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還睛菩薩水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瀉火明目之功效。
龍膽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肝瀉火、除濕止痛、明目退翳之功效。其苦寒之性,可清肝火,並可透過瀉火以達明目之效。此外,龍膽草對於眼部濕熱所致的紅腫、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亦有療效。
因此,龍膽草在還睛菩薩水中,扮演着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眼部炎症及視力問題。
還睛菩薩水中加入槐角,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槐角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眼疾引起的紅腫熱痛、出血等症狀,槐角能有效清熱消炎,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眼部炎症反應,達到止血止痛的效果。
二、疏肝明目: 槐角能疏肝理氣,改善肝氣鬱結,進而促進肝血運行,達到明目的效果。對於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槐角能有效緩解肝火,改善眼部血液循環,達到明目清肝的功效。
總之,槐角在還睛菩薩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疏肝明目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幫助患者恢復視力健康。
「還睛菩薩水」方劑中包含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清熱,鎮心安神:珍珠性寒,味甘鹹,入肝、心經,具有平肝清熱、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因肝火上炎、心神不寧而導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珍珠能有效清熱降火,鎮定心神,緩解眼部不適。
2. 滋陰潤燥,明目益神:珍珠質地潤滑,能滋陰潤燥,緩解眼部乾澀、視力下降等問題。同時,珍珠還具有益神明目之功效,能增強眼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改善視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還睛菩薩水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青盲」,即眼外觀無異,瞳神內卻氣色混濁,漸致視物不清或失明之症。古醫認為青盲多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或風熱上擾、痰濕內阻所致。此方以清肝明目、解毒退翳為核心,透過外點眼藥直接作用于睛珠,提振目力。
二、組成與方義邏輯
1. 藥物配伍分析
- 草龍膽(1錢):苦寒入肝膽經,清瀉肝火、燥濕解毒。針對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青盲翳障,為方中清肝要藥。
- 槐角(1錢,洗切碎):涼血瀉火,散結明目。古用其「除風熱、消赤腫」,輔助龍膽清肝經風熱。
- 雪水、竹上露水:性寒涼,具「天水」輕清之性,能降火解毒、濡潤目竅。雪水尤重「退熱明目」,露水取其「上承清陽」之氣。
- 生珍珠(27粒研末):鎮心明目、消翳障,《本草綱目》載其「點目去膚翳」。研磨極細以透達睛珠,為退翳要藥。
- 白沙蜜:甘緩潤燥,調和藥性,防止寒藥傷津,兼助藥力黏附目翳。
- 腦子(冰片):辛香走竄,開竅散鬱火,《秘傳眼科龍木論》多用其引藥入目,醒神透翳。
2. 製法邏輯
- 蒸兩次、綿濾:使藥性融合,去滓存精,減少外用刺激。
- 雪水窨一夜:寒水沉降之氣增強清火明目之效,窨藏令藥性沉降。
- 研腦子後合藥:冰片易揮發,後下可保留辛香透散之力。
3.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結合「清肝火、解熱毒、退翳障」三法:
- 肝經火鬱為青盲病機之一,以龍膽、槐角直折肝火;
- 珍珠、蜂蜜潤養睛珠,緩解燥熱傷陰;
- 雪水、露水引藥上行,兼清熱毒;
- 冰片開竅,助藥力穿透翳膜。全方寒涼清泄,針對熱毒上攻或肝鬱化火所致目疾,藉外點使藥效直達病所。
4. 用藥特點
- 天水為引:強調自然降火之物(雪水、露水)與人工炮製結合,體現「取法自然」思想。
- 極細研磨:珍珠、冰片均需研末至無渣,符合眼科外用「精微滲透」原則。
- 擇時點藥:日中陽氣盛時用藥,借天時陽氣推動藥力疏泄目絡鬱滯。
總結:此方以清肝瀉火為本,佐以退翳潤燥,透過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目,符合古代眼科「翳障宜清宜消」的治療思路,適用於實熱型青盲初起者。
傳統服藥法
草龍膽1錢,槐角(洗,切碎)1錢,雪水少許,生珍珠27粒(別研,為細末),白沙蜜少許,竹上露水少許(須用天水,時以瓷器內服)。
上以新瓷盒盛,甑上蒸兩次,研令極爛,以新綿重濾過,入別瓷盒內,再以雪水隔盒子窨一夜,又將腦子少許,乳鉢內先研為細末,卻入前蒸雪水藥,再研勻。
每日日中時用新筆抄如米粒大,以新汲水蘸濕,點入眼中,閉眼,俟藥行淚出方醒,連使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還睛菩薩水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還睛菩薩水,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三。 組成:草龍膽1錢,槐角(洗,切碎)1錢,雪水少許,生珍珠27粒(别研,爲細末),白沙蜜少許,竹上露水少許(須用天水,時以瓷器內服)。 主治:青盲。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