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餅

薏苡餅

YI YI BI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脾經 25%
肺經 25%
腎經 25%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薏苡餅中包含薏苡仁,原因主要有二:

  1. 藥食同源:薏苡仁本身即為中藥材,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美容養顏等功效。將其製成餅,可方便食用,利於藥性發揮。
  2. 補益脾胃:薏苡仁性味甘淡,能健脾胃,而餅類食物容易消化吸收,有助於提升人體吸收營養的能力。

因此,薏苡餅既能滿足日常飲食需求,也能達到保健功效,深受人們喜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薏苡餅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虛勞」,爲古代對慢性衰弱性疾病的統稱,常見氣血陰陽不足、臟腑功能衰退。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能健脾益氣、滲濕除痹;配合棗肉甘溫補中、養血安神,乳汁(古代多用人乳或牛乳)滋陰潤燥、補虛羸。三者和製爲餅,旨在溫和調補,兼顧脾胃運化與津液滋養,適於虛勞見脾胃虛弱、陰血不足或兼輕微濕滯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薏苡仁爲君

    • 補益脾胃:其淡滲之性利濕而不耗氣,符合「虛勞」需緩補而非峻補之法。
    • 消導助運:虛勞者常伴消化不良,薏苡仁搗粉易吸收,輔以蒸製更助脾陽。
  2. 棗肉爲臣

    • 補血和中:大棗甘溫,與薏苡仁寒性相制衡,形成平補之效。
    • 固護胃氣:棗肉黏合米粉,減輕薏苡仁滲利對腸胃的刺激。
  3. 乳汁爲佐使

    • 填精補虛:富含精微物質,針對虛勞精髓空涸之證。
    • 潤燥協調:緩解薏苡仁、棗肉之滯膩,助藥力布散。

配伍特點

  • 食療結合藥性:以食物形態(餅)承載藥效,符合「藥食同源」思路,尤適長期調養。
  • 攻補兼施:薏苡仁微滲濕濁,配合棗肉、乳汁之補,寓通於補,防滋膩礙脾。

此方體現古代醫家對「虛不受補」的處理智慧,通過飲食載藥,逐步恢復正氣,同時兼顧運化功能。

傳統服藥法


薏苡仁。
補益。
熟水淘,搗羅如作米粉法,以棗肉、乳汁拌和作團,如蒸餅大,依法蒸熟。
隨性食之。夏用粉不得留經宿,恐酸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薏苡餅,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組成:薏苡仁。 主治:補益。主治:虛勞。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