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蜜丸

朱蜜丸

ZHU M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5%
心經 14%
腎經 14%
胃經 10%
大腸經 10%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朱蜜丸方劑中使用蜂蜜,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潤潤燥:蜂蜜性甘潤,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症狀。朱蜜丸常用於治療燥熱咳嗽、咽喉幹痛等症,蜂蜜能潤滑咽喉,緩解咳嗽症狀,並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輔助藥效:蜂蜜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能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朱蜜丸中常含有硃砂,蜂蜜可以減緩硃砂的毒性,提高藥物安全性。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在朱蜜丸中,硃砂的主要作用為:

  1. 鎮心安神:硃砂可平息心火,安神定志,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神志不安等症。
  2. 清熱解毒:硃砂亦能清熱解毒,用於治療外感熱病、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

朱蜜丸中,以蜂蜜為基底,能潤燥和中,更能增強硃砂的作用,使藥力緩和,更易於吸收,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朱蜜丸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疫病」。古代所稱「疫病」泛指具傳染性、流行性的疾病,多與外感戾氣、時行邪毒相關,症候可見發熱、頭痛、身體疼痛,或伴神昏譫語等。朱蜜丸以小劑量丸劑吞服,主要針對疫病初起或預防性使用,屬古代簡便驗方。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朱砂(上等朱砂粉)

  • 性味功效:甘微寒,有毒,歸心經。傳統認為其具「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
  • 治療原理
    • 清心鎮驚:疫病常見熱擾心神,朱砂能鎮心定驚,防止邪熱內陷。
    • 辟穢解毒:朱砂色赤屬火,古代認為其能「辟邪氣」,對抗疫癘之毒(如《本草綱目》載其「殺鬼魅邪惡」)。
    • 物理屏障作用:微量吞服,可能通過消化道形成局部抑菌環境(現代研究顯示朱砂含硫化汞,微量或影響病原體代謝)。

2. 臣藥:白蜜

  • 性味功效:甘平,歸脾、肺經。能「補中潤燥、解毒緩急」。
  • 治療原理
    • 解毒佐制:蜜能緩和朱砂毒性(如《本經逢原》謂「蜜製朱砂,殺其悍烈之性」)。
    • 潤護脾胃:疫病易傷津耗氣,蜜可保胃氣,防朱砂傷胃。
    • 丸劑賦形:蜜為黏合劑,便於小劑量服食,延緩釋放。

3. 輔藥:赤小豆(吞服7枚)

  • 性味功效:甘酸平,能「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 治療原理
    • 協同解毒:赤小豆傳統用於濕熱疫毒(如《傷寒論》治瘀熱發黃),增強清熱利濕之效。
    • 導邪下行:通過利尿作用,助疫毒從小便而解。

4. 配伍特點與整體機理

  • 攻補兼施:朱砂攻邪解毒,白蜜補中護正,赤小豆導邪外出。
  • 劑量設計:丸如麻子大(約0.05g/丸),吞服3-7丸(總劑量0.15-0.35g朱砂),屬微量用藥,意在持續緩解而非峻攻。
  • 服法深意:「勿令齒近之」避免朱砂與口腔黏膜直接接觸(防局部刺激或汞吸收),體現古人用藥謹慎。

總結

此方以朱砂為核心,針對疫病「熱毒擾神」的病機,透過清心鎮驚、辟穢解毒為主,輔以蜜製緩毒、赤小豆利濕,構成簡潔而針對性強的防治方案。反映古代對疫病「以毒攻毒、輕劑緩圖」的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白蜜,上等朱砂粉1兩。
上為丸,如麻子大。
日平旦,吞服3-7丸,勿令齒近之;併吞赤小豆7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朱蜜丸, 出處:《千金》卷九。 組成:白蜜,上等朱砂粉1兩。 主治:疫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