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蛋

梅花蛋

MEI HUA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梅花蛋方劑中加入雞蛋,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氣血: 雞蛋性平味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補益氣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此與梅花蛋方劑中其他藥材的滋補作用相輔相成,能提升整體療效。
  2. 調和藥性: 雞蛋具有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梅花蛋方劑中可能含有較為寒涼或燥熱的藥材,加入雞蛋能起到平衡藥性、減輕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總而言之,梅花蛋方劑中加入雞蛋不僅是為了補充營養,更重要的是為了調和藥性,提升藥效,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梅花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梅花蛋」主治**「瘰疬」**(即現代醫學所稱的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屬中醫「痰核」範疇。古代認為瘰疬多因肝鬱氣滯、痰火凝結,或陰虛火旺、痰瘀阻絡所致,常見頸部淋巴結腫大、纏綿難癒。此方以梅花疏肝解鬱、雞蛋滋陰潤燥,共奏散結消腫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綠萼梅花

  • 性味歸經:苦、微甘,平;入肝、肺經。
  • 作用
    綠萼梅花為疏肝解鬱、清熱散結之品,古人多用於調暢氣機、化解痰瘀。其香氣清輕,能透達鬱結,尤其針對肝氣不舒所致的痰核瘰疬。《本草綱目》記載梅花「開鬱和中,化痰解毒」,此方取其將開未開之花苞,因氣味濃郁,藥力最盛。
  • 配伍意義
    瘰疬發病與肝鬱密切相關,梅花能疏通肝氣,從本源上緩解氣滯痰凝血瘀的病機。

2. 雞蛋

  • 性味歸經:甘,平;入心、脾、肺經。
  • 作用
    雞蛋滋陰潤燥、養血安神,古代常用於虛弱性疾病或瘡瘍後期調養。其蛋白質豐富,可扶助正氣,輔助梅花散結而不傷陰血。
  • 配伍意義
    瘰疬日久易耗傷陰血,雞蛋既能補益,又可作為載體,吸附梅花藥性(古法認為蛋孔封存後,梅花有效成分能滲透蛋中),形成「攻補兼施」之效。

3. 七朵梅花與七枚蛋

  • 取「七」數,可能源於中醫「七為少陽之數」,象徵生發之氣,助肝氣條達;
  • 連續七日服食,符合傳統「七日來復」的治療週期觀念,強調漸進調理。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結合「 疏肝散結 」與「 滋陰托毒 」兩大思路:

  1. 氣機調暢:梅花疏解肝鬱,改善氣滯痰凝的內在環境;
  2. 局部消結:梅花輕揚之性,助痰瘀消散;雞蛋滋養,防梅花苦燥傷陰;
  3. 緩圖其效:七日療程體現「久病緩治」原則,適合瘰疬慢性特徵。

潛在科學解釋
梅花可能含揮發油、黃酮類成分,具抗炎、調節免疫作用;雞蛋提供營養支持,或增強患者抵抗力。古法「封蛋後去花食蛋」,可能透過蛋膜滲透吸附梅花有效成分,形成簡易萃取。


四、總結

「梅花蛋」為古代簡易食療方,從肝論治瘰疬,體現「藥食同源」思維。其組方簡潔,著重調暢氣機與扶正並行,符合中醫「鬱者達之」「虛者補之」的原則,然其具體療效需結合患者體質與病情辯證運用。

傳統服藥法


雞蛋1個。
頭開1小孔,採綠萼梅花將開者7朵,入蛋內封好,去花食蛋,如此7枚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梅花蛋,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雞蛋1個。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