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

《六氣感證要義》~ 寒

回本書目錄

1. 集說

此所謂寒,專主傷風之寒甚於風者。傷風本一證,而區為兩門,猶仲景於傷寒而分標中風傷寒兩名也。徐洄溪云:惡風未有不惡寒者。鄒潤安云:寒非風,何以能及人之身,風非寒,何以能中人之衛,風與寒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觀此兩說,可知寒之不離乎風,別有中寒門列下,故以此為傷風之寒云。拙擬

傷寒非不兼風,以寒重而名傷寒,傷風非不兼寒,以風重而名傷風,二病正相對待。桂枝可療傷寒之風,麻黃即可療傷風之寒,雖傷風之寒,不如傷寒之重,而寒甚於風則有之。其寒同,則其宜麻黃亦同,所慮病輕藥重,轉蒙其害耳。愚每以麻黃加減,麻黃用二三分輒效,古方固不在墨守也。拙擬

白話文:

所謂的寒,主要是指傷風時,寒氣比風氣更勝。傷風原本是一個疾病,但區分為兩個類別,就像傷寒論中將傷寒分為標中風和傷寒兩類疾病。徐洄溪說:沒有人畏寒而不畏風的。鄒潤安說:寒氣如果不附著於風,怎麼能影響人的身體?風氣如果不挾帶寒氣,怎麼能侵襲人的衛氣?風與寒,既是一體兩面,又是相互獨立的。從這兩者的說法,可以知道寒氣是不離風氣的。另設有「中寒門」,故稱之為傷風之寒。

傷寒不一定不合併風氣,只是因為寒氣較重,所以稱為傷寒。傷風不一定不合併寒氣,只是因為風氣較重,所以稱為傷風。這兩種疾病剛好相反。「桂枝」可以治療傷寒的風氣,「麻黃」可以治療傷風的寒氣。雖然傷風的寒氣不如傷寒的寒氣嚴重,但寒氣大於風氣的情況還是有的。他們的寒氣是相同的,所以可以用「麻黃」來治療,只擔心病情輕微,藥物太重,反而會造成傷害。我通常會在「麻黃」中加減其他藥物,用二三分的「麻黃」通常都有效,古代的藥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傷風咳嗽,若邪伏肺系者,竟非麻黃不解。喻氏云:風寒外束,宜華蓋散。但華蓋散內有桑皮,仲景謂風寒勿取,(《金匱》王不留行散方。)誠能引邪深入,永無愈期,喻氏殆未察耳。拙擬

用桂枝而不能驅風,用麻黃而反以增熱,甚至變不可言,豈仲景之過歟?果能研求而得其妙理,更無古方足以困我,故為學者導先路,必當以此二方冠首。

春夏秋三時,天有非時暑寒感冒之者,謂之寒疫,實非疫也。其證頭痛發熱,惡寒無汗,治宜辛溫解表,與傷寒略同。

白話文:

傷風咳嗽,如果邪氣停留在肺部,單靠麻黃是解不了的。喻氏說,風寒外束,應該用華蓋散。但華蓋散裡有桑皮,仲景認為風寒時不要用桑皮,因為會把邪氣引到更深處,永遠好不了,喻氏可能沒有注意到這點。我認為,

用桂枝驅不了風,用麻黃反而會增加熱氣,甚至會變得更糟糕,難道是仲景的錯誤嗎?如果能深入研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會被古方束縛,所以作為學習者,應該把這兩種方子放在首位。

春夏秋三季,天氣異常,有些人會出現暑寒感冒,稱為寒疫,其實不是真正的疫病。症狀是頭痛發熱、惡寒無汗,治療應該用辛溫解表的方法,和傷寒的治療方法類似。

2. 方解

麻黃,治寒傷太陽,脈浮緊,頭身腰骨節俱痛,發熱無汗,惡風而喘。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飲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足太陽之脈,上際巔頂而下達腰足。而寒之為氣,足以外閉衛陽而內郁營血。故其為病,有頭痛發熱腰痛骨節痛,惡風無汗而喘之證。然惟骨痛脈緊無汗,為麻黃的證,其餘則太陽中風亦得有之。學者不以骨痛脈緊無汗為據,而但拘頭痛發熱等證,必致發非所當發矣。人之傷於寒也,陽氣鬱而成熱,皮膚閉而成實。

白話文:

麻黃,用於治療寒邪侵襲太陽經,症狀為脈搏浮緊,頭、身、腰、骨節疼痛,發熱但不流汗,怕冷風而且呼吸困難。

藥方:

  • 麻黃(三兩,去掉節)
  • 桂枝(二兩)
  • 甘草(一兩,烤過的)
  • 杏仁(七十顆,去掉皮尖)

以上四種藥材,加水九升,先煎煮麻黃,煎到水減為二升,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取藥汁二升半,去掉渣滓,溫熱服下八合,蓋上被子,略微發汗即可,不要喝粥,其他方面按照桂枝湯的服用方法調理。

足太陽經脈,上連頭頂,下達腰腳。寒邪入侵,會阻滯陽氣和營血,因此會出現頭痛發熱、腰痛、骨節痛、怕冷風、不流汗和呼吸困難等症狀。但是,只有出現骨痛、脈搏緊、不流汗的症狀時,才適合使用麻黃。其他症狀,太陽中風也有可能出現。如果學習者不以骨痛、脈搏緊、不流汗為依據,而只拘泥於頭痛發熱等症狀,必定會造成錯誤的用藥。因為寒邪入侵人體時,陽氣鬱結形成熱,皮膚閉塞而致實。

麻黃輕以去實,辛以散寒,溫以行陽。杏仁佐麻黃,達肺氣,泄皮毛,止喘急,王好古謂其治衛實是也。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枝甘草,雖曰佐之,實以監之耳。

葉天士云:太陽傷寒,治之未有無汗而愈者。余見南濠蔣姓女,年可二十,病在第九日,六脈浮緊有力,起自頭痛,太陽無疑。但經水適來,狂言不止。余曰:此名熱入血室,前醫不發汗之故,如已發汗,過第七日愈矣。今亦無妨,服余藥數劑,交過二十一日必愈,後果然。

然愈則愈矣,此女精神大損,元氣大虧,不用麻黃一盞,誤人若此。觀此,則南方非絕無麻黃證可知,云一盞,則不在多用又可知矣。

白話文:

第一段

麻黃性輕,可以去除實證,辛辣可以散寒,溫熱可以促進陽氣運行。杏仁配合麻黃,可以暢通肺氣,疏泄皮毛,止住急促的喘息,王好古認為它治療衛氣實證有效。但它只會宣泄而不收斂,上升而不下降,桂枝甘草雖然說是佐藥,實際上是監督麻黃,防止它過度宣泄上升。

第二段

葉天士說:太陽傷寒,治療過程中沒有出汗就痊癒的例子。我曾遇到南濠蔣姓女子,年約二十,生病第九天,六脈浮緊有力,起病於頭痛,屬於太陽傷寒無疑。但正值月經來潮,狂言不止。我說:這是熱邪侵入血室,之前的醫生沒有發汗導致的。如果已經發汗,到第七天就會痊癒了。現在也不要緊,服用我的藥方幾劑,過了二十一天一定會痊癒。後來果然如此。

第三段

雖然痊癒了,但這位女子精神大損,元氣大虧,如果使用麻黃,就會造成誤治。由此可見,南方地區並不是完全沒有麻黃證。說「一盞」,就說明麻黃不可過量使用。

桂麻二湯,仲景於可與不可與,辨之至精,誨之至詳。又兩方皆有監製,皆令微汗,其慎重何如,學者念諸。

三拗湯,治寒邪傷肺,咳嗽喘急。

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

上各等分,水煎服,麻黃留節,發中有收,杏仁留尖,取其發,留皮取其澀,甘草生用,補中有散也。

此以麻黃湯去桂枝,而三味與仲景法相拗,故名。表如不實,只須解散肺中寒邪,變峻劑為平劑,思亦巧矣。太陽主一身之外衛,而皮毛為肺之合,故二經之病,往往互見,勿執此為肺家專藥也。拙擬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各取等量,用水煎服。麻黃留著節,是因為發散中帶有收斂的作用;杏仁留著尖,是因為要取其發散的作用,同時留著皮取其收斂的作用;甘草生用,是因為既能補益又能散寒。

此以麻黃湯去桂枝,而三味與仲景法相拗,故名。表如不實,只須解散肺中寒邪,變峻劑為平劑,思亦巧矣。太陽主一身之外衛,而皮毛為肺之合,故二經之病,往往互見,勿執此為肺家專藥也。拙擬

這個方子是從麻黃湯中去除桂枝,而三味藥與仲景的用法相矛盾,因此得名「三拗湯」。如果表證不實,只需要解散肺部的寒邪,將峻猛的藥物轉變為平緩的藥物,這樣的設計也十分巧妙。太陽經主宰全身外表的防禦,而皮膚毛髮是肺的表裡,因此兩經的病症往往互相影響,不要把這個方子當作專門治療肺部的藥物。這是我的拙見。

再造散,治寒傷太陽,頭痛項強,發熱惡寒,汗之而汗不出,陽虛故也,此散主之。

人參,黃耆,桂枝,甘草,附子(炮),細辛,羌活,防風,川芎,生薑(煨),大棗(擘)

加炒芍藥一撮,煎,夏加黃芩、石膏。

白話文:

再造散,用於治療寒邪侵犯太陽經,出現頭痛、頸項強直、發熱惡寒、出汗不暢的症狀,這是由於陽氣虛弱所致。此散主治此病。

藥方組成:

  • 人參
  • 黃耆
  • 桂枝
  • 甘草
  • 附子(炮製)
  • 細辛
  • 羌活
  • 防風
  • 川芎
  • 生薑(煨製)
  • 大棗(掰開)

另加炒製的芍藥少許。

煎服方法:

將藥物煎煮服用。夏季時,可加入黃芩、石膏。

汗後表已不實,不必再泄其表,無汗由於陽虛,不宜第逐其邪。用參耆甘棗,補中益氣,而轉以姜辛附子散寒,羌活、防風驅風,又桂枝和營衛,川芎通陰陽,故能陽勝而汗作,汗作而病已,加芍藥者,發中有收,又約陽藥使入里也。夏加黃芩、石膏,則《活人書》用麻黃湯之法。拙擬

陶節庵名此為無陽證,因醫多誤治,遂立此方,法亦本於前人。錄之以為用羌防等藥,汗之而不汗,不知其為陽虛,更以麻黃繼之者進一解。拙擬

白話文:

出汗後體表虛弱,不應再使用發汗藥物,沒有汗出是因為陽氣虛弱,也不宜直接驅逐病邪。因此使用人參、黃耆、甘草、大棗補益中氣,再用生薑、附子散寒,羌活、防風驅散風寒,桂枝調和營衛,川芎通達陰陽,使陽氣充足而能發汗,發汗後疾病即可痊癒。加入芍藥,既能發汗又能收斂,又能約束陽藥使之進入內里。夏季可加黃芩、石膏,這與《活人書》中使用麻黃湯的方法一致。

陶節庵將此症命名為無陽證,因為很多醫生誤治此症,所以才創立此方,其方法也源於前人。將此方記錄下來,以便後人參考。使用羌活、防風等藥物,即使出汗卻沒有效果,就是因為陽氣虛弱,再用麻黃加重發汗,反而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