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一氣湯
XIAN TIAN YI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林繩墨大全》卷九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7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先天一氣湯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皁莢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先天一氣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壅盛、痰濁內阻,以及由此引發的咳嗽、氣喘等症狀。皁莢可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幫助改善肺部炎症,緩解呼吸道阻塞。
- 通利二便,驅除積滯:皁莢還有通利二便的功效,能促進腸胃蠕動,排除體內積滯,改善消化功能。先天一氣湯中常配合其他通便藥物,共同發揮促進排泄、清熱解毒的作用,減輕肺部負擔,促進病情恢復。
先天一氣湯中加入豬肉,並非單純爲了增加肉味或補益,而是基於中醫藥理論的考量。
豬肉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補氣血、益脾胃、潤燥的功效。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族等營養物質,能爲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並促進氣血生化。先天一氣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虛、血虛、脾胃虛弱等症,而豬肉恰能補益脾胃,促進氣血生化,增強人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豬肉與其他藥材相配,還能起到“引藥入脾胃”的作用,使藥效更易發揮,提高療效。
先天一氣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先天一氣湯主要針對脾氣虛弱、元氣不足的患者,茯苓可補益脾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為氣血生化提供充足的來源,從而改善虛弱之症。
- 利水滲濕:茯苓亦具利水滲濕之效,可祛除體內水濕,改善因濕氣困阻而導致的胸悶、腹脹、肢體沉重等症狀。先天一氣湯中其他藥材如人參、黃芪等,也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與茯苓合用,可共同達到補氣利水、扶正祛邪之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先天一氣湯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先天一氣湯主要用於治療:
- 多年楊梅結毒(晚期梅毒)
- 輕粉(汞劑)中毒後遺症
- 皮膚潰瘍久不收口
- 筋骨疼痛伴隨日夜呻吟
- 肢體拘攣僵硬
- 角弓反張(背部肌肉強直)
- 梅毒性神經病變(梅瘋)
此方針對梅毒晚期及汞劑治療後遺症,顯示出傳統中醫對性傳播疾病及其治療副作用的理解與應對。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分析
皂角樹皮系統(根身枝皮)
- 經特殊炮製(鹽、灰、醋、酒炒製)增強解毒功效
- 傳統認為能除濕毒、殺蟲止癢
- 現代理解可能含皂苷類成分,具有抗炎、抗微生物作用
獖豬肉(閹豬肉)
- 提供營養基質,緩和藥性
- 傳統認為能「引藥歸經」,攜帶藥效至病灶
上茯苓(土茯苓)
- 經典梅毒治療藥物,清熱解毒除濕
- 現代研究顯示對梅毒螺旋體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加減法原理
- 上部加藥(桔梗、川芎、升麻、藁本、蔓荊子):引藥上行,針對頭面部症狀
- 下部加藥(豬苓、澤瀉、牛膝、木瓜等):利濕下行,緩解下肢症狀
- 體現中醫「病位引經」治療思想
治療機制
- 解毒作用:通過皂角、土茯苓等清除體內梅毒餘毒和汞劑殘留
- 除濕通絡:解決梅毒導致的濕熱瘀阻、經絡不通
- 營養支持:豬肉提供營養,幫助修復汞劑造成的組織損傷
- 症狀對治:針對不同部位的具體表現進行個體化加減
煎服法特點
- 肉藥同煎:獨特製劑方法,可能增強藥物吸收
- 分時段服藥:根據病位選擇不同服藥時間(食後、食遠、空心)
- 藥渣再利用:體現古代醫療資源節約理念
此方綜合體現了傳統中醫「解毒扶正」、「標本兼治」、「三焦分消」的治療思路,對梅毒晚期複雜病機有系統性的應對策略。
傳統服藥法
皂角樹皮(根身枝皮俱用;銼片,每斤用食鹽2兩半,木柴灰2兩半,米醋6兩,無灰好酒6兩,拌勻炒乾)1兩2錢,獖豬肉4兩,好上茯苓4兩。
上部加桔梗、川芎、升麻,頂上再加藁本,面上再加蔓荊子;下部5莖陰囊加豬苓、澤瀉;腿足加牛膝、木瓜、防已、薏苡仁。
水4碗,煎肉熟為度,取肉切碎,酒下藥汁,多作2次,少作1次服,上部食後服,中部食遠服,下部空心服;滓再煎,中時服;滓3煎,臨睡服;多煎亦可代茶。1日1貼,切莫間斷。服3-4貼後,或手
忌燒酒、牛肉、茶、房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滋陰潤燥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先天一氣湯, 出處:《醫林繩墨大全》卷九。 組成:皂角樹皮(根身枝皮俱用;銼片,每斤用食鹽2兩半,木柴灰2兩半,米醋6兩,無灰好酒6兩,拌勻炒乾)1兩2錢,獖豬肉4兩,好上茯苓4兩。 主治:多年楊梅結毒、輕粉毒,不收口,筋骨疼痛,晝夜呻吟;並手足拘攣,角弓反張,梅瘋等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