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痔豬膽膏
ZHI ZHI ZHU D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五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25%
膽經 25%
大腸經 25%
肝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治痔豬膽膏」中包含「豬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豬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痔瘡引起的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豬膽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消炎止痛,減輕患者的痛苦。
- 活血化瘀、潤燥止癢: 豬膽含有豐富的膽汁酸,具有活血化瘀、潤燥止癢的功效。對於痔瘡引起的出血、疼痛、瘙癢等症狀,豬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潤燥止癢作用可以緩解瘙癢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治痔豬膽膏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首載於古代醫籍,主療「痔」,即痔瘡。痔瘡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所致,症見肛門腫痛、便血或脫垂。古時以「豬膽膏」外敷,取其清熱解毒、消腫斂瘡之效,結合「槐根白皮」煎湯先洗,加強局部清熱涼血、收澀止痛之功,符合中醫外治「先潔後藥」之理。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豬膽汁:
- 性味苦寒,歸肝、膽、肺、大腸經,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潤燥生肌。《本草綱目》載其「通小便、敷惡瘡、殺疳蟲」,現代研究亦表明其含膽酸類成分,具抗炎、抑菌作用,可減輕局部充血腫脹。
- 本方以炭火熬膏,濃縮其效,外敷直接作用於患處,緩解痔核腫痛。
槐根白皮(洗劑):
- 槐樹根皮性苦微寒,功能涼血止血、清熱燥濕,《日華子本草》言其「治痔瘡、燙傷」。煎湯溫洗患處,能清潔肛周、收斂止血,為外敷豬膽膏預備「藥效環境」。
配伍邏輯與整體功效
此方以「清熱—收斂」為核心:
- 豬膽膏針對局部濕熱瘀滯,苦寒直折火毒,緩解急性腫痛;
- 槐根白皮洗劑先清理濕熱穢濁,兼以涼血,二者協同,標本兼顧。
古人取豬膽「以瀉為補」之理,其熬膏後黏滯性可能形成保護膜,促進瘡面修復,體現「外治內病」的思維。
總結
「治痔豬膽膏」為簡效外治方,透過清熱解毒、局部收斂改善痔瘡症狀。其組方簡約,契合中醫「就地取材、直達病所」之特色,反映古代對動物藥與植物藥協同應用的經驗智慧。
傳統服藥法
豬膽7枚。
取汁,以建盞盛,炭火熬成膏,用單紙攤。
先用槐根白皮溫洗患處,後敷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治痔豬膽膏,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十一。 組成:豬膽7枚。 主治:痔。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