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艾丹

粉艾丹

FEN AI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膽經 33%
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粉艾丹方劑中加入豬膽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豬膽汁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積熱,並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治療濕熱、黃疸等病症。

2. 消積化瘀:豬膽汁具有消積化瘀的作用,能幫助消化食物,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同時,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淤血的消散。

因此,粉艾丹方劑中加入豬膽汁,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積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粉艾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胎癩」,即嬰兒出生後皮膚所生之癬疥、濕疹或瘡瘍類疾患。古代認為胎癩多與胎毒、濕熱蘊結有關,發於肌表,可見紅疹、瘙癢、滲液或結痂。粉艾丹以外用撲粉之法,取其燥濕、殺蟲、止癢之效,以清解胎毒,袪除濕熱。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組成與特性

  • 豬膽汁:苦寒,入肝、膽、肺經。外用能清熱解毒、燥濕殺蟲,古方常用於瘡瘍濕疹。《本草綱目》載其「瀉火明目,塗瘡疥」。
  • 宮粉(鉛粉):辛寒,有毒,傳統用於收斂殺蟲、止癢。其質地細膩,能吸附滲液,乾瘡斂濕,但需注意古人製法中以曬乾、艾熏可能減其毒性。
  • 艾葉:辛溫,外用能溫經止血、殺蟲止癢。艾熏具揮發性,可驅風濕、透達藥性,與宮粉共制後,或緩和鉛粉寒毒,轉為溫燥收斂之效。

2. 製法與治療原理

此方製法嚴謹,分階段處理藥材:

  1. 豬膽汁浴淨:先以豬膽汁清洗患處,清解表層濕熱,為後續用藥鋪墊。
  2. 宮粉調塗曬乾:鉛粉吸附濕液,曬乾後增強收斂性。
  3. 艾熏轉色:艾葉燃熏,一方面溫化藥性,使鉛粉由寒轉溫,減少刺激;另一方面取其芳香透絡之力,助藥性深入。終得「老黃色」粉末,推測為鉛粉與艾油結合之態,兼備燥濕與溫通之效。
  4. 絹袋撲之:以細密絹袋包裹藥粉輕撲,避免直接刺激,且使藥粉均勻附著。

3. 推論整體作用

  • 清熱燥濕:豬膽汁與鉛粉協同清解濕毒。
  • 殺蟲止癢:鉛粉與艾葉均具殺蟲之功,針對癬疥寄生蟲或微生物。
  • 收斂生肌:鉛粉吸附滲液,艾熏促進瘡面乾燥,加速癒合。

此方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透過外用藥物直接作用患處,針對胎癩濕熱夾雜之病機,以「清—燥—斂」為核心思路。然鉛粉毒性需審慎,古人以炮製與配伍降低其弊,現代應用宜考究替代方案。

傳統服藥法


豬膽汁、宮粉、艾。
先用豬膽汁浴淨,再用宮粉調塗碗內曬乾,用艾熏至老黃色,取下為末。
絹袋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粉艾丹, 出處:《種福堂方》卷四。 組成:豬膽汁、宮粉、艾。 主治:胎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