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臍散

AN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中性 (0.9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胃經 18%
腎經 18%
心經 13%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安臍散中加入羚羊角,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的功效。

羚羊角味鹹性寒,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化解因熱毒入侵而引起的發熱、煩躁、神志不清等症狀。而其鎮驚止痙之效,則能有效控制因熱毒入心、肝經而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因此,在安臍散中加入羚羊角,可以有效治療小兒熱病、驚厥、抽搐等症狀,並起到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的作用。

安臍散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收斂止血: 血餘炭為血竭炭化而成,性寒,味苦澀,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效。臍部易受外傷或感染,血餘炭可快速止血,防止血流不止,並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 血餘炭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除傷口感染,防止炎症擴散,有助於傷口快速恢復。

因此,安臍散中加入血餘炭,不僅可止血,更能消炎殺菌,促進傷口癒合,提升療效。

安臍散中包含蜈蚣,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

蜈蚣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的特性,能有效治療因血瘀導致的臍周疼痛、腫脹等症狀。

此外,蜈蚣還具備驅風止痙的功效,能針對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臍周疼痛、腹痛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安臍散中加入蜈蚣,旨在通過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臍周疼痛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安臍散」主治功效分析

綜觀各醫家典籍對「安臍散」的記載,此方劑主要針對新生兒斷臍後,臍部出現的相關問題,如臍中汁液滲出、紅腫疼痛等症狀。其治療機理主要圍繞著清熱解毒、收斂止痛、祛風止痙等方面,以下將進行詳細解析:

主治功效

  1. 臍中汁出、赤腫:這是「安臍散」最主要的應用方向。無論是《嬰童百問》、《世醫得效方》、《幼科類萃》、《赤水玄珠》、《原幼心法》等,皆明確指出其治療「臍中汁出,或赤腫」的功效,並且說明,此症狀可能由於水乳入臍所致,顯示此方劑具有收濕斂瘡、消炎止痛的作用。

  2. 小兒臍風:雖然《保嬰撮要》中未直接提及,但其配伍的羚羊角、蜈蚣等藥材,具有平肝息風、解毒止痙的功效,可推測其亦能用於治療因風邪引起的臍部疾病,故「小兒臍風」為其古代功效主治。

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羚羊角: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的功效,可清除體內熱毒,減輕臍部紅腫發炎。
    • 蜈蚣:性辛溫,具有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作用,可促進臍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白石脂: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可加速傷口癒合,減少滲出。
    • 當歸: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改善局部血瘀狀況。
  2. 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 血餘炭(亂髮燒存性):具有收斂止血、化瘀生肌的作用,可止血止痛,促進瘡面癒合,對滲出液有收濕作用。
    • 白石脂: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可加速傷口癒合,減少滲出。
  3. 祛風止痙

    • 羚羊角、蜈蚣:兩者均有平肝熄風、止痙的效果,可緩解因風邪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 **《保嬰撮要》**特別強調「以絹帕緊束,恐犯風也」,更印證了風邪與臍部疾病的關聯。

配伍分析

《保嬰撮要》 所載之安臍散配方,由羚羊角、血餘炭、蜈蚣組成,此配伍體現了以下特點:

  • 羚羊角:可清熱、平肝、息風,針對體內熱毒及風邪。
  • 血餘炭:止血、化瘀、收斂,針對出血及傷口。
  • 蜈蚣:可驅風、止痛、解毒,針對疼痛及風邪。

此配方能全面處理臍部紅腫、滲出、疼痛等問題,體現了組方嚴謹,標本兼治的特點。

《慈幼新書》、《原幼心法》 所載之安臍散配方,則由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組成。此配伍具備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效,更側重於濕熱蘊積所致之臍部疾病。

其他醫家 所述,多以單味藥或少數藥物敷貼,如白石脂、油發灰、當歸末等,亦能起到收斂止痛、消炎止腫的作用。

總結

綜上所述,「安臍散」主要用於治療新生兒斷臍後的臍部問題,如汁液滲出、紅腫疼痛。其治療原理主要通過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祛風止痙,達到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的目的。各醫家所載配方雖有所差異,但皆能圍繞著上述治療原則,達到不同的療效。不同配伍的安臍散各有側重,也反映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羚羊角1錢(略炒),亂發1團(燒令存性),蜈蚣1條(赤足者,炙)。
上為末。
斷臍後即敷之,以絹帕緊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安臍散, 出處:《直指小兒》卷四。 組成:白石脂末(焙,出火氣)。 主治:小兒臍中汁出,或赤腫。

安臍散, 出處:《幼科類萃》卷三。 組成: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 主治:去濕固氣。主治:小兒臍風。

安臍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一。 組成:羚羊角1錢(略炒),亂發1團(燒令存性)、蜈蚣1條(赤足者,炙)。 主治:小兒臍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