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
《六氣感證要義》~ 風 (4)
風 (4)
1. 方解
陳修園、陸九芝,皆極重此方。修園與風引湯互服,九芝適與其體相宜,皆不可為訓,不知至實膏主風熱,三生飲主風寒,兩方正相反照,用昏有當能以意為愛憎。又張石頑以三生飲為中風破的之方,與續命湯為犄角。愚則謂三生治臟,續命治經治絡,至寶治經治府,三生熱而至寶寒,續命則寒熱兼有。錄此三方,中風大意已見。拙擬
本集分部極嚴,此風有寒熱,而隸於一門者,以病名中風,雖有寒熱,一風字概之。不能隱綱而揚目,非自亂其例也。余類此者仿此。
白話文:
陳修園和陸九芝都非常看重這個方子。陳修園將這個方子和風引湯交替服用,陸九芝則認為這個方子很適合他的體質。但這兩人的用法都不能作為標準。其實,至實膏主要是治療風熱,而三生飲主要是治療風寒,這兩個方子的作用完全相反。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導致錯誤。另外,張石頑認為三生飲是治療中風的特效藥,可以和續命湯配合使用,如同犄角一樣互相輔助。但我認為,三生飲主要是治療臟腑的疾病,續命湯主要是治療經絡的疾病,而至寶丹主要是治療經絡和六腑的疾病。三生飲藥性偏熱,至寶丹藥性偏寒,而續命湯則是寒熱兼具。我把這三個方子都記錄下來,中風的治療大體情況就可見一斑了。
我編寫這本書分類非常嚴謹,中風有寒熱之分,但都歸為同一類,是因為疾病名稱都叫做中風,雖然有寒熱之別,但都以一個「風」字來概括。不能只看到細枝末節而忽略了整體脈絡,這樣不是我自亂體例。其他類似的情況,大家也可以這樣理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