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秋石丹

MI CHUAN QIU SHI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50%
脾經 50%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秋石丹中包含甘松,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甘松氣味辛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秋石丹可能以其為引經藥,引導藥力直達病竈,緩解疼痛,改善氣血運行不暢。
  2. 開竅醒神:甘松還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秋石丹可能因其特殊組成,存在醒神開竅之效,甘松有助於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祕傳秋石丹主治功效分析

《松崖醫徑》記載的「祕傳秋石丹」,主治「勞怯及火證」,其組成雖僅明確提及「甘松」一味藥材,但從其製作過程來看,主要成分應為沉澱後的童便濁腳,佐以雪梨及甘松。此方劑的特殊之處在於利用童便之濁腳作為主藥,並經特殊炮製而成,以下針對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主治功效:

  1. 勞怯: 「勞怯」指因勞累過度或久病而導致的身體虛弱,精氣不足。此症狀通常伴隨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腰膝痠軟等症狀。祕傳秋石丹能治療勞怯,與其主要成分童便濁腳的滋陰補腎作用有關。童便在中醫學中被視為「人精」的衍生品,具有補益精髓、滋養臟腑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勞損或體質虛弱引起的精氣虧虛。

  2. 火證: 「火證」是指體內陰陽失衡,火熱內盛的病理狀態,常見表現為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煩躁失眠、小便短赤等。此方劑的「火證」並非單純的實熱,而是因陰虛而導致的虛火上炎。童便濁腳雖有滋陰之性,但經過特殊炮製後,其藥性趨於平和,能滋養陰液,達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功效,從根本上解決陰虛火旺的問題。此外,甘松的加入也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作用,能協助調節臟腑氣機,使陰陽平衡。

治療原理:

祕傳秋石丹的治療原理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童便濁腳為本方主藥,其性味甘鹹,具有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功效,可以補充因勞損或疾病消耗的精氣,從根本上解決「勞怯」之症。

  2. 清虛熱,平陰陽: 此方劑的炮製過程雖有加熱環節,但整體而言仍偏於滋潤,可以濡養臟腑,平息因陰虛所致的虛火上炎,達到「清虛熱」的目的。

  3. 行氣止痛,疏肝解鬱: 甘松具有行氣止痛、開胃消食、舒緩脹滿、調經止痛、解毒散瘀等功效,能疏理肝氣,調暢氣機,幫助藥力更好地發揮作用。

  4. 整體調和,扶正祛邪: 本方劑並非單純地針對「勞怯」或「火證」進行治療,而是從整體上調節臟腑功能,使陰陽平衡、氣血調和,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最終使身體恢復健康。

總而言之,祕傳秋石丹利用特殊的藥材組合及炮製方法,以童便濁腳滋陰補腎為主,輔以甘松行氣解鬱,整體上達到滋陰降火、填精益髓、調和氣血的功效,從而有效治療「勞怯及火證」等病症。其組方思維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整體觀,以及「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雪梨20個,甘松半斤。
用童便一大缸,以新水一半攪和,候澄清,辟去清者,留濁腳,又入新水同攪,候澄去清者,再入搗碎雪梨二十個,又入甘松半斤,熬水一小桶,同攪,以白綿布一方,濾去滓,候澄清,辟去清者,留濁腳,曬乾為細末。
羅淨,每服1小匙,燒酒送下。用瓷罐封固,勿令泄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秋石丹,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雪梨20個,甘松半斤。 主治:勞怯及火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