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感證要義》~ 中風 (1)
中風 (1)
1. 集說
風之傷人,其病各異,其名不同,而要以傷風、中風二者最為安危所繫。傷風輕而勢緩,誤治則為害亦鉅。中風重而勢急,治得其宜則轉機亦易,此仲景所以分列於《傷寒論》《金匱》兩書也。拙擬
中風何以得之?蓋風自虛鄉來為虛風,亦謂虛邪風,適與人身之虛,兩虛相感,於是中絡、中經、中腑、中臟,而有猝暴之疾。若風非虛邪,人非甚虛,但為傷風而已。
陰虛、陽虛之內風,亦為虛風,與自虛鄉來之虛風不同,宜分辨。
虛風之來,每挾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氣或痰,相因為患。河間主火,東垣主氣,丹溪主痰,皆不免於偏。然合而觀之,則於中風一證,思過半矣。
白話文:
風邪侵入人體後,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病症和名稱,但最重要的兩個是「傷風」和「中風」。傷風的症狀輕微且發展緩慢,如果處理不當,其危害可能很大。中風則症狀嚴重且發展迅速,如果治療得當,病情轉好的可能性較大。這就是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兩本書中分別列出這兩種情況的原因。
「中風」是如何產生的呢?風邪從人體虛弱的部分進入,形成「虛風」,也被稱為「虛邪風」。這時,虛風與人體的虛弱部分相互影響,導致中絡、中經、中腑、中臟等問題,引發突然的疾病。如果風邪不是虛邪,人體也不是特別虛弱,那麼這只是普通的傷風而已。
陰虛、陽虛所引起的風,也被稱為「虛風」,與從虛弱部分進入的虛風有所不同,需要區別看待。
虛風來臨時,常常伴隨著人體原本就有的邪氣,可能是火、氣或痰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疾病。劉河間認為病因多由火引起,李東垣則認為是由氣引起,朱丹溪則認為是由痰引起,他們的觀點都有些片面。然而,綜合考慮他們的觀點,對於理解「中風」這個病症,可以提供一半以上的理解。
《金匱》風之為病二段,語語金針,必宜熟玩。河間謂中腑多著四肢,中臟多滯九竅。即於理有未足,喻西昌之論中風可按也。
喻氏謂侯氏黑散,於驅風之中,兼填空竅。俞東扶譏其好奇,而喻氏實從《內經》、《金匱》,細意探討,發出精義,不足為喻氏病也。
喻氏論偏枯猝倒,皆由陽氣虛餒所致,亦從《內經》、《金匱》,反覆闡明。有功醫學,且非偏重溫補,而置祛風清火消痰宣竅諸法於不講,其書具在,非愚之阿所好也。
北人多屬寒,南人多屬火,此徐洄溪之言,著一多字甚妙。前人南醫好用陽藥者,不可勝舉。劉河間北醫,而以善用清涼名家,可見北人非無屬火,南人非無屬寒,預存成見,偏重一面者,不可與言至道。拙擬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關於風病的兩段記載,字字珠璣,必須熟讀。河間劉完素認為中腑之病多表現在四肢,中臟之病多阻塞九竅。雖然他的理論不夠完善,但也符合喻西昌關於中風的論述。
喻嘉言認為「侯氏黑散」既能驅風,又能填補空虛。俞東扶批評其過於標新立異,但喻氏的理論確實源於《黃帝內經》、《金匱要略》,他深入探討,發掘了精義,不應該責怪喻氏矯揉造作。
喻氏認為偏枯猝倒都是陽氣虛弱所致,這也符合《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的闡述。他的論述對醫學很有貢獻,而且並非只注重溫補,而是兼顧了祛風清火、消痰宣竅等方法,他的著作歷歷在目,非我愚妄推崇他。
北方人多屬寒症,南方人多屬熱症,這是徐洄溪的說法,其中「多」字使用得很精妙。古代南方醫家常用陽性藥物,不勝枚舉。劉河間是北方醫家,但他以善用清涼藥物著稱,可見北方人也不完全是屬熱,南方人也不完全是屬寒。預先存有成見,偏重一方的人,不能與之談論精深的醫道。
《金匱》侯氏黑散風引湯兩方,非學識超卓,未可輕用。然其方一治寒,一治熱,屹然對峙,實為後世偏熱偏寒之醫治中風者,下一針砭。拙擬
《資生經》云:中風由心腹中先有大熱而後作,後人驗之良信。竊謂此亦類中,非真中。乃若多欲勞損之人,一旦真陽發越,亦有心腹中有大熱者,急與回陽大劑,間有得生。與類中之熱,相似而實不同,粗工不知細辨,往往致誤。拙擬
張石頑云:中風猝倒,必手足搐引,喉間痰涎壅盛,甚則聲如拽鋸,斯為中風之真候。
南方多類中,宜用河間地黃飲子者頗多,不因外感,不闌入。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侯氏黑散和風引湯兩方,不是學問深的人,不要隨便使用。然而這兩個方子一個治療寒症,一個治療熱症,非常明確,實際上對於後世偏重於熱或寒的醫治中風的情況,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方案。我個人認為,
《資生經》提到,中風是由於心腹內先有大熱,然後才發生。後來的人實踐這個理論,發現它確實可信。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類似的中風,但並非真正的中風。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過度的需求和勞累,突然間真陽(體內的活力)突然出現,也可能在心腹內產生大熱。此時,急切地使用回陽(補氣)的藥物,可能會有救活的機會。這種情況與類似的熱病相似但實際上不同,粗淺的醫生如果不細心分辨,很容易出錯。我個人認為,
張石頑說,中風會突然倒下,且手腳會抽搐,喉嚨裡有痰和黏液阻塞,嚴重時聲音會像拉鋸一樣,這是中風真正出現的徵兆。
南方的中風病例多是類似中風,適用於河間地黃飲子的情況較多,這些情況通常不是因為外來感染引起的,也不是無端入侵。
徐洄溪云:凡古聖定病之名,必指其實,名曰中風,其為屬風可知。既為風病,則治病之方,必以治風為本。故唐以前之方,皆多用風藥,而因證增減。蓋以風入經絡,則內風與外風相煽,以致痰火一時湧逆,惟宜先驅其風,繼清痰火,然後調其氣血,則經絡可以漸通。按此為治中風扼要之論,學者所當切記,至於此證,部分易淆,出入至大,非取前賢名論佳案與良方,悉心研究,得其三昧,不能於臨證製劑,確有裁斷。本集只略示門徑,非所以備治法也。
白話文:
徐洄溪說:古時候聖賢人給疾病命名的時候,一定會指明疾病的本質,例如稱作「中風」,就可以知道它屬於風的範疇。既然是風病,那麼治療方法就一定要以治風為根本。所以唐朝以前的醫方,大多都使用驅風的藥物,再根據症狀增減藥量。這是因為風進入經絡,就會使內風和外風互相煽動,導致痰火同時逆流上涌,因此必須先驅散風邪,再清熱化痰,最後才調和氣血,這樣經絡才能逐漸通暢。
這就是治療中風的要點,學習者一定要牢記。然而,中風的症狀有時容易混淆,輕重差異極大,如果不參考前輩醫家名著中的經典案例和良方,用心研究,領悟其中的精髓,就無法在臨床上辨證施治,做出正確的判斷。本書僅僅是略微指點門徑,並不能涵蓋所有的治療方法。
2. 方解
千金小續命湯,治卒中風欲死,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強不能言,奄奄忽忽,神情悶亂,諸風服之皆驗。
麻黃,防己,人參,黃芩,桂心,芍藥,甘草,川芎,杏仁(各一兩),防風(一兩半),附子(一枚),生薑(五兩)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三沸,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更合三四隨劑。人風輕重虛實,腳弱服之亦瘥。恍惚者,加茯神、遠志。骨節疼煩有熱者,去附子倍芍藥。《外臺》加白朮一兩,石膏、當歸各二兩,無防己。
白話文:
“千金小續命湯”專治中風昏迷、呼吸急促、口歪眼斜、舌頭僵硬不能說話、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等症狀,對於各種風症都有效。
配方:麻黃、防己、人參、黃芩、桂心、芍藥、甘草、川芎、杏仁各一兩,防風一兩半,附子一枚,生薑五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十二升水先煮麻黃三次,去浮沫後,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若效果不佳,可加倍劑量服用。
針對風邪輕重、虛實不同的病人,若有腿腳無力,也可服用此湯藥。若病人神志恍惚,可加入茯神、遠志。若病人骨節疼痛發熱,可去附子,將芍藥加倍。外台方加白朮一兩,石膏、當歸各二兩,不加防己。
風之傷人者,皆帶嚴寒肅殺之氣而來。中風有似傷寒,而甚於傷寒。以本元早虧,邪風直犯無禁,又與內壅之痰涎,表裡糾結,其勢甚劇。故加人參於麻黃、桂枝兩方中,以發越在表之邪。以附子直入少陰,搜逐在裡之邪,戡定禍亂,其要在此。余如川芎、黃芩、防風、防己,不過為麻黃之佐使,以祛標熱,轉氣機耳。
徐洄溪謂千金小續命湯,為中風之主方,因證加減,變化由人。而總不能捨此以立法,按此方,治有六經之形證,他書附有易老加減法。然總須審辨虛實寒熱,宜與不宜,斟酌加減,未可以原方漫試也。
白話文:
風邪傷人,都帶著嚴寒肅殺之氣而來。中風就像傷寒,但比傷寒更嚴重。因為患者本元早衰,抵抗力不足,邪風直侵無阻,又與體內積聚的痰涎互相糾纏,表裡交戰,病情十分危急。因此,在麻黃湯、桂枝湯中加入人參,以發散表邪;並以附子直入少陰,驅除內邪,鎮壓禍患,此為關鍵。其他藥物如川芎、黃芩、防風、防己,不過是麻黃湯的輔助藥物,用來祛除表熱,調節氣機而已。
徐洄溪認為《千金要方》中的小續命湯是治療中風的主方,根據病情變化加減用藥,方法靈活。但治療中風時,不能完全捨棄此方,應以它為基礎立法。此方可治療六經病症的各種症狀,其他書籍也附有易老加減方法。然而,必須仔細辨別虛實寒熱,根據情況決定是否使用,並斟酌加減藥量,不可草率地按原方使用。
三生飲,治中風猝倒,痰氣上壅,昏不知人,並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生南星(一兩),生川烏(去皮),生附子(去皮,各五錢),木香(五錢)
每服一兩,加人參一兩煎。
風為陽邪,風中無寒,不甚傷人,惟風中挾寒,害始劇矣。寒輕而在表者,宜發汗以逐邪,寒重而入里者,非溫中補虛,終不可救。南星、烏附,大辛大熱,而又不炮不制,則其剛銳之氣,足以摧堅陷陣,又恐驟入而邪或拒,佐木香以導之。正虛而倒戈可慮,益人參以駕之,斯寒去而陽回,陽回而風熄。
白話文:
三生飲用於治療中風突然昏倒,痰氣上涌,神志不清,以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配方包括生南星、生川烏、生附子以及木香,每次服用一兩,加入人參一兩煎服。中风是由风邪引起的,风邪本身不寒,不会造成严重伤害,只有风邪夹杂寒气才会致病。寒气轻微且停留在体表者,宜用发汗的方法驱除邪气;寒气重而深入体内者,必须温补脾胃,才能治好。南星、川乌性辛热,且未经炮制,具有强烈的药性,可以快速驱散寒邪,但担心药性过猛,容易被邪气抵抗,因此加入木香引导药性。由于患者正气虚弱,容易出现反弹,所以加入人参来增强体质,帮助寒气消散,阳气恢复,最终达到止风的目的。
今之畏事者,用烏附數分,必制熟而後改用,又以芩、連監製之。安能換回如此危證哉。
祛風至寶膏,治諸風熱。
防風(二兩),白朮(一兩半),芍藥(二兩半),芒硝(五錢),石膏(一兩),滑石(三兩),當歸(二兩半),黃芩(一兩),甘草(二兩),大黃(五錢),連翹(五錢),川芎(三兩半),麻黃(五錢),天麻(一兩),山梔子(五錢),荊芥(五錢),黃柏(五錢),桔梗(一兩),薄荷(五錢),熟地(一兩),羌活(一兩),人參(一兩),全蠍(五錢),細辛(五錢),黃連(五錢),獨活(一兩)
白話文:
如今有些膽小怕事的人,使用烏頭附子這類藥物時,一定會先炮製成熟後才使用,又會加入黃芩、連翹監製。這樣怎麼可能治好如此危急的病症呢?
祛風至寶膏,治療各種風熱。
防風(二兩),白朮(一兩半),芍藥(二兩半),芒硝(五錢),石膏(一兩),滑石(三兩),當歸(二兩半),黃芩(一兩),甘草(二兩),大黃(五錢),連翹(五錢),川芎(三兩半),麻黃(五錢),天麻(一兩),山梔子(五錢),荊芥(五錢),黃柏(五錢),桔梗(一兩),薄荷(五錢),熟地(一兩),羌活(一兩),人參(一兩),全蠍(五錢),細辛(五錢),黃連(五錢),獨活(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茶酒任下,臨臥服。
此即防風通聖散,加以熟地黃益血,人參益氣,黃柏、黃連除熱,羌活、獨活、天麻、全蠍、細辛去風。按通聖散可治多病,本河間斟量之妙,此更致廣大而盡精微,洵如喻氏所謂中風門中,不可移易之專方也。
陳修園、陸九芝,皆極重此方。修園與風引湯互服,九芝適與其體相宜,皆不可為訓,不知至實膏主風熱,三生飲主風寒,兩方正相反照,用昏有當能以意為愛憎。又張石頑以三生飲為中風破的之方,與續命湯為犄角。愚則謂三生治臟,續命治經治絡,至寶治經治府,三生熱而至寶寒,續命則寒熱兼有。錄此三方,中風大意已見。拙擬
白話文:
上面磨成細末,煉成蜜丸,大小如彈珠。每次服一顆,細細咀嚼,用茶或酒送服,睡前服用。
這就是「防風通聖散」,再加入「熟地」黃色滋養血液,「人參」滋補元氣,「黃柏」、「黃連」清熱,「羌活」、「獨活」、「天麻」、「全蠍」、「細辛」祛風。按照「通聖散」可以治療多種疾病,本河間先生斟酌妙方,此方更廣大精微,正如喻氏所說的中風專方,不可改變。
陳修園、陸九芝都非常重視此方。修園與「風引湯」交替服用,九芝適合自己的體質,這些都不可作為依據。不知至實膏主治風熱,三生飲主治風寒,兩方性質正好相反,昏庸的人一定會以個人喜好來用藥。又張石頑用三生飲為中風的應急方,與續命湯相互配合。我認為三生治內臟,續命湯治經絡,至寶治經府,三生性熱而至寶性寒,續命則寒熱都有。記錄這三方,中風的大致治療方法已有了。我的建議
本集分部極嚴,此風有寒熱,而隸於一門者,以病名中風,雖有寒熱,一風字概之。不能隱綱而揚目,非自亂其例也。余類此者仿此。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學中的「中風」病狀,強調了中風病的特點不只涉及寒熱兩種症狀,而是統稱為「風」。作者指出,不能只注意到表面的寒熱症狀而忽略了核心的「風」元素,這不是在自己亂規則,而是遵循中醫學的理論。對於類似的病症,可以依照這個原則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