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蘚茶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7%
脾經 20%
膀胱經 12%
肝經 12%
膽經 12%
心經 7%
肺經 7%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膽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蒿是茵陳蘚茶的主要組成成分,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之效: 茵陳蒿味苦性寒,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的功效。對於濕熱黃疸、濕熱帶下、濕熱腹痛等症狀,茵陳蒿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而茵陳蘚茶正是針對這些濕熱病症的治療方劑,因此茵陳蒿是其主要的藥材。
  2. 臨牀應用: 茵陳蒿在歷代醫籍中均有記載,並被廣泛應用於臨牀治療。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早已得到驗證,因此成為茵陳蘚茶的主要組成成分,也確保了該方劑的藥效及安全性。

「茵陳蘚茶」方劑中包含「白癬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白癬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其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長,清除體內濕熱,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癬症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2. 協同增效:茵陳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的功效,而白癬皮則側重於燥濕止癢。兩者配伍,相輔相成,可以加強清熱利濕、燥濕止癢的效果,對於濕熱型皮膚病症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茵陳蒿茶中加入綠茶,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增香解膩: 茵陳蒿味苦,而綠茶清香,兩者搭配,可以減輕茵陳蒿的苦味,使茶飲更易入口。

二、協同功效: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而綠茶則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兩者合用,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茵陳蘚茶

茵陳蘚茶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茵陳蒿、白癬皮和綠茶。由於其清熱除濕,退黃止癢的功效,常用於濕溫、濕疹、濕瘡等疾病的治療。

成分介紹

  1. 茵陳蒿

茵陳蒿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 常見於濕溫、濕疹、濕瘡等疾患;退熱、退黃、縮肝等症狀;治療下焦濕熱瘙癢、足脛跗腫和濕瘡流水;具有止癢的作用。
  • 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治療水濕、水腫等相關症狀。
  • 常被用作平肝息風的輔助藥物,用於治療肝氣不舒、風邪內擾所導致的頭痛、頭暈、失眠等症。
  1. 白癬皮

白癬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等功效。

  • 可治療濕熱瘡毒、瘡癤、疥癬等皮膚疾病。
  • 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熱淋濕病、痢疾等熱毒火熱所致的疾病。
  1. 綠茶

綠茶是一種常見的飲品,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消炎殺菌、抗氧化等功效。

  • 常見於暑熱煩渴、小便不利、水腫、痢疾、瘡癤等疾病的治療。
  • 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疾病。

用途

茵陳蘚茶主要用於治療全身皮膚發黃如金色、四肢無力、嗜睡、口吐黏液等症狀。

總結

茵陳蘚茶為清熱除濕、退黃止癢之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包括茵陳蒿、白癬皮和綠茶,常被用來治療濕溫、濕疹、濕瘡等疾患。

傳統服藥法


茵陳5、白蘚皮3、綠茶3。,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緩瀉作用,服用後可能出現腹瀉、胃腸不適等症狀。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有胃腸疾病者慎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