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氏秘傳膏藥
FENG SHI MI CHUAN GAO Y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馮氏祕傳膏藥中加入雞蛋,主要原因如下:
- 蛋白質豐富: 雞蛋蛋白質含量高,可提供藥物吸收及代謝所需的營養,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滲透肌膚,發揮療效。
- 黏合作用: 雞蛋蛋白質遇熱凝固,具有一定的黏合作用,能將藥材緊密結合,使藥膏更容易敷貼於患處,不易脫落,延長藥效。
雞蛋在膏藥中不僅作為輔料,更能提升藥效,為馮氏祕傳膏藥的獨特之處。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馮氏秘傳膏藥」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膏藥主治「一切無名腫毒」,意指適用於各種尚未明確診斷或命名的皮膚瘡瘍、腫脹疼痛等外證,包含癤腫、癰疽、瘡癤、局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其作用機理應為拔毒散結、消腫生肌,屬於傳統外科膏藥的範疇。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成分分析
青槐嫩枝(200寸):
槐枝性涼,傳統認為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尤擅治療皮膚瘡瘍。其嫩枝富含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可能具消炎、抗菌作用,外用以緩解局部熱毒。香麻油(1斤):
麻油潤燥、解毒,為傳統膏藥的基礎溶劑,能萃取槐枝有效成分並軟化皮膚,助藥物滲透。其油脂性質亦可形成保護層,避免患部乾裂。雞蛋(4枚):
雞蛋(全蛋或蛋黃)熬枯後,其蛋白質與脂質分解產物可能具黏合與滋潤作用,傳統認為能「拔毒生肌」,促進瘡口癒合。鉛粉(1斤,即黃丹或密陀僧):
為膏藥的收膏關鍵,具強效收斂、乾燥瘡面、殺蟲止癢之效,能加速瘡毒排出並形成藥膜保護傷口。
2. 製備邏輯
- 先煎麻油:高溫提煉油脂純度,去除雜質。
- 入槐枝熬黃:萃取槐枝清熱成分,強化解毒效果。
- 入雞蛋熬枯:利用蛋中營養物質分解,輔助拔毒與黏合。
- 加鉛粉成膏:固化油脂並增強收斂拔毒之效,達成「滴水成珠」的標準黏稠度。
3. 治療原理推論
- 清熱解毒:槐枝涼血、麻油潤燥,共解局部熱毒。
- 拔毒收口:鉛粉與雞蛋協同,吸附瘡毒並促進組織修復。
- 物理保護:膏藥形成隔離層,減少外界感染,緩解疼痛。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與「腐蝕生新」的中醫外科思路,適用於急性腫毒初起或潰後收斂階段。
傳統服藥法
青槐嫩枝200寸, 香麻油1斤雞蛋4枚。
先將麻油煎滾,入青槐枝熬至黃色,撈去;再入雞蛋熬至枯,再撈去;再熬至滴水成珠,入鉛粉一斤,收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馮氏秘傳膏藥,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青槐嫩枝200寸,香麻油1斤雞蛋4枚。 主治:一切無名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