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兩面龜散中加入珍珠,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所致的皮膚病症,例如潰瘍、膿瘡、濕疹等,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材相輔相成。
- 消腫止痛: 珍珠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功效,能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腫脹,與方劑中的其他消腫止痛藥材共同發揮作用,幫助患者更快康復。
兩面龜散中加入紫金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紫金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 活血化瘀: 紫金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皮膚病,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紫金皮在兩面龜散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症狀,促進病患康復。
兩面龜散中包含淡豆豉,主要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解毒:淡豆豉味甘微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可清解外感風熱,尤其擅長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與兩面龜散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 宣肺利濕:淡豆豉亦可宣肺利濕,有助於散解肺熱、利水消腫。這點與兩面龜散的整體功效相符,該方劑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濕熱蘊結所致的咳嗽、胸悶、痰多等症狀。
因此,淡豆豉的加入,既能增強兩面龜散的清熱解毒之力,又能配合宣肺利濕,使藥效更為全面。
兩面龜散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以及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在方劑的組成中,蜈蚣是一味重要的藥材,其主要功能在於祛風散寒、舒筋活絡。
首先,蜈蚣具有較強的驅邪作用,能夠通過其獨特的成分來消除體內的風寒,對於由於風寒引起的身體不適,具有明顯的療效。其次,蜈蚣還富含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提升整體的抗病能力,特別是在寒冷季節,能有效防止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此外,蜈蚣在中醫理論中屬於“毒”藥,但經過合理配伍與炮製後,其毒性大大降低,可以安全地融入到方劑中,進而發揮其療效。因此,在兩面龜散中加入蜈蚣,能夠更全面地提升方劑的療效,促進身體的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兩面龜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一切腫瘍焮赤,無名腫毒疼痛者」,意指適用於因熱毒壅滯、氣血瘀阻所致的局部紅腫熱痛之症。此類病症多屬陽證瘡瘍,如癰腫、疔瘡、丹毒等,臨床表現為患處紅腫高突、灼熱劇痛,或伴隨發熱。方中藥物組合側重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散瘀止痛,契合中醫「熱者寒之」「結者散之」的治療原則。
二、組成邏輯與功效推論
本方由多種具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功效的草藥組成,推測其治療原理為 清熱瀉火、解毒散結、活血通絡,以下分組解析:
清熱解毒為主
- 兩面龜、詐死子、紫金皮、連叉大青:此類藥物多具寒涼之性,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直接針對腫瘍的「焮赤」熱象,抑制熱毒熾盛。
- 山淡豉、脫殼藤:可能具宣散鬱熱或利濕解毒之效,協同主藥透邪外出。
活血散瘀為輔
- 雞屎子、雞(月巨)根、魚桐根:此類草藥名稱多與動物或植物特性相關,推測具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作用,助化解局部氣血壅滯。
- 紫金皮(或紫金藤):可能為同名異物,若為衛矛科植物,則能活血通經、祛風除濕,尤其針對「骨里痛」之兼症。
通絡消腫為佐使
- 山鳥豆、真珠美、沿地雞(月巨):此類藥物名稱少見於經典,或為地方用藥,可能具通絡散結、消腫生肌之效,加強局部腫痛緩解。
- 酒水煎服:酒性辛散,可助藥力通行經絡,增強活血效果。
三、加減用藥配伍意義
- 發熱加水壙根、吉面消:推測兩者具清熱退蒸或解表透邪之效,針對全身熱象加重的情況。
- 骨里痛加紫金藤、馬蹄金、鐵馬鞭:此類藥物多能祛風濕、強筋骨、活血止痛,深入緩解骨骼關節疼痛。
四、治療原理綜論
本方以 「清解熱毒」為核心,結合 「活血通絡」,形成「清、散、消」三者並行的配伍思路。熱毒得清則紅腫自退,血瘀得散則疼痛緩解,絡脈通暢則腫脹漸消。另因「無名腫毒」多屬病勢急驟、病因未明之症,方中多選地方草藥,可能反映古代民間對突發性感染或炎症的經驗治療,體現「以毒攻毒」「就地取材」的用藥智慧。
(註:部分藥物名稱或因方言、歷史記載差異難考,然整體組方方向清晰,符合中醫外科治療陽證瘡瘍的基本邏輯。)
傳統服藥法
兩面龜、雞屎子、雞(月巨)根、詐死子、真珠美、山鳥豆、紫金皮、脫殼藤、魚桐根、山淡豉、連叉大青、沿地雞(月巨)(又方加臭水待根、山芙容根、山苧根、川山蜈蚣)。
發熱,加水壙根、吉面消;骨里痛,加紫金藤、馬蹄金、鐵馬鞭。
水煎,入酒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兩面龜散, 出處:《準繩·瘍醫》卷五。 組成:兩面龜、雞屎子、雞(月巨??)根、詐死子、真珠美、山鳥豆、紫金皮、脫殼藤、魚桐根、山淡豉、連叉大青、沿地雞(月巨??)(又方加臭水待根、山芙容根、山苎根、川山蜈蚣)。 主治:一切腫瘍焮赤,無名腫毒疼痛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