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

《辨疫瑣言》~ 李翁醫記下 (1)

回本書目錄

李翁醫記下 (1)

1. 李翁醫記下

黃解元承吉之叔父,病傷寒。有葉生者,治以薑朮而煩減,將服附子。翁診曰:胃熱斂於脾,故減耳,更溫則脾爛矣,服大黃生,服附子死。葉不能爭,投以大承氣,兩目珠戴入於腦。翁曰:熱縱也。又下之,目珠出而頸軟頭不能直。翁曰:熱遁於足太陽,加滑石、甘草下之愈。葉生乃服。

江鶴亭之弟心培,病傷寒煩甚,服清涼之品未已,醫議下。翁診曰:病為格陽,服附子生,服大黃死,服附子狂走,目眥溢血。他醫悉謗翁,翁曰寒競也。力任其治,倍附子加人參,服之愈。

白話文:

黃解元承吉的叔父,得了傷寒病。

有一個叫葉生的人,用生薑和白朮治療,病人的煩躁感減輕了,準備服用附子。

一位老先生診斷說:這是胃熱鬱積在脾臟,所以煩躁感減輕了,再用溫熱藥就會傷脾。服用生大黃,服附子則會死。葉生無法反駁,就用大承氣湯瀉下,結果病人眼睛突出,像是要掉到腦袋裡。

老先生說:這是熱邪外散了。又繼續用瀉下藥,病人眼睛突出,脖子軟弱無力,頭抬不起來。老先生說:熱邪跑到足太陽經了,加滑石、甘草瀉下才可治癒。葉生於是遵照醫囑服藥。

江鶴亭的弟弟心培,得了傷寒病,煩躁得很厲害。

服用清涼藥物後病情沒有好轉,醫生們商量要瀉下。老先生診斷說:這是陽氣被遏制,服附子就會死,服大黃也會死,服附子還會狂躁,眼角流血。其他醫生都批評老先生,老先生說:這是寒邪競爭所致。他堅信自己的診斷,加倍附子,並加入人參,服藥後病人痊癒了。

余門人吳潤之叔母,七月病寒熱,服姜而昏,不知人。一醫投大黃,一醫投附子,昏益深,諸醫皆曰:脈無根,中死法。翁診之獨曰:不中死法,脈弦而緩,非無根,病得之暑傷手少陰心,用大黃、附子皆死,用散藥生。令服鮮紫蘇汁,即能言,索飲食。他醫明日診之,皆曰脈有根,不中死法。

郡中一人病腹痛,似少陰證,醫以姜附溫之,益燥擾不能寐。延翁視之,翁曰:此非姜附證,若得數百年石灰投之,當立起。適坐客有從大同來者,篋中蓄此物,言得之長城土中,即煎一錢與之,果定。更一服,下蟲數百頭而愈。知者少陰脈必虛細,今乍大乍小,而有力,唇且紅色不定,非寒乃蟲也,得溫愈擾,故以灰殺之。

白話文:

第一段

我門人吳潤之的叔母,七月時患了寒熱病,服用薑後昏迷不醒,不認得人。一位醫生開了大黃,另一位醫生開了附子,昏迷更加嚴重,所有醫生都說:脈象無根,是中死之症。我診斷後卻說:不是中死之症,脈象弦而緩,不是無根,病是因暑氣傷了手少陰心經,用大黃、附子都會致命,要用散藥治療才能活。我讓她服用新鮮紫蘇汁,她馬上能說話,並且想要吃東西。其他醫生隔天來診斷,都說脈象有根,不是中死之症。

第二段

郡中有一人患腹部疼痛,類似少陰證,醫生用薑附溫熱治療,反而更加燥擾,無法入睡。他請我診治,我說:這不是薑附證,如果能得到數百年的石灰服用,就能立刻痊癒。剛好有位客人從大同來,箱子裡正好帶著這種東西,說是在長城土中得到的。我立刻煎了一錢給他服用,果然病情穩定。再服用一劑後,排出數百條蟲子,病就痊癒了。知者都知道少陰脈一定虛細,現在他的脈象時大時小,但有力,嘴唇也是紅色的不穩定,這不是寒證而是蟲證,用溫熱的方法反而更加燥擾,所以用石灰殺蟲才能治癒。

第一段

我一位門人的叔母在七月時得了寒熱病,吃了薑後昏迷不醒,不認識人。一位醫生開了大黃,另一位醫生開了附子,結果昏迷更加嚴重,所有醫生都說她脈象無根,是中風昏迷,沒救了。我診斷後卻認為她不是中風昏迷,脈象是弦而緩,不是無根,而是暑氣傷了心經,用大黃、附子都會要命,要用散藥治療才能活。我讓她喝新鮮紫蘇汁,她馬上就能說話,還想要吃飯。其他醫生隔天來看,都說她脈象有根,不是中風昏迷了。

第二段

縣城裡有個人肚子疼,症狀像寒症,醫生用薑附來溫熱治療,結果反而更不舒服,睡也睡不着。他請我診治,我說這不是寒症,如果是長期存放在地下的石灰,就能馬上治好。剛好一位從大同來的客人,箱子裡就有這種石灰,說是從長城土裡挖出來的。我立刻煎了一錢給他喝,果然病情穩定下來。再喝一劑,他排出幾百條蟲子,病就好了。懂醫術的人都知道,少陰脈一定虛弱,但他現在脈象時大時小,而且有力,嘴唇顏色也不穩定,這不是寒症而是蟲症,用溫熱的方法反而更嚴重,所以要用石灰殺蟲才能治癒。

周小濂病牙齦潰爛,久不愈,醫莫能治。延翁,翁適衣破衣,周睨之。翁既診,不署方而行,周怪問故,翁曰:此病非吾藥莫能治,然君睨吾,輕我也。雖立方,必不服,何方為。周謝之。翁曰:此病非吾藥莫能治,然君輕我,必不服吾藥,不服吾藥,則必死,請屏諸醫,吾獨任其治,不愈甘受罰。乃用人參二錢,附子三錢,服五十劑而愈。

李艾堂痛疝,醫溫之不應。翁診曰:陰壅也,用半夏湯通之,愈。明年病腹痛,翁適赴河帥召,客淮上。他醫以為濕,治以茵陳,病益劇,將死矣。翁歸急視之,令服防風粥,已而下白糞如銀,病頓已。李遂名其屋為防風館。

白話文:

周小濂得了牙齦潰爛的病,很久都沒有好,許多醫生都無法治好。後來請了老翁來看診,但老翁穿著破舊的衣服,周小濂看了之後有些不屑。老翁診完後並沒有開藥方就離開了,周小濂感到奇怪便問原因,老翁說:這個病不是我的藥物可以治好的,但你對我這般輕視,一定不會服我的藥,那怎麼治呢?周小濂向老翁道歉。老翁又說:這個病不是我的藥物可以治好的,但你輕視我,一定不會服我的藥,如果不服藥,那就必死。請你把所有的醫生都請走,我一個人來負責治療,如果治不好,我願意接受你的懲罰。於是老翁使用了兩錢的人參和三錢的附子,讓周小濂服用了五十副藥,病就好了。

李艾堂得了痛疝的病,多個醫生用溫和的方法治療,但都不見效。老翁診斷後說是因為陰氣阻塞,使用半夏湯通暢陰氣後,病就好了。第二年李艾堂又得了腹痛,當時老翁正好去河帥家裡應邀,暫時在淮上做客。其他醫生認為是濕氣引起的,於是用茵陳來治療,但病情反而更嚴重,甚至快要死了。老翁趕緊回家來看,吩咐他喝防風粥,不久之後排出像銀子一樣的白糞,病狀馬上得到改善。李艾堂於是把他的房子命名為「防風館」。

趙仰葵習於醫,母病腹痛,不敢自治,卜之曰:三日死。翁診之曰:三日愈。病得之陽氣陷於陰,以吳茱萸、人參治之已。趙謝之,翁又診曰:未也。脈有燥氣,日午必煩,宜小承氣湯。已而果煩,下之愈。

汪氏女,或曰即汪劍潭司馬之女弟。病咳羸瘠,兩目畏日,醫以地黃治之。翁曰:服地黃必厥。果厥。乃以甘草生炙各半治之,八十日愈。病得之陰虛極,極虛者不可以重補,以炙草益陽以生陰,以生草緩陽以強陰也。

商僕某,每晨起咯血,醫治以地黃。翁診曰:病得之內而遇驚,膽蓄熱,夜騰於胃,至晨而出,於地黃藥加豬膽汁,曰:服藥病加則生。服藥病果加,以溫膽湯治之愈。引地黃入膽試之也,病加知所測之不誤矣。

白話文:

趙仰葵學習醫學,母親生病腹部疼痛,他不敢自行治療。有人占卜說母親三天後會死去。老醫生診斷後說,三天後病情就會好轉。趙仰葵母親的病是因為陽氣深入陰處,用吳茱萸和人參治療後痊癒。趙仰葵感謝老醫生,老醫生再次診斷說還不夠。說母親脈搏中有乾燥之氣,中午一定會感到煩躁,應該服用小承氣湯。果然,母親在中午時感到煩躁,服用藥物後病情得到改善。

汪氏為女性,據說是汪劍潭司馬的妹妹。她患咳嗽消瘦,眼睛怕光,醫生用地黃治療。老醫生說如果服用地黃會昏厥。果然,母親昏厥了。於是用甘草生炙各一半來治療,八十多天後病情痊癒。她的病是由於陰虛極度,極度虛弱的人不適合過度補充,用炙草增加陽氣以生成陰氣,用生草緩解陽氣以加強陰氣。

商僕某,每天早上起牀時會咳嗽出血,醫生用地黃治療。老醫生診斷說,他的病是由於內部疾病加上驚嚇,膽裡積熱,夜晚上達到胃部,到早晨時就出現在地黃藥物中。老醫生在地黃藥物中加入豬膽汁,並說如果服藥後病情加重,那就代表生命。結果,服藥後病情確實加重,使用溫膽湯治療後痊癒。這是為了將地黃引入膽囊進行試驗,通過病情加重知道預測沒有錯誤。

翁幼年從師學,師治一傷寒曰:身如負杖,陰證也,治以姜附不效,師辭不治。翁竊視之,治以大青龍湯,明日愈。師大駭異,治酒問翁曰:子何所見而若此?翁曰:吾思負杖之人,身必不能轉動,故以狀陰證之身痛,今見其人輾轉於床,時起時臥,口呼痛而身不靜,非所云骨節煩疼者耶,故姑汗之,不意竟效。師大悅,即令行醫。

周生者,病頭痛。翁診之曰:是有鬼氣乘之。或疑其言之奇,未幾,目果見鬼物。翁曰:鬼附於肝,不能自去,驅鬼必以風,用羌活、獨活、川芎、細辛、防風、荊芥、升麻、甘松,一切升陽發散之品為末,服之而愈,生名金聲,遂師事翁。

白話文:

翁幼年跟隨一位老師學習醫術,老師曾經治療一位傷寒病人,說病人像背著一根棍子一樣,是陰證,用生薑和附子治療卻沒有效果,老師便拒絕再治療。翁偷偷觀察了一下病人,用大青龍湯治療,第二天病人就痊癒了。老師非常驚訝,拿酒請翁喝酒,問他:「你怎麼會想到用這種藥方呢?」翁回答說:「我想,背著棍子的人,身體一定無法轉動,這就說明病人是陰證導致的身體疼痛。可是我現在看到病人可以在床上翻來覆去,有時起來,有時躺下,還喊著疼,身體也不安靜,這可不是骨節疼痛的表現啊!所以我試著用發汗的藥方治療,沒想到竟然見效了。」老師非常高興,於是讓翁開始行醫。

周生者,病頭痛。翁診之曰:是有鬼氣乘之。或疑其言之奇,未幾,目果見鬼物。翁曰:鬼附於肝,不能自去,驅鬼必以風,用羌活、獨活、川芎、細辛、防風、荊芥、升麻、甘松,一切升陽發散之品為末,服之而愈,生名金聲,遂師事翁。

周生得了頭痛病,翁診斷後說:「這是鬼氣纏身。」有些人覺得翁的話很奇怪,不久後,周生果然看到了鬼。翁說:「鬼附著在肝臟上,它自己無法離開,驅鬼必須用風寒藥,用羌活、獨活、川芎、細辛、防風、荊芥、升麻、甘松等升陽發散的藥材磨成粉末,服用後就會好。」周生服藥後病癒,人們都叫他金聲,於是周生便拜翁為師。

有老人年八十,病泄瀉。他醫用止瀉藥,翁診之曰:非瀉也,止瀉則死。令以雞子入豬肪煮之,服一百日。服至三十日,瀉益甚。他醫治其瀉,瀉止而食不能下。歙縣金殿撰轉之,為老人之戚,奇翁之方,仍令如翁言,復能食,又百日而瀉自減。

江漪堂侍讀之子婦,產後發寒熱,手舞且笑,俗所謂驚風也。醫曰宜涼,翁曰:宜溫,治以涼益劇。翁令以蔥數斤,與布同煮,以布貼少腹,病果已。翁曰:古人灸百會穴,為委曲溫之吾所本也。

唐樸存孝廉,病暑不溲,利之清之,皆不效,勢危篤。翁治以蟬脫,即溲。病由暑氣塞於上焦,上焦如霧,非風不驅,蟬性輕清,暑愈酷而愈鳴,用之為清風之吹也。王東山病虛勞,柴立腰脅刺痛,呼吸將絕,醫辭不治。翁診之曰:血瘀也,宜金匱百勞丸法。用乾漆、大黃、䗪蟲、桃仁、當歸尾治之,便黑血鬥許。

白話文:

有一位八十多歲的長者,生病拉肚子。其他的醫生開了止瀉的藥,但老翁診斷說,如果只是止瀉,反而會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老翁建議,讓病人吃雞蛋加豬油煮的湯,並且要連吃一百天。在吃了三十天之後,病人的拉肚子情況反而更加嚴重。其他的醫生又來治療他的拉肚子,結果拉肚子好了,但是卻吃不下東西。歙縣的金殿撰轉之先生是這位長者的親戚,對老翁的療法感到驚奇,於是遵從老翁的指示繼續讓長者吃那種湯,結果長者又能開始進食了,並且在再過一百天後,拉肚子的情況自然減輕了。

江漪堂侍讀的媳婦生產後發燒,手舞足蹈,笑個不停,這是民間所謂的「驚風」。其他的醫生認為應該用涼藥來治療,但老翁認為應該用溫藥。按照老翁的指示,用幾斤蔥和布一起煮水,然後用布貼在小腹上,病狀果然好了。老翁說,古人灸百會穴,就是為了溫暖身體,這是他的治療方法的基礎。

唐樸存孝廉,因為暑熱而無法排尿,試著用清熱的方法治療,但都沒有效果,病情危急。老翁用蟬蛻作為治療,病人立刻就有尿意,原來是因為暑熱阻塞在上焦,上焦如同霧狀,需要風力才能清除,蟬蛻的性質輕盈清新,暑熱越是酷熱,蟬蛻就越是鳴叫,使用蟬蛻就像吹風一樣清涼。王東山得了虛勞病,腰脅刺痛,呼吸困難,其他的醫生都表示無能為力。老翁診斷出他是因為血液凝滯,應該用金匱百勞丸的方法治療。使用乾漆、大黃、蟄蟲、桃仁、當歸尾等藥物,病人排出的尿液呈黑色,量大約有一斗左右。

而蘇。越十數日,即能會文,於轉運署中。語余曰:子素稱李翁,今誠然,已而試於省,積勞病發,至冬復殂,翁每惜之。明年邵伯鎮一貧婦人,病咳嗽吐血,形枯神瘁,待命於床蓐,翁始署滋陰公用之藥。忽顧所供神曰:我無以對此。復診之曰:血瘀尚可治,亦用百勞丸而愈。

邵伯鎮一人,壯年病吐血,延鎮江蔡姓醫治,以甘寒月餘,血止而飲食倍於常,偶請翁診之。翁曰:中除也,胃陽盡伐,消食者,腎陽也,法不治。辭不與藥,半月果死。

鮑席芬尊人病咽,不能食,厚幣迎吳中醫顧雨田,費千金。以方示翁,翁曰:服之夜必煩。果如其言,吳醫慚愧去。翁曰:此陽結也,宜重劑下之。署大黃一兩。其家未敢盡劑。明日,翁診曰:服藥宜必效,不效者,未全服也。仍署大黃一兩,趨服之,一藥而能食。

白話文:

蘇氏在經過十多天的治療後,就能夠重新閱讀和寫作,在轉運署中工作。他告訴我:「你素來被稱為李翁,現在確實如此。」不久後他在省裡試考,因積勞成疾,到冬天時就去世了。李翁總是惋惜他的遭遇。第二年,邵伯鎮有一位貧窮的婦女,患上了咳嗽和吐血的病症,身體瘦弱,精神萎靡,躺在牀上等待死亡。李翁開始使用滋陰的藥物為她治病。他突然看著供奉的神像說:「我無法對神像有所交代。」再次診察後,他認為只是瘀血導致的問題,可以使用百勞丸治療並痊癒。

接著提到邵伯鎮有一位壯年男子患上了吐血的病,延請了鎮江蔡姓醫生進行治療,用了甘寒的藥物一個多月後,出血停止但飲食卻比平常增加了一倍,他偶然請李翁為他診斷。李翁說:「這是病情中的轉機,但胃部的陽氣已經被消耗殆盡,這種情況需要消化食物的腎陽,按照一般的療法是不適用的。」李翁拒絕了給他開藥,結果這個病人在半個月後果然去世了。

再有一個例子,鮑席芬的父親得了咽喉病,不能進食,他們用厚禮請來了吳中的名醫顧雨田,花費了上千兩銀子。顧雨田的治療方案拿給李翁看,李翁說:「這藥物在服用的夜晚必定會讓患者感到煩躁不安。」果真如此,顧雨田感到羞愧地離開了。李翁表示:「這是一種陽氣凝結的情況,應該使用較強力的藥物來通便。」於是他開了大黃一兩的藥方。家裡人不敢完全按照藥方的量服用。隔天,李翁來診視時說:「服藥一定會有效果,如果沒有效果,那麼可能是沒有完全按照藥方的量來服用。」於是再次開出一兩大黃的藥方,要求立刻服用。只服用了一次藥,患者就能進食了。

葉文光尊人,舌腫若菌。翁曰:木竭也,脈既散,甲乙之氣先亡,木葉落,即不起,果如其言。

觀察和公騰額,兩足瘠弱不能行,以禮延翁,翁感其知己,為留三月,治之而愈。翁始診之曰:足未病之先,陽必痿,有之乎?公曰:有之。陽未痿,肌肉即羸瘠乎?曰:然。翁曰:病宜治脾以及肝,少用白朮茯苓甘草,而加白蒺藜一兩五錢。公奇之,以問王獻廷,獻廷京口名醫也。

曰:李之學,足為吾輩師,其用意豈吾之所能知也,宜從之,必有效。服數十劑,不易方果愈。

白話文:

葉文光先生,舌頭腫脹如菌。老翁說:這是木氣盡失的徵兆,脈象已經散亂,甲乙兩種氣息先已消失,就像樹葉落盡,就無法再長回來,結果正如他所預言的那樣。

老翁觀察到和公的額頭,發現他的雙腳瘦弱到無法行走,便以禮請老翁留下治療。老翁感應到他是個知己,於是決定留下三個月,為他治療。在治療後,和公的病情果然痊癒。老翁開始診察時問道:在腳生病之前,身體的陽氣一定會萎靡,這是事實嗎?和公回答:確實如此。當陽氣還沒有萎靡時,肌肉就會變得瘦弱嗎?老翁答:是的。接著老翁說:這個病應當治療脾臟和肝臟,使用少量的白朮、茯苓、甘草,再加上白蒺藜一兩五錢。和公對此感到驚奇,並詢問王獻廷,王獻廷是京口地區著名的醫生。

他說:李氏的醫學理論,足夠成為我們的導師,他用藥的心思難以為我們所理解,應該跟隨他,必定會有療效。和公服用了數十劑藥,並未改變藥方,果然痊癒。

翁壯年,嘗以歲暮避人於吳,有病咳者,吳醫張亮葵治之不應。翁診曰:此可為也。治以川椒,明日咳止。張使人問之,翁曰:寐則咳,醒則已,蓋寐則肺氣藏於腎,腎寒使之咳耳,通其陽故愈。張極歎服,約訂交而翁辭歸。

有市井小男,病喉,喘促將死。其父母卑詣翁,翁曰:病在少陰誤服寒藥,故至此,急溫之,溫之而愈。其父母貧人也,方翁為之診問几子。曰:止此。翁惻然久之,曰:吾不盡力為爾治,子必死。於是反復求之而得也。時乾隆辛亥冬十二月。

歐陽制美,無故忽鬚眉萎落,醫投細辛等藥十劑,不效,且及於發將禿矣,遍求醫,莫能治。翁曰:此風淫於皮膚間也。令煉松脂和粥食之。兩月而鬚髮皆長,至今猶服松脂也。

白話文:

翁壯年曾經在年末為了躲避人羣去了吳地,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咳嗽不止的病人,吳地的醫生張亮葵治療了他卻沒有效果。翁壯年診察後說:這個情況可以治好。他用川椒來治療,第二天咳嗽就停止了。張亮葵派人去問翁壯年原因,翁壯年回答:睡覺時咳嗽,醒來就停了,因為睡著時肺氣藏於腎,腎部寒冷導致咳嗽,只要調理腎部的陽氣就可以好轉。張亮葵對此深感驚訝和佩服,約定成為朋友但翁壯年最終還是回去了。

有一位市井中的少年,生病了,喉嚨痛得喘不過氣來,瀕臨死亡。他的父母卑微地拜見了翁壯年,翁壯年說:這位少年的病情出現在少陰經,可能是誤服了寒涼藥物導致的,應該立即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這樣就會痊癒。這位少年家庭貧困,當翁壯年為他診察時,只發現他有這個問題。翁壯年感到很心疼,說:如果我不盡全力為你治療,你一定會死。於是經過反覆尋找,終於找到了治療方法。這是發生在乾隆辛亥年冬天的十二月。

歐陽製美無緣無故突然鬍子和眉毛開始掉落,醫生開了細辛等藥物,吃了十副卻沒有效果,甚至連頭髮都快掉光了。他遍尋名醫,都無法治療。翁壯年說:這是風邪侵入皮膚之間所致。他吩咐煉製松脂混合粥食用。兩個月後,鬍子和頭髮都長了出來,至今仍持續服用松脂。

翁治徐直生員外家,一寒證,曰:宜附子理中湯。病家曰:已服二劑矣,服之煩躁。翁曰:姑服吾藥,服之遂愈。問其故,翁曰:湯名理中者,重在甘草、白朮、乾薑,彼用附子倍於姜,故劇,吾用附子半於姜,故愈。

白話文:

這位老先生為徐直生員外的家裡治療一位寒症患者。他說:「應該服用附子理中湯。」病人說:「已經服用兩劑了,服用後感到煩躁。」老先生說:「暫時服用我的藥吧。」病人服用後就痊癒了。問他原因,老先生說:「理中湯的重點在於甘草、白朮、乾薑,他們使用附子的劑量是薑的兩倍,所以藥性太猛,我用附子的劑量是薑的一半,所以病人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