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仁膏

蕤仁膏

RUI RE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程松崖眼科》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00%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蕤仁膏方劑中包含蕤仁,乃因其藥性與功效與方劑主治症狀相契合。蕤仁,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養肝明目、滋陰潤燥之功效。其能改善眼目乾澀、視力模糊等肝腎陰虛所致的症狀。

蕤仁膏方劑主治肝腎陰虛、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症。因此,加入蕤仁,可起到滋養肝腎、清熱明目、潤燥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蕤仁膏]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眼弦作癢及爛者」,即眼瞼邊緣(俗稱眼弦)出現搔癢、糜爛的病症,常見於中醫所稱的「瞼弦赤爛」(類似現代西醫的瞼緣炎)。此症多因風熱濕邪侵襲,或脾胃濕熱上攻,導致眼瞼皮膚及毛囊發炎。搔癢屬風,糜爛屬濕熱,故治療需針對清熱解毒、祛風止癢、收斂生肌。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主藥:蕤仁霜

  • 性味功效:甘、微寒,歸肝經。《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明目、鎮心、潤燥」,古代多用於目赤腫痛、眼瞼濕爛。
  • 作用:清肝熱、潤燥止癢,為方中君藥,針對眼弦濕熱糜爛之根本。

2. 輔助藥物群

  • 朱砂(水飛)
    • 性味甘涼,有毒,但水飛後質地細膩,可外用清熱解毒、鎮心安神。此處用於消炎鎮靜,防眼瞼紅赤蔓延。
  • 黃丹(鉛丹,水飛)
    • 辛微寒,具殺蟲止癢、收斂生肌之效,古方常用於瘡瘍潰爛。其收斂性幫助修復眼瞼糜爛面。
  • 硼砂
    • 甘鹹涼,清熱解毒、防腐消腫,為眼科外用要藥,直接抑制局部濕熱毒邪。

3. 引經與加強藥效

  • 冰片
    • 辛苦微寒,清香宣散,能通竅明目、清熱止痛。其穿透力強,助藥效深入眼瞼組織,緩解搔癢不適。
  • 麝香
    • 辛溫香竄,活血散結、開竅通絡。雖性溫,但配合寒涼藥可反佐其性,促進局部氣血循環,加速藥效發揮。

4. 賦形劑:煉蜜

  • 蜂蜜經煉製後黏稠滋潤,能緩和藥性、保護黏膜,並延長藥效於患處停留時間。

整體方劑治療機理

  1. 清熱解毒:硼砂、朱砂、黃丹協同清解眼瞼濕熱毒邪,抑菌消炎。
  2. 祛風止癢:蕤仁霜合冰片、麝香,疏散風熱,透達止癢,改善眼瞼搔癢感。
  3. 收斂生肌:黃丹、朱砂收濕斂瘡,促進糜爛面癒合。
  4. 局部修復:煉蜜滋潤保護,緩解乾燥破裂,形成藥效屏障。

此方寒溫並用,以寒涼為主,佐以辛香走竄之品,既清熱燥濕,又疏通局部氣滯,符合「標本兼治」原則,適用於風濕熱邪膠著所致的眼瞼炎性病變。

傳統服藥法


蕤仁霜1兩5錢,朱砂(水飛)2錢,黃丹(水飛)2錢,硼砂2錢,冰片5分,麝香5分。
共乳極細,用煉蜜調成膏,密貯。
每用少許點大小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容易流眼淚角膜炎眼睛紅痛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蕤仁膏, 出處:《程松崖眼科》。 組成:蕤仁(水浸,去皮)1兩。 主治:眼弦作癢及爛者。

蕤仁膏,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蕤仁半兩(去赤皮),石膽1錢,膩粉半兩,黃蠟半兩。 主治:眼風熱赤爛。

蕤仁膏,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蕤仁3分(去赤皮、細研),膩粉半分,龍腦半分。 主治:風毒衝眼赤痛,暈翳不退。

蕤仁膏,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蕤仁1兩(去赤皮,研如膏),膩粉1分,胡粉1分,青鹽1分。 主治:眼生胬肉,赤脈貫瞳仁。

蕤仁膏,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蕤仁1兩(去赤皮,研如泥),白龍腦1錢(細研),膩粉1分,黃連1分(去須,搗末),胡粉1錢(細研),紫貝1錢(燒灰,細研),牛酥1兩。 主治:眼眥瞼風赤,兩角生瘡,腫爛癢痛。

蕤仁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蕤仁(去皮,研)1兩,胡粉(研)1錢,黃連(去須,爲末)1兩,龍腦(研)1錢,膩粉(研)1錢,貝齒(燒研)1分,真牛乳3兩。 主治:目磣澀,迎風淚出,眥瞼赤爛生瘡,癢痛不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