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溫時疫治療法》~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15)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15)
1. 第二節,未病之預防
犀角五汁飲,何廉臣經驗方。
犀角汁(一瓢),鮮生地汁(四瓢),金汁(一兩),梨汁(三瓢),甘蔗汁(二瓢,用重湯燉溫,頻頻灌服)
豬膚湯合黃連阿膠湯加茄楠香汁方,姚滋軒君驗方。
小川連(六分),真阿膠(錢半),生白芍(三錢),青子芩(錢半),雞子黃(一枚,先放罐底),茄楠香汁(二匙沖)
先用淨豬膚淨白蜜各一兩炒,米粉四錢煎湯代水。
增損復脈湯,見沈樾亭先生《驗方傳信》。
高麗參(錢半),提麥冬(三錢),大生地(三錢),炙甘草(一錢),生白芍(三錢),真阿膠(錢半),山萸肉(八分),北五味(三分),烏賊骨(三錢),淨白蠟(三錢)
參燕麥冬湯,見江筆花先生《醫鏡》。
米炒西洋參(錢半),光燕條(一錢),提麥冬(三錢),奎冰糖(四錢)
加味雪羹煎,見沈樾亭先生《驗方傳信》。
淡海蟄(四兩),大荸薺(二兩),真阿膠(二錢,另燉洋沖),山楂炭(三錢),陳細茶(三錢)
歸連石斤湯,同前。
油當歸(五錢),小川連(七分),鮮石斤(三錢),炒枳殼(一錢),鮮荷葉(一角,拌炒),長鬚生穀芽(四錢)
五葉蘆根湯,見薛生白先生《濕熱條辨》。
藿香葉,佩蘭葉,薄荷葉,鮮荷葉(各一錢)
先用去毛枇杷葉一兩,鮮冬瓜皮,活水蘆根各二兩,煎湯代水。
加味五皮飲,見陳修園先生《時方妙用》。
廣陳皮(錢半),茯苓皮(三錢),五加皮(三錢),大腹皮(三錢),生薑皮(一錢),光杏仁(錢半),紫蘇旁枝(錢半),防風(一錢)
加味翹荷湯,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青連翹,蘇薄荷,炒牛蒡,苦桔梗,焦梔皮,老紫草(各錢半),綠豆皮(二錢),生甘草(六分),蟬衣(十隻),葦莖(一錢)
防風解毒湯,見王晉三先生《古方選注》。
防風,荊芥穗,苦桔梗,淡竹葉,知母,通草(各八分),枳殼(七分),生石膏,青連翹,炒牛蒡(各一錢),蘇薄荷(七分),生甘草(三分)
三豆甘草湯,見張路玉先生醫通。
大黑豆,杜赤小豆(各五錢),綠豆(一兩),生甘草(一錢)
香蘇五皮飲,見陳修園先生《時方妙用》。
制香附,紫蘇葉,廣皮(各錢半),浙苓皮,大腹皮,五加皮,桑白皮(各三錢),炙甘草(五分),鮮生薑(兩片),蔥白(兩枚)
麻杏三皮飲,見葉天士先生醫案。
蜜炙麻黃(一錢),光杏仁(三錢),浙苓皮(四錢),新會皮(錢半),炒牛蒡子(錢半),前胡(錢半),紫苑(八錢),生薑皮(一錢)
椒目五苓散,同前。
川椒目(五分),生曬術(錢半),浙茯苓(三錢),豬苓(二錢),建澤瀉(二錢),官桂(五分)
白話文:
犀角五汁飲,是何廉臣的經驗方。
取犀角汁一瓢,新鮮生地黃汁四瓢,人中黃一兩,梨汁三瓢,甘蔗汁二瓢,將它們用隔水加熱的方式稍微燉溫,然後頻繁地少量飲用。
豬膚湯合黃連阿膠湯加茄楠香汁方,是姚滋軒的驗方。
使用小川黃連六分,真阿膠一錢半,生白芍三錢,青子芩一錢半,雞蛋黃一枚(先放入鍋底),然後加入茄楠香汁二匙沖服。 先用乾淨的豬皮和純蜂蜜各一兩炒過,再用米粉四錢煎湯代替水來服用。
增損復脈湯,出自沈樾亭先生的《驗方傳信》。
使用高麗參一錢半,麥冬三錢,大生地三錢,炙甘草一錢,生白芍三錢,真阿膠一錢半,山萸肉八分,北五味子三分,烏賊骨三錢,純白蠟三錢。
參燕麥冬湯,出自江筆花先生的《醫鏡》。
使用米炒過的西洋參一錢半,光燕條一錢,麥冬三錢,冰糖四錢。
加味雪羹煎,出自沈樾亭先生的《驗方傳信》。
使用淡海蜇四兩,大荸薺二兩,真阿膠二錢(另外燉好再加入),山楂炭三錢,陳年細茶三錢。
歸連石斤湯,同上(出自沈樾亭先生的《驗方傳信》)。
使用用油處理過的當歸五錢,小川黃連七分,新鮮石斛三錢,炒過的枳殼一錢,新鮮荷葉一角(拌炒),帶鬚的生穀芽四錢。
五葉蘆根湯,出自薛生白先生的《濕熱條辨》。
使用藿香葉、佩蘭葉、薄荷葉、新鮮荷葉各一錢。 先用去毛的枇杷葉一兩,新鮮冬瓜皮、新鮮蘆根各二兩,煎湯代替水服用。
加味五皮飲,出自陳修園先生的《時方妙用》。
使用廣陳皮一錢半,茯苓皮三錢,五加皮三錢,大腹皮三錢,生薑皮一錢,光杏仁一錢半,紫蘇旁枝一錢半,防風一錢。
加味翹荷湯,出自吳鞠通先生的《溫病條辨》。
使用青連翹、蘇薄荷、炒過的牛蒡子、苦桔梗、焦梔皮、老紫草各一錢半,綠豆皮二錢,生甘草六分,蟬蛻十隻,葦莖一錢。
防風解毒湯,出自王晉三先生的《古方選注》。
使用防風、荊芥穗、苦桔梗、淡竹葉、知母、通草各八分,枳殼七分,生石膏、青連翹、炒過的牛蒡子各一錢,蘇薄荷七分,生甘草三分。
三豆甘草湯,出自張路玉先生的《醫通》。
使用大黑豆、赤小豆各五錢,綠豆一兩,生甘草一錢。
香蘇五皮飲,出自陳修園先生的《時方妙用》。
使用製香附、紫蘇葉、廣陳皮各一錢半,茯苓皮、大腹皮、五加皮、桑白皮各三錢,炙甘草五分,新鮮生薑兩片,蔥白兩段。
麻杏三皮飲,出自葉天士先生的醫案。
使用蜜炙過的麻黃一錢,光杏仁三錢,茯苓皮四錢,新會陳皮一錢半,炒過的牛蒡子一錢半,前胡一錢半,紫菀八錢,生薑皮一錢。
椒目五苓散,同上(出自葉天士先生的醫案)。
使用川椒目五分,生曬白朮一錢半,茯苓三錢,豬苓二錢,澤瀉二錢,肉桂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