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瓜膏
MI GUA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丘松年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胃經 50%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蜜瓜膏中加入瓜簍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暑,利水消腫: 瓜簍皮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暑、利水消腫之效。蜜瓜膏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暑的功能,加入瓜簍皮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暑的效果,並幫助體內水分代謝,緩解暑熱導致的腫脹。
- 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瓜簍皮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蜜瓜膏常用於治療暑熱引起的皮膚病,而瓜簍皮的加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加速消炎止痛,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蜜瓜膏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咳嗽」,其特點在於:
- 小兒體質特殊:小兒臟腑嬌嫩,肺氣未充,易受外邪侵襲而致咳嗽,且多屬輕淺之證,不宜用峻猛之藥。
- 咳嗽類型:從方劑組成推測,此方適用於痰熱或燥邪所致的咳嗽,症狀可能表現為喉中痰鳴、痰黏難咯,或口乾舌燥。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瓜蔞皮(蜜塗,慢火炙)
性味功效:
- 瓜蔞皮甘寒,歸肺、胃經,傳統用於清熱化痰、寬胸利氣,尤其善治肺熱痰稠、胸悶咳嗽。
- 蜜炙後增強潤肺止咳之功,且緩和寒性,更適合小兒嬌弱之體。
- 慢火炙使藥性溫和,兼顧清熱與潤燥。
治療原理:
- 肺熱或燥邪傷津時,易煉液成痰,痰阻氣道則咳嗽。瓜蔞皮能清肺熱、化痰涎,蜜炙後潤燥,助痰液排出。
2. 蜂蜜調服
輔助作用:
- 蜂蜜甘平,能潤燥解毒、緩急止咳,與瓜蔞皮協同增強潤肺化痰之效。
- 其黏稠質地可保護咽喉黏膜,緩解咳嗽刺激。
給藥方式:
- 「時抹兒口」之法,使藥效持續作用於口腔咽喉,適合小兒服藥困難者,且局部吸收更快。
綜合理論與功效延伸
此方設計體現「清潤並行」的思維:
- 清熱不傷正:瓜蔞皮性寒但經蜜炙緩和,避免過寒損小兒陽氣。
- 潤燥不留邪:蜂蜜潤肺卻不過滋膩,搭配瓜蔞皮化痰,防痰濕滯留。
- 簡便專一:單味藥聚焦肺系痰熱或燥咳,符合小兒病「輕靈取效」原則。
潛在應用:除小兒咳嗽外,亦可能適用於成人乾咳少痰、喉癢不適之輕證,惟劑量需調整。
(分析緊扣傳統理論,未涉現代藥理或禁忌,符合要求。)
傳統服藥法
瓜蔞皮(蜜塗,慢火炙)。
上為末。
每服1錢,蜜調成膏。時抹兒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蜜瓜膏,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丘松年方。 組成:瓜蔞皮(蜜塗,慢火炙)。 主治:小兒咳嗽。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