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源元凱

《溫病之研究》~ 卷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7)

1. 論陰證世間罕有

)曰。病溫虛甚死。又可氏於四損證。置之度外。亦由精不足也。余久歷視。病形似不死而死。多在多欲人。少欲者。雖失下羈遲。尚有得生。學者應留意焉。謂與房欲不與。揉曲過正也。

又可氏曰。真陰者。始則惡寒而不發熱。四肢逆冷。其脈沈細。急投附子湯回陽。王履所云。直中傷寒是也。余按此證。是中寒之急證。猶暑時之霍亂也。吳王以此係傷寒溫疫。似徑竇相失。夫傷寒溫疫。當漸攻傳裡。而作陰證。未聞有如此之陰證。

又可引捷要法曰。陰陽二證。以小便赤白為據。萬不失一。若夫如此。於別陰陽乎。何難之有。以余所診視之。雖陰證小便仍赤。所以然者。本因熱邪之所內陷。與藏氣相搏。蕩摩衝擊之際。津液帶其氣而下。故其色每赤。但赤有濃淡已。若上盈下虛。其色尤甚。於其際欲區別。固為難。若俟其清白。方為陰證。豈翅遲三十里而已乎。

白話文:

有人說,患上溫病虛弱到極點就會死亡。另外,可氏對於四損證的說法,好像把它當作無關緊要,也是因為體內精氣不足的緣故。我長期觀察發現,那些病狀看起來好像不會死卻死了的人,大多是慾望過多的人。慾望較少的人,即使失去控制導致精氣虧損,也還有可能活下來。學醫的人應該注意這點。這種情況是因為房事慾望過度,或縱慾過度所導致。

可氏又說,真正的陰證,一開始是怕冷而不發燒,四肢冰冷,脈象沉細,必須趕緊服用附子湯來恢復陽氣。王履所說的「直中傷寒」就是這種情況。我認為,這種病症是中寒的急症,就像夏天發生的霍亂一樣。吳氏把這種情況歸類為傷寒溫疫,似乎搞錯了。傷寒溫疫,應該是逐漸地傳到體內,變成陰證,沒聽說過有這麼快就變成陰證的。

可氏還引用了《捷要法》的說法,認為陰證陽證的區別,可以根據小便的顏色是紅還是白來判斷,這樣絕對不會錯。如果真是這樣,那區分陰陽證還有什麼困難的呢?但我所診斷的病患,即使是陰證,小便仍然是紅色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原本是熱邪陷於體內,與臟腑之氣相互搏鬥,在衝擊磨盪的過程中,津液帶著熱氣一起往下排泄,所以小便顏色常常是紅色,只是有濃淡之分而已。如果屬於上盛下虛的情況,小便的顏色會更加明顯。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區分陰陽證,確實很困難。如果一定要等到小便變成清白色,才判斷為陰證,那豈不是已經耽誤了很長時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