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鳳散

白鳳散

BAI FE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白鳳散中加入雞蛋,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益氣血: 雞蛋性平味甘,具有滋陰補血、益氣安神的功效。白鳳散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月經不調、面色蒼白等症,而雞蛋能補益氣血,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調和藥性: 雞蛋能緩和藥性,減少藥物對脾胃的刺激。白鳳散中可能存在一些偏寒或偏熱的藥材,加入雞蛋能起到中和作用,使藥效更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鳳散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白鳳散主治「膿窠瘡」,此症屬中醫外科瘡瘍範疇,特徵為皮膚生膿皰,多因濕熱蘊毒、氣血壅滯所致。古籍記載此方可外用「調搽」,推測其具收斂瘡口、拔毒生肌之效,適用於化膿性皮膚潰爛或久不收口之瘡瘍。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雞子白(雞蛋清)

    • 《本草綱目》載雞子白性涼,能「清熱解毒」,外用可潤燥斂瘡。其黏稠質地可覆蓋創面,形成保護層,減少外界刺激。
    • 現代觀點:富含蛋白質,可能促進組織修復;其溶菌酶成分或具輕微抗菌作用。
  2. 礦石灰(石灰)

    • 石灰性燥烈,《本草備要》指其能「燥濕殺蟲、蝕惡肉」,傳統常用於頑瘡、濕瘡。煅燒後烈性稍減,保留收澀之性。
    • 化學反應:石灰(氧化鈣)遇水生成氫氧化鈣,呈強鹼性,可腐蝕壞死組織,同時抑制細菌滋生。

三、配伍邏輯與作用機理

  • 煅製法:雞子白與石灰共煅,可能使蛋白質變性,形成鹼性鈣化合物(如磷酸鈣),兼具石灰的乾燥收斂與雞子白的黏附特性。
  • 協同效應
    • 拔毒:石灰蝕腐提膿,清除瘡面穢物。
    • 生肌:雞子白潤澤護瘡,緩解石灰燥烈之性,防止過度刺激。
    • 抗菌:鹼性環境不利病原微生物生長,輔助控制感染。

四、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除膿窠瘡外,類似機理或可應用於濕疹潰爛、褥瘡糜爛等滲液較多的皮膚病,然須依證候調整配伍。其「煅製外用」思路,反映中醫「腐去則新生」的瘡瘍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雞子1個(打一孔,去黃留白), 礦石灰2錢(入雞子內)。
雞子用紙封口,外用鹽泥封固,火煅通紅,去泥,碾為細末。
茶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白鳳散, 出處:《醫宗說約》卷六。 組成:雞子1個(打1孔,去黃留白),礦石灰2錢(入雞子內)。 主治:膿窠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