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丸

GAN S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42%
肺經 28%
脾經 14%
肝經 14%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甘松丸中包含甘松,是因其藥性與方劑功效相符。甘松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脾散寒、化濕止嘔之效。

甘松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胸腹脹痛、嘔吐腹瀉等症。甘松的辛溫之性,可以溫通經絡,化解寒凝,並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其化濕止嘔之效,則可緩解因寒邪凝滯導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因此,甘松成為甘松丸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甘松丸中加入芥子,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助氣行散,通暢經絡: 芥子辛溫,有散寒化痰、通經活絡之效。甘松丸中加入芥子,可助甘松、川芎等藥物氣味上行,散寒通竅,疏通經絡,使藥力更易達病所。

2. 增強止痛效果: 芥子可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甘松丸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症,芥子能溫散寒氣,促進血液循環,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痛功效。

甘松丸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疏風止痙的功效。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解痙、散結消腫的功效。其對於風邪入絡、筋脈拘攣、抽搐痙攣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甘松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不通、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白僵蠶的加入,可以起到疏散風寒、解痙止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提高藥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甘松丸:治療跌打損傷的傳統中藥方劑

甘松丸 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外力撞擊或跌傷造成的損傷,導致手腳筋骨疼痛。其主要成分包括甘松、芥子和白僵蠶。

甘松性溫,味苦,入肺、脾、腎經,具有益氣補虛、緩解疼痛、鎮咳平喘、化痰止咳、利尿消腫等功效。可治療脾虛氣弱、氣短乏力、咳嗽、痰多、氣喘、水腫等症狀。

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溫肺化痰、散寒除濕、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外感風寒、咳嗽、痰多、胸悶氣喘、鼻塞流涕、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甘松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甘松丸的禁忌: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以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總結:**甘松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外力撞擊或跌傷造成的損傷,導致手腳筋骨疼痛。其主要成分包括甘松、芥子和白僵蠶。甘松丸具有益氣補虛、緩解疼痛、鎮咳平喘、化痰止咳、利尿消腫、溫肺化痰、散寒除濕、消腫止痛、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甘松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甘松丸的禁忌: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以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甘松(去土)半兩,黃荊實半兩,芥菜子(陳者)半兩,赤蓼花半兩,欓子(炒)半兩,白僵蠶(炒)半兩,螟蛉殼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溫酒化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甘松丸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甘松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五。 組成:甘松(去土)半兩,黃荊實半兩,芥菜子(陳者)半兩,赤蓼花半兩,(木黨)子(炒)半兩,白僵蠶(炒)半兩,螟蛉殼半兩。 主治:打撲損傷,手腳筋骨疼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