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瓜蒂散
JIA WEI GUA D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醫大全》卷三十九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瓜蒂散中加入白茅根,主要是因為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
瓜蒂散本身以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為主,而白茅根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利尿的作用,更有效地排除體內濕熱,並同時兼具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一些伴有血熱或出血症狀的患者,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因此,白茅根的加入,不僅可以加強方劑的療效,還可以擴大其適應症,使其更能針對不同病症的患者。
加味瓜蒂散中加入蘆根,主要是針對其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
蘆根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其清熱利尿,可幫助排出體內熱毒,緩解因熱邪內蘊引起的尿赤、尿痛、小便不利等症狀;其涼血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鼻衄、咯血、吐血等症狀。
因此,在加味瓜蒂散中加入蘆根,可以加強方劑的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進一步改善因熱邪內蘊、血熱妄行所引起的相關症狀。
加味瓜蒂散中加入瓜蒂的原因:
加味瓜蒂散以瓜蒂為君藥,乃因瓜蒂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咳、降逆止嘔之效。
其清熱解毒之功,可治熱毒壅盛之咽喉腫痛,利咽止咳之效,可治肺熱咳嗽,而降逆止嘔之性,則可治胃熱引起的嘔吐。
故瓜蒂在加味瓜蒂散中,起著清熱解毒、利咽止咳、降逆止嘔之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加味瓜蒂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瘍醫大全》與《石室祕錄》的記載,加味瓜蒂散的主要功效在於 湧吐,其應用範圍主要針對 痰涎壅滯、食積毒邪 以及 蟲積 等導致的病症。
1. 痰涎壅滯:
- 病症表現: 頭面腫脹如斗大,視物變小,飲食不思,呻吟如睡。
- 治療原理: 此類病症被認為是體內痰涎壅盛,阻滯氣機,上擾清竅所致。加味瓜蒂散中的瓜蒂具有強烈的湧吐作用,能迅速將體內痰涎等積滯之物排出,疏通氣機,使頭面腫脹消退,恢復清明。白茅根和蘆根則輔助清熱利水,以助瀉邪外出。
- 文獻佐證:
- 《瘍醫大全》:「人忽頭面腫如斗大者,看人小如三寸,飲食不思,呻吟如睡,此痰也。用瓜蒂散吐之,而頭目之腫消;又吐之而見人如故矣。」
- 《石室祕錄》:「更有人忽頭面腫如斗大,看人小如三寸,飲食不思,呻吟如睡,此痰也。(〔批〕天師曰:此亦邪氣憑之迫。)用瓜蒂散吐之,而頭目之腫消。又吐之,而見人如故矣。」
2. 食積毒邪:
- 病症表現: 食河豚中毒(僅見古文提及,未在組方中明確標示)。
- 治療原理: 雖然文獻中提到河豚中毒,但此方劑更廣泛的用途在於治療因飲食不潔或積滯導致的毒邪內蘊,瓜蒂的強烈湧吐作用能夠直接將毒邪排出體外,防止毒邪進一步蔓延,白茅根與蘆根則能清熱解毒,協助機體恢復。
- 文獻佐證:《瘍醫大全》記載加味瓜蒂散的古代主治為:「食河豚中毒。」
3. 蟲積:
- 病症表現: 中心悶甚,面色赤紅,不能進食,或伴隨胃脘作痛,遇飢更甚。
- 治療原理: 此類病症是由於體內有寄生蟲作祟,導致氣機阻滯、脾胃失和。加味瓜蒂散的湧吐作用,不僅能夠排出體內積滯之物,還能將寄生蟲一併排出。配合人參、半夏、甘草、黃連、陳皮等藥物,能起到扶正祛邪、理氣止痛之效。
- 文獻佐證:
- 《瘍醫大全》:「人有中心悶甚,面赤不能飲食,此得之食腥,有蟲在胸中也。以加味瓜蒂散治之,方用人參、半夏、甘草各三錢,黃連、陳皮各一錢,瓜蒂七個吐之。吐蟲數升,皆赤頭而尾如魚。」
- 《石室祕錄》:「更治陳登之病,中心悶甚,面赤不能飲食。予謂有蟲在胸中,必得之食腥也。以半夏三錢,瓜蒂七個,甘草三錢,黃連一錢,陳皮一錢,人參三錢吐之。(〔批〕加味瓜蒂散。)吐蟲三升,皆赤頭而尾如魚。」
綜上所述, 加味瓜蒂散的主治功效在於其強力的湧吐作用,通過此作用,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痰涎、食積、毒邪以及寄生蟲等,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吐法”,是中醫治療學中重要的一種治療手段。 此方雖用藥簡單,卻能針對病機,迅速解除病痛,但須注意病機是否適用。
傳統服藥法
白茅根1兩, 蘆根1兩, 瓜蒂1個。
水煎服。必大吐,吐後必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食河豚中毒。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瓜蒂散,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九。 組成:白茅根1兩,蘆根1兩,瓜蒂1個。 主治:食河豚中毒。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