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蜜膏

油蜜膏

YOU MI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大腸經 25%
肺經 25%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油蜜膏方劑中加入豬油,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滑滋養: 豬油性潤滑,能滋養皮膚,緩解乾燥、粗糙等症狀。同時,豬油也有助於藥物成分滲透皮膚,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軟化成膏: 豬油具備良好的延展性和黏稠度,可以作為基底,將其他藥材混合成膏狀,便於塗抹和敷用。這不僅有助於藥物長時間停留在患處,也能促進藥效發揮。

油蜜膏方劑中包含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潤潤燥: 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大腸經,具有潤燥止渴、補中益氣的功效。與其他藥材搭配,可有效緩解因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2. 調和藥性: 蜂蜜作為藥引,能緩和藥性,減少藥物對人體的刺激,提高藥物的吸收率,使藥效更佳。同時,蜂蜜的甜味也能掩蓋藥物的苦味,提高患者的服藥順應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油蜜膏為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與應用如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據古籍記載,此方主治「失音」,即聲音嘶啞或完全發聲困難之症。古代醫家認為,失音多與肺燥津虧、喉嚨失潤有關,而油蜜膏以油脂與蜂蜜配伍,能滋潤肺臟、濡養喉嚨,從而改善因乾燥或陰液不足導致的聲音障礙。

二、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1. 公豬油

    • 性味甘涼,具潤燥、滋陰之效,傳統用於「潤肺澤膚,通腸利血脈」(《本草備要》)。
    • 此處取其「潤」性,直接作用於咽喉與肺系,緩解黏膜乾燥,修復聲門耗傷。
    • 煉去滓後更易吸收,質地滑膩可形成保護層,減輕喉部摩擦刺激。
  2. 蜂蜜

    • 性味甘平,能「和營衛,潤臟腑,通三焦,調脾胃」(《本草綱目》)。
    • 其黏稠之性可助豬油附著於咽喉,長時間保濕;且含多種活性成分,可能具局部消炎作用。
    • 與豬油同煉,增強協同效應,形成「甘潤相濟」之局,共奏生津潤燥之功。

三、配伍推理與作用機制

此方結構簡潔,以「潤」為核心:

  • 豬油側重滋養陰液,針對臟腑乾枯之本;蜂蜜側重濡潤局部,緩解咽喉乾澀之標。
  • 二者煉製後質地綿密,能緩慢釋放於咽喉,形成物理性屏障,減少外界刺激所致聲帶損傷。
  • 古代失音病因多與「肺熱葉焦」或「津液不下」相關,油蜜膏通過補益肺陰、潤降氣道,可能間接調節氣機上逆導致的聲門不利。

四、潛在應用延伸

若依「同類相從」理論,此方或可延伸用於:

  • 久咳無痰(燥咳)之輔助治療;
  • 熱病後期陰傷所致的咽喉乾痛;
  • 聲帶過度使用(如演說、歌唱)後的保養。

總言之,油蜜膏體現古代「以潤治燥」的直觀思維,通過油脂與蜜的協同滲透,達到局部與整體兼顧的潤澤效果。

傳統服藥法


公豬油1斤,蜜1斤。
公豬油煉去滓,入蜜再煉,冷成膏。
不時挑服1茶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聲音嘶啞

相同名稱方劑


油蜜膏, 出處:《嵩崖尊生》卷六。 組成:公豬油1斤,蜜1斤。 主治:失音。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