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

《霍亂燃犀說》~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卷上

霍亂證,無論四肢厥冷,畏寒,舌白,一派陰寒氣象,畢呈顯露。若服丁附薑桂等藥,則百無一生者矣。須知霍亂,總以暑熱而成,有熱極似寒者,即假寒也。所以徐靈胎有寒霍亂百不得一之說。

霍亂,非輕小證也。然治之偶合古法,竟有不藥而霍然者。如飲水單方刮刺之類。

霍亂,有稱為吊腳痧者,即霍亂之劇而轉筋者,原非另有一證也。

霍亂,有呼為絞腸痧者,即乾霍亂也。按方書自古以來,從無痧證之名,殆不知始於何時也。至醫說始載,葉氏用蠶退紙治痧之法,而江民瑩誤為解亦證。雖為杭堇浦所譏,然亦可見從前痧證不多,故古人皆略而不詳也。迨國初時,其病漸盛,自北而南,所以又有滿洲病與番痧之名,郭右陶著《痧脹玉衡》一書,推原極變,其說甚說,而痧之證治乃備。張路玉復分臭毒番痧為二者,蓋謂惡氣更毒於穢氣也。

王晉三又辨痧即外邪驟入,阻塞其正氣流行之道之謂,而痧之病義益明。至情志多郁之人,稍犯涼熱,即能成痧。且不時舉發,亦由氣血失其宣暢也。若干霍亂,則亦有不因痰濕飲食之滯,但為暑暍之氣擾亂於中者,當以新汲水、地漿等治之耳。

霍亂,舉世皆名為痧證也。王晉三曰:痧者,寒熱之濕氣皆可以為患。或四時寒濕凝滯於脈絡,或夏月濕熱鬱遏於經隧,或鼻聞臭氣而阻逆經氣,或內因停積而壅塞腑氣,則胃脘氣逆,皆能脹滿作痛,甚至昏憒欲死。西北人以楊柳枝蘸熱水鞭其腹,謂之打寒痧。東南人以油碗,或油線,括其胸背手足內胻,謂之刮痧,以碗鋒及扁針刺舌下指尖,及曲池委中出血,謂之搠痧。更服玉樞丹以治其內。

是皆內外達竅,以泄其氣,則氣血得以循度而行,其脹即已,實即霍亂耳。非另有痧邪也。

霍亂,有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從穢氣而發者多。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從暑氣而發者多,郭右陶之說也。瀛按:霍亂有吐瀉並作,有吐而不瀉,有瀉而不吐,有先吐後瀉,有先瀉後吐,總不外內停飲食,外感暑穢,而鬱阻中宮,賊胃則先吐,賊脾則先瀉。故先心痛者,則先吐。

先腹痛者,則先瀉。心腹俱痛,吐瀉交作矣。然吐瀉之霍亂,乃暑穢傷人氣分,宜用油鹽刮其皮膚。則痧不內攻。若心胸脹悶,腹中絞痛,或如板硬,或如繩縛,或如筋吊,或如錐刺刀割。雖痛極而不吐瀉者,名乾霍亂。乃邪已入營,宜以針刺出血,則毒有所泄,然後再審其因而藥之。

若痧脹已極,難於刮刺者,又必先以藥救醒,乃可以回生。明此三法,庶可十全。

霍亂,有素多濕滯而犯臭氣,則正氣鬱遏,腹痛乃作。或上連頭額俱痛,或下連腹腿俱痛。有痛死不知人,少間復甦者。有腹痛不時上攻,水漿不入,數日不已者。甚至欲吐不吐,欲瀉不瀉,或四肢厥逆,面青脈伏,或遍體壯熱,面紫脈堅。但與生黃豆嚼之,覺香甜者,是臭毒也。

白話文:

霍亂這種病,如果出現四肢冰冷、怕冷、舌苔白等明顯的陰寒症狀,這時要是服用丁香、附子、乾薑、桂枝等溫熱藥,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要知道霍亂主要是因為暑熱引起的,有些看起來像寒症,其實是假象。所以徐靈胎說「寒霍亂百不得一」。

霍亂不是小病,但如果恰好用對古法,有時候不用藥也能自己好,像是喝水或是刮痧之類的。

霍亂中有一種稱為「吊腳痧」的,其實就是霍亂比較嚴重,導致抽筋的狀況,並不是另外一種病。

霍亂還有一種叫「絞腸痧」,其實就是乾霍亂。按照古代醫書的記載,從來沒有「痧」這種病名,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醫學著作開始有記載,是葉天士用蠶退紙治療痧的方法,但江民瑩誤以為這是解亦證。雖然被杭堇浦批評,但也顯示以前痧症不多,所以古人沒有詳細記載。到了清朝初期,這種病越來越多,從北到南都有,所以又有了「滿洲病」和「番痧」的名稱。郭右陶寫了《痧脹玉衡》這本書,詳細推論痧症的變化,他的說法很有道理,痧的病因和治療方法才算完備。張路玉又把「臭毒番痧」分為兩種,認為惡氣比穢氣更毒。

王晉三認為痧是外來的邪氣突然侵入,阻礙了正氣運行的道路,這樣就更清楚痧的病因。對於那些情緒容易憂鬱的人,稍微接觸到寒熱,就容易得痧,而且會反覆發作,也是因為氣血運行不順暢。至於霍亂,有些不一定是因為痰濕、飲食積滯,而是因為暑氣擾亂內臟,這時候只要用新打的水、地漿之類的來治療就好了。

霍亂,現在大家普遍叫它痧症。王晉三說:痧這種病,寒濕、熱濕都可能引起。有時候是四季寒濕凝結在經絡,有時候是夏天濕熱鬱積在經絡,有時候是聞到臭氣阻礙了經氣,有時候是因為體內積滯導致腑氣不通暢,這樣就會導致胃脘氣逆,出現脹滿疼痛,甚至昏迷快死。西北人會用柳枝沾熱水鞭打腹部,稱為「打寒痧」。東南人會用油碗或油線刮胸背、手腳內側,稱為「刮痧」,還會用碗邊或扁針刺舌下、指尖、肘彎、膝彎放血,稱為「搠痧」。再配合服用玉樞丹來治療。

這些都是從內外疏通氣機,讓氣血可以正常運行,脹滿就會消失,其實就是霍亂,不是另外一種痧邪。

霍亂,有先吐瀉、然後心腹絞痛的,通常是從穢氣引起的。有先心腹絞痛、然後吐瀉的,通常是從暑氣引起的,這是郭右陶的說法。我認為:霍亂有吐瀉一起來的,有只吐不瀉的,有只瀉不吐的,有先吐後瀉的,有先瀉後吐的,總的來說都脫離不了內有飲食停滯、外感暑穢,導致中焦氣機阻礙,阻礙到胃就先吐,阻礙到脾就先瀉。所以先心痛的,就先吐。

先腹痛的,就先瀉。心腹都痛的,就會吐瀉一起來。吐瀉的霍亂,是暑穢傷害了人體氣分,可以用油鹽刮皮膚,這樣痧就不會往內攻。如果心胸脹悶、腹中絞痛,感覺像板子一樣硬,或是像繩子捆住,或是像筋吊著,或是像錐子刺刀割,雖然痛到極點卻不吐瀉的,就叫做乾霍亂。這是邪氣已經侵入營分,要用針刺出血,讓毒素排出,然後再根據具體原因來用藥。

如果痧脹已經很嚴重,很難刮痧放血,就一定要先用藥救醒,才能恢復。明白這三種方法,大概就能治好大部分的霍亂。

霍亂,有些人本來就濕氣重,又接觸到臭氣,就會導致正氣鬱悶,引起腹痛。有的會連帶頭額痛,有的會連帶腿痛。有的人痛到昏死過去,過一會兒又醒來。有的腹痛會不斷上攻,水漿都喝不進去,持續好幾天。甚至會有想吐又吐不出,想瀉又瀉不出的狀況,或是四肢冰冷、臉色發青、脈搏微弱,或是全身發熱、臉色發紫、脈搏堅硬。如果給他嚼生黃豆,覺得香甜,那就是臭毒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