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廉臣

《濕溫時疫治療法》~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16)

回本書目錄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16)

1. 第二節,未病之預防

先用海金砂五錢煎湯代水。

麻附五皮飲,見周雪樵先生《中國醫學報》。

麻黃(一錢),淡附片(八分),新會皮(錢半),浙苓皮(四錢),生桑皮,大腹皮,五加皮(各三錢)

香砂春澤湯,見丹波廉夫先生《觀聚方要補》。

廣木香,帶殼春砂(各八分),老東參(錢半),江西術(二錢),豬苓,建澤瀉(各錢半),浙茯苓(三錢),安邊桂(五分)

吳氏二金湯,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焦雞金(三錢),海金砂(五錢),絲川樸(錢),大腹皮(三錢),豬苓(二錢),白通草(二錢)

胃苓五皮湯,見萬密齋先生《幼科發揮》。

杜蒼朮(八分),真川樸(一錢),生曬術(一錢),浙茯苓(三錢),建澤瀉(錢半),豬苓(錢半),草果仁(三分),安邊桂(三分),炙甘草(五分),新會皮(錢半),桑白皮,五加皮,大腹皮(各三錢),生薑皮(一錢)

五子五皮飲,見王孟英先生《溫熱經緯》。

光杏仁(三錢),葶藶子,萊菔子,蘇子(各錢半),白芥子(八分),新會皮(錢半),生桑皮,大腹皮,五加皮,浙苓皮(各三錢)

程氏和中丸,見程鍾齡先生《醫學心悟》。

炒白朮(四兩),炒扁豆(三兩),浙茯苓(兩半),炒枳實(二兩),炒廣皮(三兩),焦六曲,炒麥芽,焦山楂,制香附(各二兩),春砂仁(兩半),姜半夏,蘇丹參(各二兩),五穀蟲(三兩,酒拌炒焦,黃色),鮮荷葉(一枚)

煎水疊為丸,每日上午下午開水下二錢。

葉氏寬膨散,見葉天士先生醫案。

活癩蝦蟆十隻,將腹皮剖開。用五靈脂、砂仁末各半分量,墊滿腹中,用酒搗黃泥包裹炭火上煅燥,研極細末。每服一錢,一日三次,綠萼梅五分泡湯送下。

開鬱通絡飲,見薛瘦吟先生《醫贅》。

香圍皮(錢半),廣鬱金(三錢),炒延胡(錢半),遠志肉(八分),真新絳(錢半),陳木瓜(錢半),羌螂蟲(二錢),絲通草(一錢),佛手片(五分)

先用絲瓜絡一枚,路路通十個,生苡仁八錢,煎湯代水。

香殼散,見張路玉先生《醫通》。

制香附(三錢),炒枳殼(二錢),藏紅花(五分),歸尾(三錢),炒青皮(一錢),新會皮(一錢),臺烏藥(一錢),赤芍(一錢),醋炒莪朮(一錢),炙甘草(五分)

上藥共研為散,每用五錢,水煎去渣,沖童便半盞,空心溫服。若症勢極重,加白薇五錢,炒延胡錢半,炒川甲一錢,用原桃仁五錢,青糖五錢,陳酒一瓢,加水四碗,成兩碗,代水煎藥。

代抵當丸,同前。

酒炒錦紋(四兩),原桃仁(三十枚),炒川甲,醋炒莪朮,元明粉,歸尾,細生地(各一兩),安邊桂(三錢)

白話文:

先用海金砂五錢煎湯,代替開水飲用。

麻附五皮飲,出自周雪樵先生的《中國醫學報》。 藥方組成:麻黃(一錢),淡附片(八分),新會陳皮(一錢半),浙茯苓皮(四錢),生桑白皮、大腹皮、五加皮(各三錢)。

香砂春澤湯,出自丹波廉夫先生的《觀聚方要補》。 藥方組成:廣木香、帶殼春砂仁(各八分),老東洋參(一錢半),江西白朮(二錢),豬苓、建澤瀉(各一錢半),浙茯苓(三錢),安邊肉桂(五分)。

吳氏二金湯,出自吳鞠通先生的《溫病條辨》。 藥方組成:焦雞內金(三錢),海金砂(五錢),絲瓜絡(一錢),大腹皮(三錢),豬苓(二錢),白通草(二錢)。

胃苓五皮湯,出自萬密齋先生的《幼科發揮》。 藥方組成:杜蒼朮(八分),真川朴(一錢),生曬白朮(一錢),浙茯苓(三錢),建澤瀉(一錢半),豬苓(一錢半),草果仁(三分),安邊肉桂(三分),炙甘草(五分),新會陳皮(一錢半),桑白皮、五加皮、大腹皮(各三錢),生薑皮(一錢)。

五子五皮飲,出自王孟英先生的《溫熱經緯》。 藥方組成:光杏仁(三錢),葶藶子、萊菔子、蘇子(各一錢半),白芥子(八分),新會陳皮(一錢半),生桑白皮、大腹皮、五加皮、浙茯苓皮(各三錢)。

程氏和中丸,出自程鍾齡先生的《醫學心悟》。 藥方組成:炒白朮(四兩),炒扁豆(三兩),浙茯苓(二兩半),炒枳實(二兩),炒廣陳皮(三兩),焦六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制香附(各二兩),春砂仁(二兩半),姜半夏、蘇丹參(各二兩),五穀蟲(三兩,用酒拌炒至焦黃色),新鮮荷葉(一枚)。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加水製成藥丸,每日早晚用開水送服二錢。

葉氏寬膨散,出自葉天士先生的醫案。 藥方組成:活癩蛤蟆十隻,將腹部剖開。用五靈脂、砂仁末各一半的量,填滿蛤蟆腹中,再用酒調和黃泥包裹,放在炭火上燒乾,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每日三次,用綠萼梅五分泡的湯送服。

開鬱通絡飲,出自薛瘦吟先生的《醫贅》。 藥方組成:香橼皮(一錢半),廣鬱金(三錢),炒延胡索(一錢半),遠志肉(八分),真新絳(一錢半),陳木瓜(一錢半),蜣螂蟲(二錢),絲通草(一錢),佛手片(五分)。 先用絲瓜絡一枚、路路通十個、生薏仁八錢煎湯,代替開水飲用。

香殼散,出自張路玉先生的《醫通》。 藥方組成:制香附(三錢),炒枳殼(二錢),藏紅花(五分),當歸尾(三錢),炒青皮(一錢),新會陳皮(一錢),臺烏藥(一錢),赤芍(一錢),醋炒莪朮(一錢),炙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用五錢,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沖入半杯童子小便,空腹溫服。如果病情很嚴重,可加白薇五錢、炒延胡索一錢半、炒穿山甲一錢,另用原桃仁五錢、紅糖五錢、陳年酒一瓢,加水四碗煎成兩碗,代替水煎藥。

代抵當丸,出自同一本書。 藥方組成:酒炒錦紋大黃(四兩),原桃仁(三十枚),炒穿山甲、醋炒莪朮、元明粉、當歸尾、細生地(各一兩),安邊肉桂(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