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蠟膏
YOU LA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匯言》卷十九引瓦氏祖傳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肝經 50%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油蠟膏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珍珠具有美白、淡斑功效: 珍珠富含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珍珠蛋白,具有抑制酪胺酸酶活性、減少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膚色不均、色斑等問題,提升皮膚白皙度。
- 珍珠能滋潤肌膚、延緩衰老: 珍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能為肌膚補充營養,促進細胞再生,提升肌膚彈性,同時其抗氧化成分也能延緩肌膚衰老,使肌膚保持年輕狀態。
因此,油蠟膏中加入珍珠,能有效提升其美白、淡斑、滋潤和抗衰老功效,使膏方更加全面,效果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油蠟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諸毒疽瘡」,尤其針對瘡瘍深入筋絡骨節、久潰難癒之重症。其證見膿血淋漓、肌肉腐敗,甚至蝕骨穿關,屬中醫「陰瘡」「頑瘍」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瘡瘍多因氣血虧虛、毒邪深伏,或瘡潰後正氣無力托毒生肌所致。油蠟膏以「去腐生肌」為核心,結合滋養潤澤之法,促進瘡面癒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真珠(珍珠)
- 性味甘鹹寒,入心肝經。古代用豆腐煮製以去其寒性,燈草研磨助其質地輕浮。
- 傳統功效:解毒生肌、收斂潰瘍,《本草綱目》載其可「解痘疔毒,鎮心安魂」。本方取其「收斂瘡口」之功,尤其適用於膿水淋漓之瘡瘍。
頭生兒胞衣(紫河車)
- 性味甘鹹溫,為血肉有情之品。以銀簪穿孔去惡血,火烘乾燥後研末,意在保留其「補養精血」之性。
- 傳統功效:大補元氣、生肌長肉,《本草拾遺》言其「主血氣羸瘦,婦人勞損」。本方取其「滋養潰瘍基底」之用,助腐去新生。
白蠟與豬脂油
- 白蠟(蜂蠟)性味甘淡平,具收澀、生肌之效;豬脂油潤澤護瘡,古代視為「引藥透入」之媒。
- 二藥熔合為膏基,既能固形,又可形成油性屏障,保護瘡面免受外邪侵擾,同時緩解乾裂疼痛。
方劑配伍邏輯
- 攻補兼施:珍珠清解餘毒,胞衣補益氣血,契合「腐去則新生,正復則毒退」之理。
- 潤澀並行:白蠟收澀瘡口,豬脂潤澤枯槁,防止瘡面過度乾燥而妨礙愈合。
- 外治與內聯:雖為外敷藥,但胞衣補養之力透過局部吸收,呼應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理論。
總評
此方設計體現古代瘍科「煨膿長肉」的治療思想,通過解毒、補養、潤護三法並行,針對瘡瘍後期正虛毒戀的病機,尤其重視「血肉之品」的生肌作用,為典型的中醫外科膏方思路。
傳統服藥法
真珠1錢,頭生兒胞衣1具。
以豆腐裹煮真珠一時許,拌燈草同研極細末;頭生兒胞衣1具,以銀簪穿孔數十,清水滌洗惡血淨,火烘乾燥,不可焦,研極細末,如不細,再烘再研,務要細如飛面者佳,如內有筋皮堅韌,研不細者,去之;白蠟1兩,豬脂油1兩,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並真珠末,調勻,瓷器收貯。
遇時患,以豬蹄湯淋洗毒瘡淨,將蠟油藥以軟抿子腳挑取,輕輕敷上,再以鋁粉油膏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油蠟膏, 出處:《本草匯言》卷十九引瓦氏祖傳方。 組成:珍珠1錢,頭生兒胞衣1具。 主治:一切諸毒疽瘡,穿筋潰絡,爛肌損骨,破關通節,膿血淋漓,潰久不收之證。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