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詵撰,張鼎增補改編

《食療本草》~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菰菜、茭首

(一)菰菜:利五臟邪氣,酒皶面赤,白癩癧瘍,目赤等,效。然滑中,不可多食。熱毒風氣,卒心痛,可鹽、醋煮食之。〔嘉〕

(二)若丹石熱發,和鯽魚煮作羹,食之三兩頓,即便瘥耳。〔證〕

(三)茭首:寒。主心胸中浮熱風,食之發冷氣,滋人齒,傷陽道,令下焦冷滑,不食甚好。〔嘉〕

白話文:

(一)菰菜:可以去除五臟的邪氣,對於飲酒後臉紅、皮膚發紅起疹、皮膚白斑、瘡瘍、眼睛紅腫等症狀有效。但是它有滑利腸胃的特性,不宜多食。若是因熱毒或風邪引起的突然心痛,可以用鹽或醋煮食。

(二)若是因服用丹石(一種古代藥物)而發熱,可以和鯽魚一起煮成羹湯,吃個兩三次,病就會好。

(三)茭白筍:屬性寒涼。主要治療胸腔中的虛熱風邪,但吃了會產生冷氣,滋潤牙齒,損傷男性的陽氣,使下焦虛冷滑泄,最好不要吃。

2. 萹竹

(萹蓄)

(一)蛔蟲心痛,面青,口中沫出,臨死:取葉十斤,細切。以水三石三斗,煮如餳,去滓。通寒溫,空心服一升,蟲即下。至重者再服,仍通宿勿食,來日平明服之。〔證〕

(二)患痔:常取萹竹葉煮汁澄清。常用以作飯。〔證〕

(三)又,患熱黃、五痔:搗汁頓服一升,重者再服。〔證〕

(四)丹石發,沖眼目腫痛:取根一握,洗。搗以少水,絞取汁服之。若熱腫處,搗根莖敷之。〔證〕

白話文:

(一)蛔蟲引起的腹痛,臉色發青,口吐白沫,病情危急將死:取萹蓄葉十斤,切碎。用水三石三斗(古代容量單位)熬煮,像麥芽糖一樣濃稠時,濾掉藥渣。不論冷熱,空腹服用一升,蛔蟲就會排出。病情嚴重的再服一次,並且當天晚上不要吃東西,隔天早上再服一次。

(二)患有痔瘡:經常取萹蓄葉煮成汁,澄清後。常常用這個汁液來煮飯吃。

(三)另外,患有發熱性黃疸、五種痔瘡:將萹蓄搗爛取汁,一次服用一升,病情嚴重的再服一次。

(四)服用丹石(一種古代藥物)後,藥毒發作,導致眼睛腫痛:取萹蓄根一小把,洗淨。搗爛後加少量水,絞取汁液服用。如果是熱毒引起的腫痛,就將萹蓄的根莖搗爛敷在患處。

3. 甘蕉

主黃疸。子:生食大寒。主渴,潤肺,發冷病。蒸熟曝之令口開,舂取人食之。性寒,通血脈,填骨髓。〔證〕

白話文:

主治黃疸。香蕉的籽:生吃非常寒涼。主治口渴,滋潤肺部,可以改善發冷怕冷的疾病。將香蕉籽蒸熟後曬乾,使其裂開,然後搗碎取用食用。香蕉籽性質寒冷,能疏通血脈,填補骨髓。〔以上為證候的描述〕

4. 蛇莓

(一)主胸、胃熱氣,有蛇殘不得食。〔證〕

(二)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死亦再活。〔證〕

白話文:

(一)主要治療胸腔和胃部的熱氣,如果蛇爬過或停留過的蛇莓果實,就不能食用。

(二)主要治療孩子口噤(牙關緊閉),用蛇莓的汁液灌入口中,即使已經瀕臨死亡,也能夠再次活過來。

5. 苦芺〈微寒〉

生食治漆瘡。五月五日採,曝乾作灰,敷面目、通身漆瘡。不堪多食爾。〔證〕

白話文:

苦芺,性味微寒。生吃可以治療漆瘡。在農曆五月五日採摘,曬乾後燒成灰,用來敷在臉上、身上等長漆瘡的部位。這種東西不適合多吃。〔以上是佐證說明〕

6. 槐實

(一)主邪氣,產難,絕傷。〔證〕

(二)春初嫩葉亦可食,主癮疹,牙齒諸風疼。〔證〕

白話文:

(一)主要治療外來的病邪入侵、難產,以及嚴重的外傷。

(二)春天剛長出的嫩葉也可以食用,主要治療皮膚發癢紅疹,以及各種牙齒的風痛。

7. 枸杞〈寒〉

(一)無毒。葉及子:並堅筋能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證〕

(二)根:主去骨熱,消渴。〔證〕

(三)葉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代茶法煮汁飲之,益陽事。〔證〕

(四)能去眼中風癢赤膜,搗葉汁點之良。〔證〕

(五)又,取洗去泥,和麵拌作飲,煮熟吞之,去腎氣尤良。又益精氣。〔證〕

白話文:

(一)枸杞沒有毒性。它的葉子和果實都能強健筋骨,延緩衰老,祛除風邪,補益筋骨,能使人體受益,去除虛勞的病症。

(二)枸杞的根主要用於去除骨頭內的熱氣,以及治療消渴症(類似現代的糖尿病)。

(三)用枸杞葉和羊肉一起煮成湯羹,特別有益於人體。將枸杞葉煮汁代替茶飲用,可以增強男性的性功能。

(四)枸杞能去除眼睛中風、發癢、紅膜等問題,將枸杞葉搗爛取汁滴入眼睛,效果很好。

(五)另外,將枸杞洗去泥土,和麵粉拌在一起做成食物,煮熟後吞服,對於補腎氣效果特別好。還可以增強精氣。

8. 榆莢〈平〉

(一)上療小兒癇疾,(小便不利)。〔卷·證〕

(二)又方,患石淋、莖又暴赤腫者:榆皮三兩,熟搗,和三年米醋滓封莖上。日六七遍易。〔卷·嘉·證〕

(三)又方,治女人石癰、妒乳腫。〔卷·嘉〕

(四)案經:宜服丹石人。取葉煮食,時服一頓亦好。高昌人多搗白皮為末,和菹菜食之甚美。消食,利關節。〔卷·嘉·證〕

(五)又,其子可作醬,食之甚香。然稍辛辣,能助肺氣。殺諸蟲,下(氣,令人能食。又)心腹間惡氣,內消之。陳滓者久服尤良。〔卷·嘉·證〕

(六)又,塗諸瘡癬妙。〔卷·證〕

(七)又,卒冷氣心痛,食之瘥。〔卷·嘉·證〕

白話文:

(一)榆莢可以治療小兒癲癇,以及小便不順暢的狀況。

(二)另有一個藥方,針對患有結石病,或是陰莖突然紅腫疼痛的人:取榆樹皮三兩,搗爛,混合三年米醋的酒糟,敷在陰莖上,一天更換六七次。

(三)另有一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的乳房結石腫痛和乳腺炎。

(四)根據醫書記載:適合服用丹石的人,可以取榆樹葉煮來吃,三餐吃一頓也很好。高昌人大多將榆樹白皮搗成粉末,和醃菜一起食用,味道很棒。它能幫助消化,疏通關節。

(五)榆莢的果實可以做成醬,吃起來很香。但是味道稍微辛辣,可以幫助肺氣。它能殺死體內寄生蟲,使氣順暢,讓人食慾增加。還能消除心腹之間的惡氣,使其在體內自然消解。陳年的榆莢殘渣,長期服用效果更好。

(六)榆莢還可以外敷,對各種瘡、癬都有很好的療效。

(七)另外,對於突然因寒冷引起的腹部心痛,食用榆莢可以治癒。

9. 酸棗〈平〉

主寒熱結氣,安五臟,療不能眠。〔證〕

白話文:

主要治療寒熱交錯引起的氣結,能安定五臟,治療失眠。

10. 木耳〈寒〉

無毒。利五臟,宣腸胃氣擁、毒氣,不可多食。惟益服丹石人。熱發,和蔥豉作羹。〔嘉〕

白話文:

木耳,性寒,沒有毒性。它對五臟有益處,能疏通腸胃氣滯和毒素,但不宜多吃。只有服用丹石藥物的人適合食用。如果吃了身體發熱,可以和蔥、豆豉一起煮成羹湯來吃。[嘉祐本草]

11.

(一)桑椹:性微寒。食之補五臟,耳目聰明,利關節,和經脈,通血氣,益精神。〔心〕

(二)桑根白皮:煮汁飲,利五臟。又入散用,下一切風氣水氣。〔嘉〕

(三)桑葉:炙,煎飲之止渴,一如茶法。〔嘉〕

(四)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柴:燒灰淋汁入煉五金家用。〔嘉〕

白話文:

(一)桑椹:性味稍微偏寒。食用可以補養五臟,使耳朵和眼睛靈敏,使關節靈活,調和經脈,暢通血氣,增進精神。

(二)桑根的白色表皮:煎煮成汁飲用,可以調利五臟的功能。也可以加入藥散中使用,能消除各種風氣和水氣引起的疾病。

(三)桑葉:經過烘烤後,煎煮成湯飲用可以止渴,就像泡茶的方法一樣。

(四)桑樹皮:煮汁可以染成褐色,而且顏色持久不褪。桑樹的木柴:燒成灰後,淋汁可以應用於冶煉金屬和製作家用器物。

12.

(一)淡竹上,甘竹次。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痹,鬼疰惡氣。殺小蟲,除煩熱。〔證〕

(二)苦竹葉:主口瘡,目熱,喑啞。〔證〕

(三)苦竹筎:主下熱壅。〔證〕

(四)苦竹根:細銼一斤,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三服。大下心肺五臟熱毒氣。〔證〕

(五)筍:寒。主逆氣,除煩熱,又動氣,能發冷症,不可多食。越有蘆及箭筍,新者稍可食,陳者不可食。其淡竹及中母筍雖美,然發背悶腳氣。〔心·嘉〕

(六)苦筍不發痰。〔證〕

(七)竹筍不可共鯽魚食之,使筍不消成症病,不能行步。〔心〕

(八)慈竹:夏月逢雨,滴汁著地,生蓐似鹿角,色白。取洗之,和姜醬食之,主一切赤白痢。極驗。〔遺〕

(九)慈竹瀝:療熱風,和食飲服之良。〔嘉〕

(十)淡竹瀝:大寒。主中風大熱,煩悶勞復。〔證〕

(十一)淡竹筎:主噎膈,鼻衄。〔證〕

(十二)竹實:通神明,輕身益氣。〔證〕

(十三)䈽、淡、苦、甘外,余皆不堪,不宜人。〔證〕

白話文:

(一) 淡竹最好,甘竹次之。主要治療咳嗽、氣逆、口渴、痰飲、喉嚨腫痛、鬼魅引起的疾病和穢濁之氣。能殺死體內小蟲,消除煩躁發熱的症狀。

(二) 苦竹葉:主要治療口瘡、眼睛發熱、聲音嘶啞。

(三) 苦竹的內皮(筎):主要治療下焦熱盛引起的阻塞。

(四) 苦竹根:將一斤切碎,用水五升煎煮成一升,分三次服用。能大幅度清除心、肺和五臟的熱毒之氣。

(五) 竹筍:性寒。主要治療氣逆,消除煩熱,但也會使氣機運行加快,可能引發寒性疾病,不宜多食。尤其是蘆筍和箭筍,新鮮的可以稍微吃一些,陳舊的不可食用。淡竹和中母竹的筍雖然味道鮮美,但容易引發背部腫痛和腳氣。

(六) 苦筍不會產生痰液。

(七) 竹筍不可與鯽魚一同食用,會使竹筍難以消化,形成積滯性疾病,導致行走困難。

(八) 慈竹:夏天下雨時,竹子滴落的汁液在地上會長出像鹿角的白色菌類。取來洗淨,和薑醬一起食用,主要治療各種紅痢和白痢,效果極佳。

(九) 慈竹的汁液:治療熱邪引起的風病,與食物一起服用效果良好。

(十) 淡竹的汁液:性大寒。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高熱、煩躁、以及病後復發。

(十一) 淡竹的內皮(筎):主要治療食道阻塞、鼻出血。

(十二) 竹子的種子:能使人神智清明、身輕體健、增強體力。

(十三) 除了䈽竹、淡竹、苦竹、甘竹之外,其它的竹子都不可取,對人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