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眼胡粉膏
DIAN YAN HU FE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00%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點眼胡粉膏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明目:蕤仁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對於因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眼疾,蕤仁能清熱降火,改善視力。
二、滋養肝腎:蕤仁入肝腎經,能滋養肝腎,有助於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下降、眼乾澀等問題。
因此,蕤仁在點眼胡粉膏中能起到清熱明目、滋養肝腎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改善眼部炎症、視力模糊等問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點眼胡粉膏】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點眼胡粉膏》主治「久患胎赤眼」。胎赤眼為古代病名,指小兒出生後眼瞼、白睛紅赤,或伴分泌物增多的慢性眼疾,多與胎熱或風熱上攻於目相關。久病則可能夾雜濕熱鬱滯或血絡瘀阻,此方以局部外用為主,透過清熱、解毒、潤燥、消腫以緩解眼瞼及結膜之紅赤不適。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胡粉(鉛粉):
- 性味甘辛寒,有毒,外用能解毒斂瘡、殺蟲止癢。
- 古代用於癰瘡、濕疹、目赤腫痛,其寒涼之性可清局部熱毒,收斂過度分泌之黏液。
蕤仁:
- 性味甘微寒,歸肝經,能祛風清熱、明目退翳。
- 《本草綱目》載其治「目赤痛傷淚出」,且質地潤滑,可緩解眼目乾澀,與胡粉同研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豬脂肪:
- 性味甘涼,具潤燥、解毒作用,作為賦形劑使藥膏柔潤易附著。
- 古代眼膏多用動物脂肪為基質,既能滋潤局部,又能延長藥效。
麻油燭燼:
- 燃麻子取燭焰融豬脂,暗含麻油成分。麻油性涼潤,能消炎、潤燥,輔助胡粉、蕤仁滲透病所。此製法亦體現古代「以火助藥性」的思維。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組合側重「清熱解毒」與「潤燥消腫」:
- 胡粉+蕤仁:寒涼配伍,清肝經風熱,解目眥鬱毒,改善紅赤。
- 豬脂+麻油:潤澤眼周,防止乾燥損傷,並助藥性緩釋。
- 外用法:直接作用患處,避開內服毒性(如胡粉),合乎「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原則。
胎赤眼若因胎毒或風熱久滯,此方透過局部清熱、潤燥、收斂,可減輕症狀,惟須配合內服藥調理根本。
傳統服藥法
胡粉1兩半,蕤仁(去皮)1兩。
先將蕤仁研令爛,次下胡粉,更研熟,又搗生麻子為燭燃著,別取豬脂肪於燭焰上燒,使脂流下,滴入蕤仁、胡粉中,更同研今勻如餳,以綿纏細杖子頭,納藥中。
乘溫點目兩眥頭。藥須夜用。如冷,還放燭焰上暖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點眼胡粉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 組成:胡粉1兩半,蕤仁(去皮)1兩。 主治:久患胎赤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