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源元凱

《溫病之研究》~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募原(募與膜通。慕各切。舉痛論作膜原。)

瘧論曰。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王冰曰。鬲膜之原系也。)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胃腸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王冰曰。膜鬲間之膜。原鬲肓之原。)百病始生篇曰。虛邪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較此數語。膜原之地。指伏膂之內。腸胃之外。鬲膜之下。言之。

又可氏曰。伏脊之內。附近於胃。正當經胃交關之所。是為半表半裡。故熱淫之氣。浮越於三陽。易陷於胃。是以全篇亶主胃實。而立論。他若戰汗、發黃、畜血、下利、二便癃閉諸症。亦為系其變移。一語無放誕之文。咸出其經驗。能解病之肯綮。然而余歷眎近世之疫。邪之所舍。

白話文:

瘧疾的病因是邪氣入侵五臟,橫行於募原,也就是鬲膜的根本。寒氣侵襲胃腸,位於膜原之下,導致血液無法散開,膜原指的是鬲膜與肓之間。百病始生篇提到虛邪入侵腸胃之外的募原,綜合這些論述,可知膜原指的是伏脊之內、腸胃之外、鬲膜之下。

又可氏認為伏脊之內靠近胃,正是經絡交匯的地方,屬於半表半裡。因此,熱邪容易侵入三陽,進而影響胃部。所以,整篇論述都以胃實為中心,並以此建立理論。其他如戰汗、發黃、積血、腹瀉、大小便不通等症狀,都是由這個理論演變而來。文中沒有虛假之言,都是作者的臨床經驗總結,能解開疾病的關鍵所在。然而,我觀察現代的疫病,邪氣入侵的部位有所不同。

同在膜原。至其所傳。屬胃實證少。而上盈下虛。及少陰症最多。有異乎又可氏所論之規範者何也。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豈當年下虛人寡。而今下虛人多。有此二傳證乎。夫風有世運。而情無古今。私欲餐居。與其時相同。而所以其證異者。必非緣乎人事。乃厲氣之少變態也。

考之針經(第一篇。)曰。肓之原出於脖胦。(按肓鬲肓。甲乙經曰。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奇病論曰。肓之原在臍下。○脖音勃。胦音坱。脖胦臍也。)王啟玄曰。(瘧論注。)腎脈直行者。循膂伏行。謂之伏膂脈。並據此語。從膜原傳腎。行乎便道也。

白話文:

同屬膜原,病症傳播方式相同。然而,現今胃實證少見,上盈下虛及少陰症卻較多。這與古代醫家又可氏的論述有所不同。雖然說邪氣容易入侵虛弱之處,但為何古時下虛之人較少,而今下虛之人卻較多,出現這種傳染病症呢?風氣有時代變化,而人情卻古今皆同。人們的私慾、飲食起居都與當今時代相符,所以病症的不同,必定不是人為因素造成,而是厲氣的輕微變化。

根據《針經》記載,肓之原起於脖胦,也就是臍下。腎脈直行,沿著脊柱伏行,稱為伏膂脈。因此,病症從膜原傳到腎,沿著便道而行。

上盈下虛。乃分傳胃腎二藏也。又可氏謂九傳。而外如此甚者。有二傳焉。不可不講。若逢此等證。不論熱之多少。津液之涸濡。便將附子。引火歸原。通腎為要。苟不會到於此理。如無楫行舟。難矣哉治今之疫。

余嘗講溫病之研究。讀至募原曰。募音慕各切。與膜古通。一老醫先生。卒而厲聲曰。字書募音暮。無膜音。以余為誤讀。傲然罵不休。余從容問其說。先生驟言曰。吾有秘說不敢語。遂不答。蓋難經曰。募俞原穴之事也。與此篇之義沒交涉。固不足道。曾以有受鄉訕。聊記席上顛末。解嘲耳。

又可氏曰。邪之舍膜原。氣壅火積。氣也。火也。邪也。三者混一。化成邪熱。則氣消血熬。精神幾微。遂至殞命。故客邪貴乎早逐。半日不逐。有半日之蔽。一日不逐。有一日之蔽。乘其氣血未亂。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劑不至掣肘。愈後亦易復。善醫者。

白話文:

上半身充盈而下半身虛弱,這是胃和腎兩個臟腑之間的氣血傳輸出了問題。有人說這種情況有九種傳遞方式,其中最嚴重的有兩種,不可不注意。遇到這種情況,不論體內熱度高低,津液是否乾涸,都要用附子引火歸元,通利腎氣,這是關鍵。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就像沒有船槳的船隻一樣,難以治好現在的瘟疫。

我曾經講解溫病的相關研究,讀到「募」字,書中寫着「募音慕各切」,與「膜」字古音相通。一位老醫生聽見後,厲聲說「募」字的讀音是「暮」,沒有「膜」音,認為我讀錯了,不斷地責罵。我平靜地問他理由,他卻說自己有秘傳不敢說,就沒有再回答。其實《難經》中說的是「募俞原穴」的事情,跟這篇文章的論點沒有關係,根本不值得一提。只是當時被鄉里人嘲笑,所以才記錄下來,算是自嘲吧。

有人說,邪氣會停留在「膜原」部位,導致氣機阻塞,熱邪積聚。氣、火、邪三者交織在一起,變成邪熱,就會導致氣血耗損,精神衰弱,甚至死亡。因此,外邪入侵要及早驅逐,半日不驅逐就會有半日之蔽,一日不驅逐就會有一日之蔽。趁着氣血尚未混亂,肌肉尚未消瘦,津液尚未耗竭,病人還沒有危及生命,用藥也就不會束手無策。病癒之後也容易恢復健康。這就是善於行醫的人。

不過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耳。是千歲不易之確言。莫有間然焉。今云邪之離膜原。有二三日即潰者。有半月十數日不傳者。延纏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至於此。余始疑。半月十數日。其不傳之間。晏然以達源飲。勉希邪之離膜原。而不離。徒歷日之際。藏府愈壅塞。

榮衛增郁遏。邪火日熾。氣血津液。逐時煎耗。又可氏怖其煎耗。加大黃導邪陷胃家。俟其實。下而取之。是開門劫賊之義也。理亦不順。於稟賦之厚者尚可。若遇有下焦一隅之虧者。恐生不測之害耳。然則俟自離膜原耶。不然。有一術於此。及原邪無積陽之助。熱勢未漲大。

白話文:

只要知道邪氣所在,就能及早拔除病根,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沒有人可以反駁。現在有人說邪氣離開膜原,有的兩三天就潰爛,有的半個月甚至十幾天都不傳播,時間拖得越久,邪氣就越沉越伏,很容易導致病危。到了這種情況,我就開始懷疑,半個月甚至十幾天不傳播,為什麼還要放任不管,等邪氣自然離開膜原?這樣只會讓邪氣在體內停留更久,導致臟腑更加阻塞。

營氣和衛氣越來越鬱結,邪火越來越旺盛,氣血津液逐漸被消耗。如果再害怕消耗,就用大黃導邪瀉胃,等到邪氣向下流動,再用藥把它引出來,這等同於開門迎接強盜。這種做法並不合理,對身體強壯的人來說或許可以,但如果遇到下焦虛弱的人,就很可能造成不可預測的後果。所以,難道只能等邪氣自然離開膜原嗎?不是的,我這裡有一個方法。當邪氣沒有積聚在陽氣充足的地方,熱勢還沒有擴散開來的時候,…

將瓜蒂以搜邪之巢窟。驅之使出。自初所入之門。即與發散之義同。於理莫切焉。但未嘗試之。私思淑之已。適聽弟元隆行此法。治疫之說。契合余夙所思。姑舉按。證余說之不妄。

一老賈感疫。始憎寒。而壯熱無汗。嘔逆煩渴。舌胎滿白。請弟元隆治。與三消飲而不解。至於八九日。諸症增劇。病人更請曰。為與吐劑。不吐不瘳。元隆曰。子甫過知命。血液已涸。非吐之所宜。不聽。固請不已。卒與獨聖湯。得快吐三次。大汗淋漓。衣被濕透。翌日熱解胎脫。

諸症霍然而治。調理數日而愈。他日詰問所以請吐。乃曰。我不知也。發病二三日以來。神氣昏蒙。無一所知覺。請吐亦讝語耳。老賈本無文。不辨醫事。而請吐不已。吐而得愈。蓋依冥護矣。又可氏記黃連條。所謂靈變同一軌耳。今就此按而視之。所謂膜原為半表裡與導之內而下。

白話文:

將瓜蒂用以清除邪氣藏匿之處,驅使邪氣從最初進入身體的門戶排出,這與發散之義相同,於理上非常切合。雖然尚未嘗試過,但我私下認為這個方法可行。恰巧聽聞弟弟元隆也採用此法治療疫病,他的說法與我以往的想法一致,姑且舉例說明,以證實我的說法並非妄言。

一位老商人感染了疫病,一開始畏寒,之後發熱無汗,嘔吐、噁心、口渴,舌苔滿佈白色。他請弟弟元隆治療,服用三消飲卻不見好轉。到了第八、九天,病情更加嚴重。病人再次請求說:「請給我服用吐劑,不吐就不會好。」元隆說:「你年紀大了,命運已定,血液已枯竭,不適合服用吐劑。」他不肯聽,一再請求。最後還是給他服用了獨聖湯,他連續吐了三次,大汗淋漓,衣被濕透。第二天,熱退、舌苔脫落,所有症狀都霍然痊癒。調理數日後便康復了。

後來詢問他為什麼要請他吐,他說:「我什麼都不知道,發病後兩三天,神志昏蒙,什麼都不知道。請吐也是胡亂說的。」老商人本不識字,不懂醫術,卻一再請求吐,吐了之後就痊癒了,這應該是冥冥之中得到護佑。這也符合《可氏記》中關於黃連的記載,所謂靈變皆同一軌跡。現在就以此為例來看,所謂膜原為半表半裡,與引導邪氣從內向外下行的道理是一致的。

不如吐而出之外之為捷徑也。亦為一手段。若遇邪勢之劇而不潰者。孰與托之達原。曠日稽留乎。足以補本論之遺。

白話文:

「不如嘔吐而排出外物,這是比較快捷的方式。它也是一種方法。如果遇到邪氣強烈但未能排出的情況,與其等待原方發作,導致時間過長,不如說能補充原本理論的不足。」

2. 傳變不常

下氣空虛。邪熱乘之。致小便閉塞者。又可氏以承氣療之。令所視之症。一無下症。下元虛憊。陽氣不施於膀胱而閉。其症雖多。有非茯苓四逆輩不治者。其症舌上乾燥而無胎。詳見於本條。

白話文:

當人體的下焦氣血虛弱時,如果邪熱乘機侵入,導致小便閉塞不通,這種情況可以用承氣湯來治療。如果觀察到的症狀中,並沒有下痢的情況,這可能表示下焦元氣虛弱,陽氣無法正常運行於膀胱,造成閉塞。這種病症雖然表現形式多樣,但有些情況可能需要使用茯苓四逆類的藥物進行治療。具體來說,如果舌頭乾燥,並且沒有胎動的跡象,請詳細參考本條目中的相關說明。

3. 急證急攻

此證多在用力過度。常勞筋骨人。用力則筋骨先受傷。肌肉畜火。血液常熱。脈絡膹興。大便燥結。皮肉緊薄。實為陽藏人。疫邪一來。有著其實。兩熱相搏。熇熇徑張乎分外之熱。妝飾出乎許多之變態。猶之燎原火。加風一時為灰燼。一日三變。殆乎類此。余嘗視三日而斃者。即夜發讝語。二日神氣惛悶。三日狂躁。病勢之暴。頗如烈火。不可向近也。

白話文:

這症狀大多發生在用力過度、經常勞損筋骨的人身上。用力時,筋骨首先受傷,肌肉積聚熱氣,血液經常處於熱性狀態,脈絡因此而活躍,大便乾燥難解,皮膚緊繃薄弱。這類人屬於陽氣過盛的體質,一旦遇到疫病,便容易被感染。兩種熱氣相互搏鬥,熱氣迅速蔓延擴散,表現出許多奇特的症狀,就像草原上的火被風一吹,瞬間燒成灰燼,一天變化三次。情況非常類似。我曾經見過三日內就病亡的患者,他們在發病前一晚會胡言亂語,前兩天神志昏沉,第三天則躁動不安,病勢發展得非常迅速,如同烈火,不可靠近。

4. 熱邪散漫

邪雜膜原。散漫於肌肉也。又可氏注誤。成無己去石膏專達肌表。知母石膏苦甘。以發散之語。以白虎為辛涼發散之劑。清肅肌表氣分藥也。又可氏常以此意用白虎。故全篇至言白虎。輒有多少之差。夫邪之在肌肉也。向里蒸胸腹。則煩渴。向外熏肌表。則大汗出。石膏能消肌肉之熱。

熱消則渴已汗止而愈。知母消腹中散漫之熱。甘草和胃氣。粳米和石毒。又可氏於此劑加生薑。幾乎畫蛇足。

白話文:

邪氣混雜在肌膚組織,散布在肌肉中。可氏的註解有誤,認為去石膏專門作用於肌表,其實不然。知母和石膏苦甘,具有發散作用,如同白虎湯辛涼發散的藥性,可以清肅肌表氣分。可氏經常以此理解而使用白虎湯,因此全篇提到白虎湯,都略有差異。邪氣在肌肉中,向內蒸騰胸腹,就會煩渴;向外熏蒸肌表,就會大量出汗。石膏能消除肌肉的熱,熱消則渴止汗止而痊癒。知母能消除腹中散布的熱,甘草和胃氣,粳米和解石毒。可氏在這個方劑中加入生薑,幾乎是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