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佑

《秋瘧指南》~ 序二

回本書目錄

序二

1. 序二

嘗讀禮至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竅歡醫理甚微,苟非岐軒之術,傳自一家,靈素之經,學專三代,則業無秘授,而所云得醫之意,察脈之真者,必無由操其旨也。今吾邑中德臣林先生,自伊祖父以來,學有專門,先生得所宗而衍家傳之秘者,即歷五世於茲矣。乃秘授己得其真,而又力學沈思,以研究靈素之篇,金匱之卷,是以五氣五色五聲察其微,陰淫、陽淫、風淫,知其變。吾邑中遠近知名,延請調治者,應手生春,非幸致也。蓋由能會意而通變也。許允宗曰:「醫者意也。」呂子曰:「病萬變,醫亦萬變。」能知變法,如號師。夫病之奇而善變,莫如濕熱夏暑沾染,病發於秋,其變狀多端。古人傳秋瘧一書,未暢其旨。先生習是書,力叩其局本,生平所會心者,條分縷析,以闡前人未發之意,而剖示變態,為後人治病之津梁。此書一出,豈但有功於一鄉一邑哉,且有功於一國一世,傳萬世而利賴無疆焉。陸宣公曰:「不能為良相,當為良醫,以救治天下。」先生其有意於二公之言乎?幸毋將此書秘於一家,而付諸梨棗,以傳四方可也。先生聞吾言,粲然一笑,乃徇所請,類次之而梓行於世云。

時在

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八年重陽前一日,通家弟藍麒祥拜題。

白話文:

曾經讀到過一句話:「醫者不到三代,不服用他的藥。」這說明瞭醫學的理論非常微妙,如果不是從一家之術如岐伯、黃帝的醫術傳承下來,或者不是專心研究《黃帝內經》三代以上,那麼醫學的奧祕就無法完全掌握。所謂「得到醫學的精髓,洞悉脈象的真實」,沒有方法可以直截了當地掌握其核心。然而,在我們這個地方,德臣林先生,從他祖父那一代開始,就有專門的醫學研究。林先生繼承了家學,並且進一步發展了家族傳承的醫學祕訣,至今已經是第五代了。他不僅繼承了真正的醫學知識,還努力學習深入思考,研究《黃帝內經》和《金匱要略》等醫學典籍。因此,他能夠通過五氣、五色、五聲來觀察身體的細微變化,並能夠識別陰邪、陽邪、風邪的各種變化。在周圍的人中,無論遠近,都知道他能有效治療疾病,效果立竿見影,這並不是僥倖所致,而是因為他能領會醫學的本質並靈活運用。

許允宗說過:「醫學就是意會。」呂子也說過:「疾病有萬種變化,醫學也有萬種變化。」能夠理解變化的法則,就像號師夫一樣,面對最奇特、最易變的疾病—濕熱和夏季暑熱導致的秋季發病,古人雖然傳下了一本書《秋瘧》,但未能充分揭示其中的奧祕。林先生研究這本書,深入探討其內涵,根據自己平時的心得,詳細分析,闡釋前人未曾揭示的意涵,並展示了疾病的變異狀態,為後人治病提供了橋樑。這本書一旦出版,不僅對一個鄉鎮或縣城有功,而且對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無盡的貢獻,其影響力將持續萬世,利益無邊。

陸宣公曾說:「不能成為好官員,就應該成為好醫生,以拯救蒼生。」林先生是否對這兩位前輩的話有所感悟呢?希望他不要將這本書僅限於自家收藏,而是應該將其付印出版,讓更多的人受益。當林先生聽到我的建議時,他微笑著同意了,於是按照我的請求整理編輯,並出版了這本書。

寫於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八年重陽節前一天,通家弟藍麒祥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