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墨丸

SHUANG M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熱 (1.8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大腸經 19%
肝經 17%
肺經 12%
脾經 12%
心經 9%
腎經 9%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霜墨丸]的組成中包含[砒霜],因為砒霜具有強烈的燥濕解毒作用。砒霜常用於治療由濕熱毒邪引起的病症,對於一些難以治療的外邪感染具有顯著效果。它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濕熱引起的症狀。然而,由於砒霜的毒性較強,它的使用需謹慎。在[霜墨丸]中,砒霜的加入目的是在短期內強效解毒,但需適當控制劑量。

霜墨丸的組成中,包含「墨」,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墨性寒涼,可清熱解毒,對於火毒內蘊、熱毒熾盛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收斂止血:墨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控制出血,尤其對於外傷出血、鼻出血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霜墨丸中墨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藥性,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霜墨丸方劑中加入綠豆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綠豆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霜墨丸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分瘀熱所致的各種疾病,綠豆粉的加入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患者的熱症。
  2. 緩和藥性: 霜墨丸中常含有其他性味較烈的藥材,綠豆粉的加入可以起到緩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對患者造成刺激或副作用。

主治功效


《聖濟總錄》中記載的霜墨丸,其組成包含砒霜、墨、綠豆粉三味藥材,主治「痎瘧」。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所述,霜墨丸主要用於治療痎瘧。痎瘧是一種週期性發作的瘧疾,其特徵為寒熱交替。

治療原理分析:

  1. 砒霜的運用: 砒霜在此方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古籍記載砒霜具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儘管現代醫學對砒霜的毒性有所警惕,但在古代醫學中,砒霜被認為具有以毒攻毒、峻猛斬邪的功效。在治療痎瘧時,砒霜可能被用來針對瘧邪,達到抑制甚至清除的目的。

  2. 墨的輔助作用: 墨則具活血化瘀、散結消腫之效。痎瘧的病程中,可能出現氣血瘀滯、經絡不暢的情況,墨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疏通氣血,改善病理狀態。

  3. 綠豆粉的佐使作用: 綠豆粉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痎瘧發病過程中常伴有熱邪,綠豆粉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緩解熱象。其利尿消腫之效,亦有助於排除體內病理產物。

綜合分析:

霜墨丸的治療原理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透過砒霜的峻猛攻邪、墨的活血化瘀、以及綠豆粉的清熱解毒等多重作用,共同針對痎瘧的病因病機,達到治療效果。此方用藥雖具峻烈之性,然《聖濟總錄》亦提及“既效不必盡劑”,強調藥到病除即可,避免過度用藥。

總而言之,霜墨丸以砒霜為主藥,搭配墨與綠豆粉,組成一個攻邪祛瘀、清熱利濕的方劑,用於治療痎瘧。其治療思路體現了古代醫家以毒攻毒,並結合活血、清熱等方法,達到療疾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砒霜1錢,墨半錢,蓐草灰半錢,綠豆粉1分。
上為細末,用糯米粥和丸,如小豆大。
每服2丸,未發前一時辰醋湯送下。端午日未出時,面東修合,不得言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霜墨丸有毒,使用時必須遵醫囑。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霜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砒霜1錢,墨半錢,蓐草灰半錢,綠豆粉1分。 主治:痎瘧。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