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色礞石丸

YIN SE MENG SH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23%
胃經 23%
心經 12%
脾經 12%
大腸經 5%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銀色礞石丸」方劑中包含「礞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礞石性寒,能清熱瀉火:銀色礞石丸多用於治療熱證,例如發熱、口渴、煩躁、尿赤等。礞石性寒,能清熱瀉火,降火除煩,對熱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礞石能利尿通淋:銀色礞石丸亦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尿頻、尿痛等症。礞石能利尿通淋,促進尿液排出,有助於清除尿路感染的病原體,緩解尿頻、尿痛等症狀。

銀色礞石丸中添加青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銀色礞石丸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青黛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緩解炎症。
  2. 抑菌消炎: 青黛中含有靛玉紅等成分,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銀色礞石丸常用於治療口腔潰瘍、扁桃體炎等感染性疾病,青黛的加入可輔助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銀色礞石丸中加入大青葉,主要是因為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大青葉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丹毒、濕疹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銀色礞石丸方劑中,大青葉的加入,一方面可以配合其他藥物,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抑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銀色礞石丸

礞石,青黛,大青葉。

礞石

性寒涼,味鹹、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消炎止痛、鎮咳平喘、固澀止帶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癤腫毒、咽喉腫痛、咳嗽氣喘、血痢帶下等症狀。

青黛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溫毒發斑、產後熱痢下重、吐血、咯血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青黛中的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清熱解毒、降溫除火之效;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涼血止血、斂瘡生肌之功。另外,青黛還能解毒除熱,消腫止痛,緩解疼痛。

大青葉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血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等功效。常 används för att behandla feber i kroppen, malaria, förkylning, feber, halsont, blödning, förgiftning, inflammation, lever- och njursjukdomar.

總結

中藥方劑「銀色礞石丸」,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清熱瀉火、止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結胸、臟結病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銀色礞石2錢(末),青黛2錢,大青半兩,大碌半兩(略炒過)。
取積年(歹奄)食。
上為細末,以糯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3丸,大人5丸,用炒去皮豆豉末半錢,膩粉1字,用水煎下藥。如難轉者,更用川大黃末半錢,水1盞,煎至5分,入膩粉1字,調放溫下藥,臨臥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膽囊炎

相同名稱方劑


銀色礞石丸, 出處:《傳家秘寶》卷中。 組成:銀色礞石2錢(末),青黛2錢,大青半兩,大碌半兩(略炒過)。 主治:取積年殗食。主治:結胸、臟結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