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薏苡羹
YI YI GE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脾經 25%
肺經 25%
腎經 25%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薏苡羹中包含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功效: 薏苡仁性涼味甘,具有清熱利濕、健脾滲濕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濕熱所致的各種疾病,如水腫、腹瀉、小便不利等。
- 美容養顏: 薏苡仁富含蛋白質、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具有一定的美容養顏功效,能改善皮膚粗糙、色素沉著等問題,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其美容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薏苡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虛勞為古代常見病證,泛指因氣血陰陽耗損、臟腑功能衰退所致之慢性虛弱狀態,症見形體羸瘦、倦怠乏力、飲食減少等。薏苡羹以薏苡仁配伍羊肉,取其「輕身益氣,嗜食」之效,針對虛勞患者食慾不振、氣虛體弱之核心病機,透過食療調補,恢復脾胃運化功能與氣血生化之源。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薏苡仁(君藥)
- 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傳統視其具「滲濕健脾」之功。
- 《神農本草經》載其「主筋急拘攣,久風濕痹,下氣」,後世發展為健脾益胃、利水滲濕之品。
- 本方取其「益氣」之效,推測與其健脾以助氣血生化有關;「輕身」可能源於其利濕特性,能祛除虛勞者因脾虛產生的濕濁,間接改善身體沉重感。
羊肉(臣藥)
- 甘溫,歸脾、腎經,為血肉有情之品,具「補虛勞、益氣血、溫中暖下」之效。
- 《本草綱目》言其「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適用於虛勞羸弱、陽氣不足者。
- 與薏苡仁配伍,一溫一涼,相制相成:薏苡仁緩解羊肉之溫燥,羊肉矯正薏苡仁之寒涼,共奏平和補益之效。
蔥、豉(佐使藥)
- 蔥白辛溫,能宣通陽氣、醒脾開胃;淡豆豉苦寒,可宣鬱除煩、助消化。
- 二者合用以「煮令香熟」,既能激發羊肉與薏苡仁之氣味,增進食慾(「嗜食」),亦能調暢氣機,防止補益藥膩滯脾胃。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食療」為核心,體現「藥食同源」思想:
- 健脾益氣為本:薏苡仁醒脾,羊肉補虛,共助脾胃運化以充養氣血,改善虛勞氣弱。
- 化濕與溫陽並行:薏苡仁滲濕以減脾負擔,羊肉溫中以振奮陽氣,適合虛勞兼見濕滯或陽虛者。
- 調味促食慾:蔥、豉芳香化濕、開胃消食,針對虛勞常見的「納差」症狀,確保藥膳能被有效攝取。
綜而言之,薏苡羹通過食補調理脾胃、益氣祛濕,以平和之性緩解虛勞諸症,符合古代「治未病」與「緩以養正」的調治理念。
傳統服藥法
薏苡仁。
輕身,益氣,嗜食。
同羊肉作羹,甘酸隨性如常法,下蔥,豉煮令香熟,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薏苡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組成:薏苡仁。 主治:輕身,益氣,嗜食。主治:虛勞。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