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香膏

生香膏

SHENG XIA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十六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香膏中添加甜瓜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甜瓜子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生香膏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腫痛等症,甜瓜子的加入可輔助清熱解毒,減輕炎症。
  2. 利水消腫:甜瓜子富含利水消腫成分,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緩解腫脹。生香膏中常含有其他利水消腫藥物,甜瓜子的加入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利水消腫功效。

總而言之,甜瓜子的加入能夠提升生香膏的清熱解毒和利水消腫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生香膏】之傳統功效與組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口氣熱臭」,即因胃熱或口腔積熱引起的口臭。古代醫家認為,此類口臭多與脾胃蘊熱、濁氣上蒸有關,需以清熱、化濁、芳香避穢為治療方向。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甜瓜子(去殼)

    • 性味歸經:甘寒,主入肺、胃經。
    • 作用
      • 《本草綱目》載其能「清肺潤腸,和中去滯」,兼有輕微解毒之效。
      • 其寒性可清胃中鬱熱,甘潤之性能緩解熱邪傷津導致的口腔乾燥,間接改善口氣濁味。
      • 現代研究亦指出,甜瓜子含揮發性成分,可能具局部抑菌作用,減少口腔異味菌群滋生。
  2. 蜂蜜(蜜熬少許)

    •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大腸經。
    • 作用
      • 作為基質調和藥粉,黏附於口腔黏膜,延緩藥效釋放。
      • 其滋潤特性可緩解胃熱上炎所致之口乾,且蜂蜜本身有抑菌功能,輔助清潔口腔。
  3. 香附子(一方用法)

    • 性味歸經: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經。
    • 作用
      • 炒製後辛香之性增強,能行氣解鬱、辟穢化濁。
      • 《名醫別錄》提及其「除胸中熱」,配伍甜瓜子可協調氣機升降,防止胃熱上沖。

組方邏輯推理

  • 清熱與芳香並行:甜瓜子清胃肺之熱,香附子(一方變方)疏通氣滯,兩者搭配既治本(熱邪)亦治標(穢氣)。蜂蜜調和藥性,增強局部作用。
  • 外用直達病所:含化或敷齒間,使藥物直接作用於口腔,抑制腐敗菌繁殖,中和異味物質。此設計符合中醫「外用祛穢」的局部治療思維。

總結
生香膏以清熱潤燥為基礎,結合芳香行氣之品,針對「胃熱上熏」型口臭,通過內清熱毒、外辟穢濁的雙重機制發揮療效。其組方簡潔,體現古代外用方劑「輕靈取效」的特點。

傳統服藥法


甜瓜子(去殼)。
上為細末,蜜熬少許,調成膏。
食後含化;或敷在齒間。一方用香附子炒去毛,為末。每早晚揩少許牙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生香膏, 出處:《三因》卷十六。 組成:甜瓜子(去殼)。 主治:口氣熱臭。

生香膏,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一五引《類要方》。 組成:黃柏半錢,螺青2錢。 主治:諸物梗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