以為卷帙,亦有古今,故不徒曰醫鑑,而必以古今冠也。擬醫於鑑,其察症照物,誠均毫髮不爽也。

而為之序者何?醫鑑既成,將梓而行世,是不容無序也。其鑑此古今醫者何?金溪雲林龔子也。龔子少為儒,已以單子棄去,惟雅好醫病,世俗末學執偏見而源本昧也。乃只其父西園君意,取黃帝《素問》、《靈樞》讀之,刻意研精,輒識真要。凡運氣之標本,陰陽之升降變化,生死之由兆,既分焉晰矣。

白話文:

中醫猶如鏡子,能映照事物,善惡分明可見,其形態可以把握。醫生,是意念,應當不拘泥於形式。爲什麼稱其爲“醫鑑”呢?因爲以意念爲醫,通過其精深的內涵來記載,使觀察者能夠通過形態理解意念,各種疾病症狀和方劑,在這裏都能全部瞭解,就如同鏡子照物,善惡都清晰可見。古人認爲醫術如同鏡子。

鏡子只有一個,醫術就像鏡子一樣,也是一個。爲什麼稱其爲《古今醫鑑》呢?鏡子有古今之分,醫術借鑑各家關鍵點,形成卷冊,也有古今之別,所以不僅稱爲醫鑑,還要加上古今二字。將醫術比作鏡子,它觀察病症照耀萬物,確實絲毫不差。

在醫鑑完成,即將出版流通時,是不能沒有序言的。撰寫這個序言的人是誰?是金溪雲林龔子。龔子年輕時是儒家學者,後來放棄,只愛好治病救人,世人淺薄的學識固執偏見,迷失了本源。他僅繼承父親西園君的意願,閱讀黃帝的《素問》、《靈樞》,精心研究,就能識別出關鍵要點。所有關於運氣的標本,陰陽的升降變化,生死的預兆,都已經區分得非常清楚。

復發為論著,以釋群疑,而醫遂襃然名吳楚間。乃龔子以名吳楚為未足,由是遊大梁,歷許昌,遂北如燕而售具術於公孫之前。如大學士中玄高公,大司寇三川劉公,咸雅重龔子,授之銜以示褒嘉。而龔子之名,復盛稱於燕、於梁許無休已時。久之並集周漢和、緩、淳于,下至金元劉,張,本朝朱、戴輩。

諸方奇驗者,隠括成帙,名曰《古今醫鑑》。以古今醫術盡於此,如懸鑑故也。先之論說以闡其理,既之門類以悉其端,終之旁行以廣其見。釐為八卷,要訣悉備,按法取用,厥驗如神。蓋真不刊書云:凡醫家者流,究論說則其理名,觀門類則其端顯,窺旁引則其見周,文簡意博,一覽無遺。闢如既型之鑑,粉之玄錫,摩之白𤢭,而其體明也。

白話文:

龔氏医术高超,著书立说,解答疑惑,名声响彻吴楚地区。但他志不在此,于是游历大梁、许昌,最终北上燕国,在公孙面前展示自己的医术。当时的大学士中玄高公、大司寇三川刘公都对龚氏十分敬佩,授予他荣誉称号以示褒奖。龚氏的声名因此在燕国、梁国、许昌等地更加响亮,久而久之,他的医术被周汉和、缓、淳于等历代名医所推崇,下至金元刘、张,本朝朱、戴辈都对龚氏的医术有所借鉴。

龚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各种奇效方剂汇集整理成册,命名为《古今医鉴》。这本书囊括了古今中醫的精华,如同一面悬挂的镜子,照亮了医术的奥秘。书中首先论述醫理,阐明醫术的道理,接着分类整理各种医术,明晰医术的要旨,最后旁引博引,扩展醫术的见识。全书分八卷,医术精要俱全,按照方法使用,疗效如同神灵。这部书确实是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凡是医家,研究书中的论述就能明白医理,观察书中的分类就能明晰醫术要旨,参考书中的旁引就能扩展见闻,文字简练却意味深长,一览无遗。就如同一面打磨过的镜子,用粉末涂抹,再用黑锡和白𤢭擦拭,最终显现出光亮。

譬玉榮石精,塵垢莫蝕,而鬚眉鬢毛,可得而察也。故謂醫為鑑可也。謂古今之醫為古今之鑑亦可也。而豈形跡之足拘哉。嗟龔子之心之仁,成是書而公於天下,又有大過人者。昔者長桑君以禁方傳越人,而戒以無泄,徒為越人傳,不欲為天下公,狹小之見,是反鑑索照者類也,而非所以語龔子也。莊子曰:至人之用心也著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殆龔子公是書之謂乎。其父西園君,負才玄覽,為世儒醫,嘉靖末受先少保公異知,嘗欲修此書,而其子云林竟成之。蓋世醫云:余以知西園,故因知其子。於其請也,遂為之序。

鄢陵水山劉巡書。

白話文:

就像美玉和精緻的玉石不受塵垢侵蝕一樣,醫術的高超也應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如同髮鬚和鬢毛可以清晰地被察覺一樣。所以稱醫術為鏡子是恰當的,稱古今醫術為古今的鏡子也是合理的。然而,醫術的精髓絕不應受限於表面的形式和跡象。

龔子仁心仁厚,將此書公佈於天下,實在是功德無量,令人敬佩。昔日長桑君將禁方傳授給越人,卻叮囑他們不可外泄,只願為越人傳授,不願公開於世,這種狹隘的見解,如同用鏡子照自己的影子,卻不願與人分享,這絕非龔子的所作所為。

莊子說:真正有智慧的人待人接物,如同照鏡子一般,不求索取,也不刻意迴避,應對自如,毫不藏私。

這正是龔子公佈此書的最佳寫照吧。他的父親西園君才華橫溢,博學多聞,是當時著名的儒醫,在嘉靖末年得到先少保公的賞識,曾經想編寫此書,但最終是由他的兒子云林完成。世人都說:我了解西園君,所以也了解他的兒子。因此,應邀為此書寫序。

鄢陵水山劉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