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霞天曲
XIA TIAN Q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脾經 33%
肺經 33%
胃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霞天曲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霞天曲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內蘊、咳嗽氣喘、胸悶痰多等症,半夏的燥濕化痰功效可以有效地清除痰液,緩解咳嗽和氣喘。
- 降逆止嘔: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霞天曲中可能還含有其他具有止嘔作用的藥材,半夏的降逆止嘔功效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控制嘔吐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霞天曲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沉疴固疾」泛指病程纏綿、難以根治的慢性頑固性疾病,此類病證多因痰濕內阻、脾胃虛弱,導致氣機不暢、邪氣伏留。霞天曲以「消痰飲,健脾胃」為核心,古代醫家可能用於以下情境:
- 痰飲久積:如咳喘痰多黏稠、胸膈痞悶、瘰癧痰核等,屬痰濕膠結難化者。
- 脾胃虛弱:久病傷脾,納差腹脹,痰濕困脾,氣血生化不足而體虛反復不癒者。
- 痰瘀互結:如癥瘕積聚(類似現代腫瘤、增生性疾病),因痰阻脈絡日久成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性味與配伍
霞天膏(4兩):
- 由黃牛肉熬製而成,性味甘溫,屬「血肉有情之品」,能補脾胃、益氣血、化痰涎。《韓氏醫通》載其「專補脾土,潤燥化痰」,既扶正以助脾胃運化,又兼具消痰之功,尤其適合虛中夾痰之證。
川貝母(8兩):
- 性涼味苦甘,歸肺經,長於清化熱痰、開鬱散結。其質潤能潤肺止咳,苦降可化痰消積,古代用於燥痰、熱痰或痰核癭瘤。
(二)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
標本兼治:
- 霞天膏補脾胃之虛(治本),川貝母化痰散結(治標),兩者比例1:2強化解痰之力,適用於痰濕內生而脾胃已虛者,防止祛痰傷正。
動靜結合:
- 霞天膏黏膩滋補,易壅滯氣機,配伍川貝之清涼開泄,可疏通痰阻,避免滯補。
劑型設計:
- 「膏烊化合粉成餅」可緩釋藥效,延長作用時間,適合慢性病需長期調理者;餅劑亦便於隨證加減(如煎湯時配伍他藥)。
(三)推論現代適應症
此方原理可延伸至:
- 呼吸系統:慢性支氣管炎、肺纖維化(痰濕壅肺兼脾虛)。
- 代謝疾病:高脂血症、肥胖(痰濁內停)。
- 腫瘤輔助:放化療後脾胃虛弱兼痰瘀證者。
三、潛在治療原理探討
「痰飲」的廣義解讀:
中醫「痰」為病理產物,可流竄全身。霞天膏補脾以斷生痰之源,川貝母直接分解已成之痰,符合「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理論。「消痰」與「扶正」的協同效應:
慢性病痰濕黏滯,單用化痰藥易耗氣,霞天膏提供營養支持(類似現代修復黏膜、增強代謝),川貝母調節黏液分泌(如促進排痰),形成功能協同。
此方展現中醫「攻補兼施」的經典思路,以溫潤補虛結合涼散化痰,針對複雜病機設計,體現「通補並用」的用藥智慧。
傳統服藥法
霞天膏4兩,川貝母8兩。
消痰飲,健脾胃。
將膏烊化,和川貝粉成餅。
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霞天曲,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組成:法半夏(爲末)、黃牛肉汁。 主治:消痰飲,健脾胃。主治:沉痾固疾。
霞天曲, 出處:《丸散膏丹集成》。 組成: 霞天曲(《丸散膏丹集成》。)出處:《丸散膏丹集成》。組成:霞天膏4兩,川貝母8兩。主治:消痰飲,健脾胃。 。 主治:消痰飲,健脾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