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苦膽蛋」方劑中包含雞蛋,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調和藥性: 雞蛋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潤燥、補益氣血的功效,能緩和苦膽的燥烈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胃。
- 包裹藥力: 雞蛋富含蛋白質,能包裹苦膽,使其藥力更容易被吸收,並減少刺激性,降低對腸胃的刺激。
因此,雞蛋在「苦膽蛋」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節藥性,又能提高藥效,使其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苦膽蛋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黃疸」,古代中醫理論中,黃疸多因濕熱蘊結、膽汁外溢所致,表現為身目發黃、小便黃赤等。苦膽蛋以苦膽清熱利膽、雞蛋滋養調和,共奏退黃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獨苦膽:
- 性味苦寒,傳統認為苦能瀉熱、寒能清火,並具利膽退黃之效,適用於濕熱型黃疸。
- 可能為豬膽或熊膽等動物膽汁(古代文獻常泛稱「苦膽」),富含膽酸鹽,可促進膽汁分泌,幫助代謝膽紅素,緩解黃疸症狀。
雞蛋:
- 甘平滋潤,能緩和苦膽的峻烈之性,防止苦寒傷胃,兼補益氣血,扶助正氣。
- 雞蛋富含蛋白質與營養,可改善黃疸患者的虛弱狀態,符合中醫「攻邪不傷正」的理念。
配伍思路:
- 苦膽清熱退黃為主,雞蛋調和護胃為輔,形成「一清一補」的搭配。
- 「乾糕咽之」的服用法,可能因苦膽氣味難耐,以甘味食物助服,同時糕餅(糯米或麥製)的黏滯特性可緩和苦膽對咽喉的刺激。
推測可能功效
此方通過苦膽的利膽作用,加速膽紅素代謝;雞蛋則提供營養支持,適用於輕度濕熱黃疸(如陽黃初期)。然若屬陰黃(虛寒型)或重症,單用此方恐力有未逮,需結合其他藥物辨證施治。
總結:苦膽蛋體現了簡便廉驗的民間療法特色,以動物膽汁的「以膽治膽」思路,搭配食物緩和藥性,符合古代中醫「藥食同源」的實踐智慧。
傳統服藥法
雞蛋1個,獨苦膽1個。
調勻服,不拘時候。如心煩不下,以乾糕咽之,3次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黃疸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苦膽蛋, 出處:《仙拈集》卷一。 組成:雞蛋1個,獨苦膽1個。 主治:黃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