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臍散

AN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胃經 18%
腎經 18%
心經 13%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安臍散中加入羚羊角,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的功效。

羚羊角味鹹性寒,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化解因熱毒入侵而引起的發熱、煩躁、神志不清等症狀。而其鎮驚止痙之效,則能有效控制因熱毒入心、肝經而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因此,在安臍散中加入羚羊角,可以有效治療小兒熱病、驚厥、抽搐等症狀,並起到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的作用。

安臍散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收斂止血: 血餘炭為血竭炭化而成,性寒,味苦澀,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效。臍部易受外傷或感染,血餘炭可快速止血,防止血流不止,並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 血餘炭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除傷口感染,防止炎症擴散,有助於傷口快速恢復。

因此,安臍散中加入血餘炭,不僅可止血,更能消炎殺菌,促進傷口癒合,提升療效。

安臍散中包含蜈蚣,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

蜈蚣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的特性,能有效治療因血瘀導致的臍周疼痛、腫脹等症狀。

此外,蜈蚣還具備驅風止痙的功效,能針對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臍周疼痛、腹痛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安臍散中加入蜈蚣,旨在通過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臍周疼痛的療效。

主治功效


安臍散

安臍散主要由以下中藥材組成:血餘炭、蜈蚣、羚羊角,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嬰兒臍炎。

血餘炭

血餘炭性味苦溫,歸肝、腎、肺、大腸等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血餘炭活血化瘀,可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改善氣血運行。血餘炭化腐生肌,可促進傷口癒合,增強機體免疫力。血餘炭清熱利尿,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血餘炭止血,可抑制出血,止痛,有利於創面的癒合。血餘炭化瘀利尿,可活血化瘀,利尿消腫。血餘炭生肌,可促進創傷、潰瘍的癒合。血餘炭可治療跌打損傷、癰腫、潰瘍、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熱淋、石淋、尿血、瘡瘍、腫毒等症狀。

蜈蚣

蜈蚣主入肝腎經,既平肝熄風,又能清肝熱、通絡定痛、活血化瘀,蜈蚣性辛、溫、微有毒,入藥後性溫,有清熱、息風、止痛、活血化瘀之功,蜈蚣是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藥,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以及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筋脈拘急等疾病。但毒性劇烈,使用務必謹慎,以防中毒。

羚羊角

羚羊角性微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鎮驚安神等功效。羚羊角清熱涼血,可緩解因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心煩等症狀。羚羊角解毒消腫,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羚羊角鎮驚安神,可緩解因驚嚇引起的失眠、多夢等症狀。羚羊角可治療發熱、口渴、心煩、中毒、腫脹、失眠、多夢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安臍散,主要成分是羚羊角、血餘炭、蜈蚣。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嬰兒臍炎。

傳統服藥法


羚羊角1錢(略炒),亂發1團(燒令存性),蜈蚣1條(赤足者,炙)。
上為末。
斷臍後即敷之,以絹帕緊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安臍散, 出處:《直指小兒》卷四。 組成:白石脂末(焙,出火氣)。 主治:小兒臍中汁出,或赤腫。

安臍散, 出處:《幼科類萃》卷三。 組成: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 主治:去濕固氣。主治:小兒臍風。

安臍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一。 組成:羚羊角1錢(略炒),亂發1團(燒令存性)、蜈蚣1條(赤足者,炙)。 主治:小兒臍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