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肝膏
FU LONG G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伏龍肝膏中包含伏龍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藥性: 伏龍肝,即龍骨,性涼味甘,具有鎮驚安神、收斂固澀、止血生肌之效。用於治療驚悸失眠、癲癇抽搐、心神不安、自汗盜汗、崩漏帶下、外傷出血等症。
- 方劑配伍: 伏龍肝膏通常配合其他中藥材,以增強藥效,例如:牡蠣、龍眼肉、遠志等。伏龍肝能與這些藥材相互協同,發揮更大的治療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因此,伏龍肝作為伏龍肝膏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能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伏龍肝膏方劑中加入雞蛋,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補腎,緩解肝腎陰虛: 雞蛋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安神等功效。對於肝腎陰虛所致的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雞蛋能起到滋陰降火、補腎安神的作用,與伏龍肝膏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相輔相成。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雞蛋富含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能緩解部分藥物的燥烈之性,使其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同時也能增強藥物的滋補作用,提高藥效,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伏龍肝膏中包含地龍,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通絡止痛之效。對於肝熱上炎、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有明顯療效,與伏龍肝膏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 活血化瘀: 地龍亦可活血化瘀、通經絡,對於血瘀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搭配伏龍肝膏其他活血化瘀藥物,能更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
主治功效
伏龍肝膏
伏龍肝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伏龍肝、雞蛋和地龍。此方劑具有清熱瀉火、安神定驚、平肝息風的功效,主治小孩子突然中暑(食物中毒),發怒且嚎叫。
中藥地龍
中藥地龍具有多種傳統功效,歸肝、腎經。其味鹹、性微寒,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痛、痛經、跌打損傷、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尿道感染、腎炎、水腫等症狀。
雞蛋
雞蛋性平味甘,入心、脾、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益氣養血、安神養心、熄風安胎等功效。其富含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維生素A、D、E等營養成分,可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增強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蛋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2、B6等營養成分,可清熱解毒、安神定志,緩解心煩失眠等症狀。雞蛋常被用於治療胎動不安、腹痛、見紅等安胎之症。
伏龍肝
伏龍肝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瀉火、安神定驚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為生物鹼、揮發油、樹脂等。伏龍肝常被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癲癇、熱病神昏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伏龍肝膏」主要成分為伏龍肝、雞蛋和地龍,具有清熱瀉火、安神定驚、平肝息風的功效,主治小孩子突然中暑(食物中毒),發怒且嚎叫。
傳統服藥法
伏龍肝1兩(細研),楮木白汁1合,豬脂2兩,小蒜半兩(去皮,細研)。
上藥和調令勻。
取塗摩瘡上,日3-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伏龍肝膏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伏龍肝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組成:伏龍肝(研)2兩,雞子(去殼)1枚,地龍糞(研)1兩。 主治:小兒卒中客忤,驚啼大叫。
伏龍肝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四。 組成:伏龍肝1兩(細研),楮木白汁1合,豬脂2兩,小蒜半兩(去皮,細研)。 主治:(疒咼)瘡。
伏龍肝膏, 出處:《聖惠》卷三十七。 組成:生地黃汁半升,刺薊汁半升,白蜜3合,麥門冬汁半升,伏龍肝2兩(細研如粉)。 主治:吐血口鼻俱出,至一鬭不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