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散

TIAN LU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脾經 33%
膀胱經 33%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田螺散方劑中包含田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藥性功效:田螺性寒,味甘鹹,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滋陰降火之功效。對於熱毒壅盛、濕熱黃疸、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2. 配伍增效:田螺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田螺與黃芩、梔子等清熱解毒藥材配伍,可加強清熱解毒之力;與薏苡仁、茯苓等利濕藥材配伍,可增強利濕退黃之效。

總之,田螺在田螺散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藥性功效和配伍增效作用,使該方劑具有較好的臨牀療效。

主治功效


田螺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田螺散的主要功效在於治療「體氣」,即現代醫學所稱的狐臭。透過分析各典籍,可以歸納出其治療原理如下:

**《仁齋直指方論》**明確指出田螺散用於治療「體氣」,並解釋此病因「內有油濕」。這說明古人認為狐臭的產生與體內濕熱有關。田螺散的組成雖未明確列出,但可知其主要成分田螺,具備利尿、消腫、解毒之效,可能透過利水滲濕,排除體內濕濁,達到治療目的。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直接點明「田螺散,治狐臭有效」。此處再次肯定了田螺散治療狐臭的功效。

**《濟世全書》**提及「田螺散,治體氣,患此疾者,耳內有油濕是。」這進一步證實了狐臭與體內濕濁相關的觀點,並提出耳內油濕作為診斷依據。該書同時詳細描述了田螺散的製備方法,即將巴豆肉置入田螺體內,取其滲出液外敷患處。巴豆具有峻瀉逐水的功效,搭配田螺,或許能增強祛濕除臭的效果。

**《濟陽綱目》**中,田螺散亦被列為治療「體氣」的方劑,與前述文獻相互印證。

**《古今醫統大全》**則詳述田螺散的製備和使用方法,與《濟世全書》的記載類似,強調使用田螺滲出液外敷腋下,能「永絕其根」。

綜合以上,田螺散治療狐臭的原理可歸納為:

  1. 祛濕解毒: 田螺本身具有利尿、消腫、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排出體內濕濁,減少體表分泌物的產生,從而達到改善狐臭的目的。
  2. 外敷滲透: 將田螺與巴豆處理後產生的滲出液外敷於腋下,能更直接作用於患處,可能透過藥物的滲透性,加速代謝,清除局部穢濁之氣,達到除臭的效果。
  3. 清熱燥濕: 有些文獻提到狐臭與濕熱有關,而田螺與巴豆的組合,或具有一定的清熱燥濕作用,能從病因上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田螺散的主治功效集中於治療狐臭,其治療原理是透過田螺本身的利尿、消腫、解毒作用,結合巴豆的峻瀉特性,達到祛濕、解毒、除臭的效果。雖然古代文獻並未詳述其具體組成,但透過分析其主要成分與使用方法,可大致推斷其治療機理。

傳統服藥法


大田螺2個。
各起掩,入巴豆1粒,去殼取肉在螺內,仍掩住,須臾盡化成水,卻去掩挾置胸下,令水貼在肉上。須臾狐氣上衝,惡心欲吐,卻以感應丸1帖並神保丸3丸,同用溫湯送下,令瀉即愈,2服斷根。
《醫統》引《經驗方》本方用大田螺一枚,清水養之,俟靨開,以巴豆肉一粒,針挑納螺口中,即放盞內,夏日過宿,冬月五七宿,自然成水。治體氣,取水搽腋下,永絕其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田螺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五。 組成:大田螺2個。 主治:狐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