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龍丸

WU L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20.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18%
心經 18%
胃經 9%
腎經 9%
大腸經 7%
肺經 7%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屋龍丸方中包含伏龍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伏龍肝性寒,味苦,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瘀阻所致的各種病症。屋龍丸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伏龍肝的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功效可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伏龍肝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局部瘀血狀態,進而緩解疼痛。屋龍丸中加入伏龍肝,可增強其活血化瘀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

「屋龍丸」方劑中含有「墨」,這並非單純的書寫工具,而是藥用墨,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1. 鎮心安神: 墨性寒涼,入心經,能清心火,鎮心神,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2. 收斂止血: 墨有收斂止血作用,可治療外傷出血、鼻出血等。

因此,「屋龍丸」中加入「墨」,是為了發揮其鎮心安神、收斂止血的藥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屋龍丸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屋龍丸主治血虛頭暈、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症,當歸能補益心血,改善血液循環,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症狀。
  2. 活血化瘀: 屋龍丸中可能含有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如川芎、赤芍等,當歸與其共同作用,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血液流通,減輕疼痛,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

屋龍丸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如下:

  1. 消積化滯: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積滯不消、腹痛脹滿等症狀。
  2. 活血化瘀:皁莢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

因此,皁莢在屋龍丸中起到消積化滯、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屋龍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分析:

屋龍丸由伏龍肝、墨、當歸、草果四味藥組成。

  • 伏龍肝: 據描述,其主要功效為調節體內氣血、滋補腎臟。從現代角度理解,可能具有止血、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修復腸道黏膜,緩解出血症狀。
  • 墨: 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效。在出血病症中,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清除瘀血,減輕疼痛,同時可能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
  • 當歸: 擅長養血調經、潤燥通便。對於因血虛引起的腸道功能失調有益,可潤滑腸道,促進大便排出,亦有助於改善因出血導致的血虛狀態。
  • 草果: 具有行氣解表、散寒除濕的功效。對於腹部冷痛有緩解作用,有助於推動腸道氣機運行,可能與緩解因氣機不暢引起的腹痛有關。

古文記載與治療原理:

《聖濟總錄》記載:「治大便下血,腹內痛不可忍,屋龍丸方」。此處明確指出屋龍丸的主治為大便下血,且伴隨腹部劇痛的症狀。

綜合藥物組成及古文記載,可以推斷屋龍丸的治療原理如下:

  1. 止血與收斂: 伏龍肝可能為主要的止血藥物,其收斂固澀作用有助於止住腸道出血。墨的活血化瘀作用雖與止血看似矛盾,但其促進局部循環的特性有助於排出瘀血,並可能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效果,兩者相輔相成。
  2. 緩解疼痛: 腹部劇痛可能與氣滯血瘀有關。墨的活血化瘀作用,加上草果的行氣散寒作用,能疏通氣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3. 調和腸道功能: 當歸能養血潤燥,對於因失血或血虛導致的腸道功能紊亂有改善作用。其潤腸通便作用有助於促進大便排出,避免因排便困難加重出血。
  4. 整體調節: 各藥物協同作用,從止血、止痛、調理腸道等多方面著手,全面改善大便下血,腹痛等症狀。

總結:

屋龍丸針對大便下血,腹內痛不可忍之症,通過伏龍肝、墨、當歸、草果的協同作用,達到止血、止痛、調和腸道功能,整體調節的目的。其治療重點在於止血的同時,兼顧活血化瘀、疏通氣機、調養血氣,從多方面緩解病症。

傳統服藥法


屋龍尾1兩,伏龍肝1兩,墨(燒令煙斷)1兩,當歸(切,焙)1兩,皂莢子仁(炒)半兩。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煎生薑艾葉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屋龍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組成:屋龍尾1兩,伏龍肝1兩,墨(燒令煙斷)1兩,當歸(切,焙)1兩,皂莢子仁(炒)半兩。 主治:大便下血,腹內痛不可忍。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