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感證要義》~
1. 風
2. 集說
本集不列傷寒一門,已詳凡例。此所謂風,專主傷風之風甚於寒者。風所來之方不同,亦隨時令為寒溫。惟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云:風從外入,令人振寒。即使但感於風,亦必腠理開而灑然寒,其兼挾寒者無論矣。考古以辛溫發散為治,理自莫易。若已傳陽明化熱,與所感為溫熱之風,則不在此例。拙擬
《傷寒論》之中風,猶今之謂傷風,不過有輕重之分。故桂枝湯於四時傷風,亦有宜者。昔賢固言之矣,然必汗自出而脈浮弱,始為切合。
傷風又稱感冒,凡偶感風寒,頭痛發熱,咳嗽涕出即是。《內經》云:至下之地,春菊常在,故東南卑濕之區,傷風最多。徐洄溪有《傷風難治論》,尤在涇則引《內經》勞風法在肺下一段,以證傷風不解便成勞之諺,足見傷風難治,自古已然。
惡風固必惡寒,惟傷風之惡風惡寒只在皮膚之表,非若傷寒之惡寒,近烈火而不減,惡風處密室而亦畏也。傷風傷寒,同為太陽表證,(太陽證必頭痛不痛非是。)傷寒治之得宜,六七日間可愈,傷風而誤治,為害亦甚鉅,直作平等觀可矣。
傷寒偏死下虛人,是固然矣。傷風而下虛,亦每有數日而斃者。誤入麻黃湯,即與傷寒戴陽證相似,前人醫案具在,可取而按也。
有一種似傷風而實非傷風,乃下元久虧,腎水氾濫以為痰,浮陽沖激而成嗽也。
白話文:
[集說]這段文字主要討論的是中醫對於風邪的理解與治療方法。文中提到,本書不特別列出傷寒這一主題,因為已經在凡例中詳細說明。這裡所講的風,專指比寒氣更為強烈的傷風。風的來源方向不同,會隨著季節和天氣變化,呈現不同的寒溫特性。然而,根據古籍記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當邪氣侵襲時,身體一定存在某種虛弱的情況。另外,古書又說:「風從外入,令人振寒」,即便是單純感受風邪,也會出現毛孔開放、全身發冷的反應,如果風邪夾帶寒氣,那更是不在話下。
古人通常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來治療風邪,這種療法至今仍然被廣泛應用。但如果風邪已經傳入陽明經,轉化為熱象,或者所感受的是溫熱之風,那就不適用這種方法了。
《傷寒論》中的「中風」,相當於現在所說的「傷風」,只是程度上有輕重之分。因此,桂枝湯對於四季間的傷風也有一定的適應性。前人早已提出這樣的觀點,但是隻有在汗出且脈象浮弱時,才最符合桂枝湯的適應症。
傷風,又稱為感冒,通常是指偶然感受風寒,出現頭痛、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根據《內經》記載:「地勢較低的地方,春天菊花仍然生長,所以東南沿海濕度高的地區,傷風的人數最多。」徐洄溪曾寫過一篇《傷風難治論》,尤在涇則引用《內經》中關於「勞風法在肺下」的一段描述,以此證明傷風若不痊癒,很容易轉變成慢性病。這足以顯示,傷風的難治性自古以來就存在。
感受風邪的人,必然會感覺寒冷,但是傷風的怕風怕寒僅限於皮膚表面,不像傷寒的怕寒,即便靠近熊熊燃燒的火焰也無法減緩。傷風和傷寒同樣屬於太陽經的表證,但傷寒如果得到適當治療,大約六七天就可以康復;相反地,如果傷風被錯誤治療,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我們應該將兩者視為同等重要。
傷寒往往導致身體虛弱的人死亡,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然而,如果傷風患者身體虛弱,也可能在幾天內死亡。誤用麻黃湯治療,會使病情類似於傷寒的戴陽證,過去的醫案都有記錄,可以供後人參考查閱。
有一種病症看似傷風,實際上並非傷風,而是下焦長期虧損,腎臟功能失調,導致水液運行失常,形成痰液,進而引起咳嗽。
3. 方解
桂枝湯,治風傷太陽,脈浮緩,頭痛發熱,嗇嗇惡寒,淅淅惡風,汗自出。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服已,須臾,飲熱稀粥,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及臭惡等物。
用桂枝發散邪氣,即以芍藥攝養津氣,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藥之酸,足以安內。生薑、大棗,甘辛相合,補益營衛,亦所以助正氣去邪氣也。飲熱稀粥,與溫覆取微汗,切不可忽。
桂枝湯之驅風,能辨脈證,識《本草》,得仲景法者,用之無不神妙,粗工畏而避之。今日幾成廣陵散矣,學者何可不於此問津。
九味羌活湯,治四時感冒發散之通劑。
羌活,防風,川芎,生芷,細辛,蒼朮,黃芩,甘草,生地(此方分兩當因病之輕重加減,故不為一定之數)
上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服。
張元素立此方以代麻黃諸湯,統治四時感冒不正之氣,後人多韙之。陶節庵謂有表證,不分有汗無汗,皆可用,並有加減法。按方內除生地、黃芩,俱辛溫發散之藥,雖各經咸到,而於風寒濕之在太陽,必須汗解者,用之最得。方有風藥無熱藥,今取以為治傷風之劑。拙擬
方無深義,惟黃芩為少陽藥,而於太陽亦多有用者。人身上升之氣,由少陽而出,風寒鬱之,即成壯火。退壯火,自須佐以黃芩,然非板法,遇毗陰之體,審無熱象,即可不加。至生地系純陰血藥,頗掣發散之肘。徐洄溪云:不若易當歸為佳。當歸,治風寒自勝,於挾濕挾熱者,亦非所宜。拙擬
參蘇飲,治感冒風寒,頭痛發熱,憎寒咳嗽,涕唾稠黏,胸膈滿悶,脈弱無汗。
人參,蘇葉,乾葛,前胡,橘紅,枳殼,茯苓,半夏(各八兩),桔梗,木香,甘草(各五兩),生薑(五片),大棗(一枚)
上十三味,水煎,熱服取汗。
風寒由皮毛而入,發熱憎寒,頭痛咳嗽,遂相因而至。蘇葛前胡,所以解肌,涕唾稠黏,胸膈滿悶。由飲盛而氣逆,二陳所以化飲,更為寬中開肺以策應之,則有枳殼、桔梗,益氣強志,調營衛以整頓之,則有人參、木香、薑、棗。如是而禦侮之術周,脈自強,汗自出矣。拙擬
人參能固表止汗,何以無汗反用之。此則可與仲景桂枝湯,並參其理焉。桂枝湯名為表劑,而藥非表藥,桂枝、白芍,且足以閉汗。飲粥溫覆,遂能微汗而愈者,蓋病本惡風自汗,自汗則衛氣外泄,不與營和。若更發其汗,風必熾而不熄,欲風之熄,非化自汗而微汗不可。桂枝湯,所以調營衛而驅風,而芍藥一味,又能攝外泄之衛氣,轉而就營,營衛何能不諧。
自汗之邪,何能不去,而正復之汗,何能不生。人參亦非發汗之藥,故仲景發汗方中,絕不一用。然脈沉遲則用之,脈不出則用之。桂枝湯證為自汗,故施以桂芍,此證為無汗,故宜於蘇葛,因脈弱而測知其中虛,汗為心液,人參補心液而生脈,非加人參,則汗亦不出。此用止汗之藥以發汗,與桂枝湯隱有同揆。
然而桂枝湯,尤微妙不可思議矣。拙擬
以上三方,皆《內經》所謂風司於地,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苦甘,以辛平之者。柯韻伯以桂枝湯證,為中鼓動之陽風,吳鞠通駮之甚是。然以辛溫為治風之變法,不知辛溫與辛涼,皆本《內經》,用各有當。汪訒庵又誤以桂枝湯為辛涼,皆由不曉《內經》邪氣反勝之義。
(說詳後燥門。)蓋感風而惡寒者,挾太陽寒水之氣而來,所謂清反勝之也。(金為次寒,而肺與膀胱皆主身之外,衛病每相因,故清勝亦即寒勝。)偏主寒涼家,盍即《內經》與古方之去取,反覆思之。拙擬
白話文:
[方解] 桂枝湯,適用於風邪侵襲太陽經,造成脈搏浮緩,頭痛發燒,全身畏寒,對風特別敏感,汗自然流出的情況。
所需材料包括: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將這些材料切碎,加入七升水,以小火慢煮至剩三升,去除渣滓,待溫度適宜後服用。服用後,稍事休息,喝一碗熱稀粥,以增強藥效,再用毯子覆蓋身體約一小時,讓身體微微出汗,效果最佳,但不能讓汗如雨下,否則病情難以根除。忌食生冷、黏滑、肉類、麵食、辛辣、酒類、乳製品及異味食物。
使用桂枝驅散邪氣,同時利用芍藥滋養津氣,炙甘草配合桂枝的辛味,能有效抵抗外邪;與芍藥的酸味結合,能安撫內臟。生薑和大棗的甘辛相輔相成,補益營衛,有助於扶正祛邪。喝熱稀粥及溫暖身體以促進微微出汗,千萬不要忽視這一點。
對於驅風效果,只要能精確辨識脈象和症狀,理解《本草》中的藥性,掌握張仲景的治療原則,使用桂枝湯將會產生神奇的效果,但有些醫生因為害怕而避之。如今,這種療法幾乎成為絕學,學習者怎能不深入研究?
九味羌活湯,是四季感冒的通用治療方。
藥材包含:羌活、防風、川芎、生芷、細辛、蒼朮、黃芩、甘草、生地。此方的藥量需根據病情輕重調整,故未定具體數量。
將上述藥材加上三片生薑和三段蔥白,用水煎煮後服用。
張元素創立此方作為麻黃湯的替代,統治四季感冒引起的不正常氣候,後世多有推崇。陶節庵認為,只要有表證,無論有無出汗,皆可使用,並且還有增減藥量的方法。據此方,除了生地和黃芩,其他皆屬辛溫發散藥材,雖然涉及多個經絡,但在太陽經受風寒濕邪,必須通過出汗治療的情況下,此方非常適用。此方有風藥無熱藥,現被視為治傷風的良方。
人參、黃芩為少陽經藥材,但在太陽經也常見其效用。人體的上升氣息由少陽經發出,風寒阻塞即成壯火。消滅壯火,需以黃芩輔助,但這並非固定法則,對於陰虛體質,若無熱象,可以不必添加。至於生地,屬於純陰血藥,可能限制了發散效果。徐洄溪建議以當歸取代,當歸對於風寒自愈有良好效果,但對於夾帶濕氣或熱氣的情況,未必適用。
參蘇飲,適用於感冒風寒,頭痛發燒,畏寒咳嗽,鼻涕濃稠,胸悶,脈弱無汗的情況。
藥材包含:人參、蘇葉、乾葛、前胡、橘紅、枳殼、茯苓、半夏(各八兩)、桔梗、木香、甘草(各五兩)、生薑(五片)、大棗(一枚)。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用水煎煮,熱服以促出汗。
風寒從皮膚進入,導致發燒畏寒,頭痛咳嗽接踵而至。蘇葉、乾葛、前胡用於解肌,鼻涕濃稠、胸悶是由飲食過盛導致氣逆,二陳湯用於化解飲食過盛,還能舒緩中焦、開闊肺部,應對這些症狀。有枳殼和桔梗增強氣力、強化意志,調節營衛以整頓身體,人參、木香、薑、棗等有助於此。如此,防禦機制全面,脈搏強勁,自然出汗。
人參能鞏固表層、止汗,為何無汗反而使用?這點可與張仲景的桂枝湯一同探討。桂枝湯被稱為表劑,但其藥材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表藥,桂枝和白芍甚至能封閉汗腺。喝粥和保暖能引發微汗而痊癒,因為病源是對風特別敏感、自汗不止,自汗表示衛氣外洩,無法與營氣協調。如果進一步發汗,風邪將更猖獗。要消除風邪,必須將自汗轉為微汗。桂枝湯調節營衛、驅風,而芍藥能收斂外洩的衛氣,使之與營氣協調,營衛自然和諧。
風邪怎會不消失?正氣恢復後的汗水怎能不出現?人參不是發汗藥,因此張仲景的發汗方中完全不用。但脈搏沉遲或消失時,會使用人參。桂枝湯證狀為自汗,因此使用桂枝和芍藥;此證狀為無汗,故適合蘇葉和乾葛。脈弱顯示體虛,汗水為心液,人參能補充心液、促進脈搏,若不添加人參,汗水不會出現。這是使用止汗藥來發汗,與桂枝湯有相似之處。
然而,桂枝湯的奧妙遠超想像。以上三方均出自《黃帝內經》對於風邪由地面傳播,清氣反勝的描述,治療方式為酸溫,輔以苦甘,以辛平之法。柯韻伯認為桂枝湯證狀是中鼓動的陽風,吳鞠通反駁得當。然而,將辛溫視為治療風邪的變通方法,忽略了辛溫和辛涼均源自《黃帝內經》,使用場景各有不同。汪訒庵誤將桂枝湯視為辛涼,皆因未能理解《黃帝內經》中邪氣反勝的意義。
風邪引起的畏寒,夾帶太陽寒水之氣,即所謂的清反勝。金屬次寒,肺和膀胱都主管身體外層,衛病常相互影響,因此清勝即寒勝。偏愛寒涼療法的人,應參考《黃帝內經》和古方的選擇,反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